一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一看文学 > 我妻薄情 > 156 理嫁妆

156 理嫁妆

156 理嫁妆 (第2/2页)

美青年,以颜值服人。
  
  她礼貌性地挣扎一下,想着挣不脱就算了,结果一使劲,松了。
  
  “?”
  
  谢玄英弯弯唇角,展开已经有些揉皱的练字纸,认真夸奖:“比以前写的好。”
  
  程丹若:“多谢。”
  
  “这个我收下了。”他折好,塞入衣襟,又抽出袖中的薄纸,“当同你换。”
  
  程丹若接过他递来的纸张,上面好些字迹:“什么东西?”
  
  情书?
  
  不是。
  
  是田契,看地址,全都是山东青州的田,面积从几亩到十几亩不等,时间就是去年的冬天。
  
  她拧眉:“哪来的?”
  
  “别担心,公价买的。”谢玄英解释,“青州卖地的百姓甚多,豪强欲以低价贱买,我收拾了一些人,但光靠赈济,钱粮不够过冬,只能让百姓卖田。”
  
  他叹口气,心情陡然沉重:“我以公价三十两买来,这样,他们就不敢低于这个价格收购了。”
  
  程丹若也沉默。
  
  “以买代赈是无奈之举,你不能不让百姓卖田,借贷利润更甚。”谢玄英道,“这里大概有八十亩,你拿去收好。”
  
  她惊讶:“你买的田,给我干什么?”
  
  “还能干什么?你会收老师给的吗?”他隐蔽地拨着她垂在背后的发梢,“谁家不陪嫁田产,你总不能少这个。”
  
  “可是……”程丹若总有一种古怪感,“这不是聘礼里的吧?”
  
  “当然。”
  
  她试图理解:“你拿私房钱买田,给我当嫁妆?”
  
  谢玄英:“不行?”
  
  程丹若看着他,寻找蛛丝马迹。
  
  这事不对劲,哪怕在现代,也没有男朋友拿自己的存款,买房写她的名字,再让她陪嫁过去的道理吧?虽然一样用,可嫁妆名义上,是女方的私人财产。
  
  用嫁妆的男方有吗?有,很多,女人都是私产,何况私产的私产?
  
  然而,这事不好听,不占理。
  
  “父母在,不分家。”谢玄英看出了她的困惑,给出早已准备好的答案,“这是私财,你陪嫁进来才好用。”
  
  程丹若:“是吗?”
  
  “当然。”
  
  程丹若迟疑了,莫非这是古代独有的财产转移?
  
  谢玄英看她还犹豫,干脆直接塞她怀里:“收好,不要叫人知道,明白吗?”
  
  程丹若低头看着松开的衣襟,合理怀疑他在占便宜。
  
  他似有所觉,背过手。
  
  她瞥他,正好看到他的喉结微微一滚,脸上却是一脸镇定,好像十分自然。
  
  “好吧,我收下了。”反正也是转个手而已,到时候再还也不迟。程丹若不在这事上多纠结,将田契放好。
  
  然后,按住他的胸膛,推开。
  
  “靠太近了。”手感真好。
  
  毕竟还未成亲,又在老师眼皮子底下,谢玄英不敢逾越,顺从地后退半步。
  
  程丹若:“还有事?”
  
  他道:“最近在修葺院子,你可有喜欢的花木?”
  
  程丹若:“没有。”
  
  “石榴树?”他试探。
  
  她:“不喜欢。”多子多福,看着就烦。
  
  谢玄英沉默一刹,问出备选:“杏花呢?”
  
  程丹若说:“你喜欢什么就种什么,我没有喜欢的。”
  
  他问:“给你养两缸金鱼,如何?”
  
  她平淡地说:“我不会养鱼。”小时候养过的都死了。
  
  “以前在家的时候。”他小心又自然地提及,“你都养些什么?”
  
  程丹若没有办法回答这个问题。
  
  在山西的时候,程家并不算富裕,家里开辟了一方菜田,在现代的时候,她在宿舍养了一盆仙人掌,手机里养了好几个崽,视频网站云养了好多猫狗。
  
  她选择沉默。
  
  谢玄英不由懊恼,他本想按照她的喜好,修整一下屋子,免得她老觉得自己寄人篱下,谁想勾起了她的伤心事。
  
  “不说这个了。”他换话题,“京里十月份,天怕是冷了。”
  
  程丹若:“嗯?”
  
  “成亲那天,多穿些。”他低声道,“别冻着了。”
  
  她:“哦。”
  
  他看向她。
  
  程丹若:“你也多穿点。”顿了顿,真心实意道,“穿好看点。”
  
  谢玄英故意说:“成婚只能穿红。”
  
  她说:“你穿红很好看啊。”
  
  荣安公主招驸马的时候,她和王咏絮在典藏阁碰见他,他就穿着红色常服,织金缎的光泽都压不住灼灼容光,令人难忘。
  
  谢玄英似乎有点惊讶:“当真?”
  
  程丹若纳闷了,这人是怎么回事,镜子里的自己看多了,久而不觉其美?
  
  “不能更真。”
  
  他试探:“所以,穿红最好?”
  
  程丹若语塞,有点拿不准要不要说实话。
  
  非要说……那肯定是……咳!
  
  她昧着良心,正色道:“对。”
  
  作者有话要说:下章成婚(爽朗jpg)
  
  古代床的价格确实挺贵的,一般的就要十几两,好一点的几十两,百两的已经很好了
  
  正好,补充一下明中后期的物价,挑几个大家容易算的,以北京为例:猪肉五斤,一钱银;一只羊,两钱两分;一条鲜鱼五斤,一钱银;一只鸡,一钱;十斤白盐四两银;一匹棉布三钱银。
  
  大家自己感受一下七千两银子多经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