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一看文学 > 阴山咒诅 > 第23章 噩引铜钟鹊桥

第23章 噩引铜钟鹊桥

第23章 噩引铜钟鹊桥 (第1/2页)

我点点头,接话:“你说的有理,怕不是中邪后的元鳕儿,根本就意识不到自己已经身处噩梦之中,她还以为遇到如意郎君了呢,如是……。”
  
  顿住话头,我看向紧邻的那面墙。
  
  其上壁画中,内容非常清楚:一男一女坐在一处,还是没有五官的那种,但女子怀中多出两个婴儿;
  
  笔画简单,但勾勒的清晰,是一男一女两个小孩。
  
  也就是说,在梦境中,元鳕儿不但和如意郎君喜结连理,膝下还儿女双全了。
  
  这至少需要两三年的时光才能办到,可见,元鳕儿入噩之深。
  
  她完全分辨不出现实和虚幻,所以说,她自认为早就嫁人了,还生了两个孩儿,简直是美梦中的美梦!
  
  如果没有第三幅壁画的话,那么,元鳕儿还沉浸在美梦中不能自拔呢。
  
  我们齐齐看向第三幅画。
  
  其中内容再度变了,画中,没有五官的夫妻都身形臃肿起来,明显是人到中年了。
  
  而两个青年男女正躺在地上,一副生命垂危的模样。
  
  左侧,一个没有五官、身形肥硕的高僧,正比划着什么。
  
  看那意思,在出主意救助元鳕儿的一对儿女。
  
  年轻的男女显然是出气多入气少,眼看着就要不行了。
  
  我心头沉重起来,看向第四幅壁画。
  
  一‘落地钟’出现在画面中间,其内罩着半昏迷、站在其中的青年男女;
  
  落地钟呈透明状,这才能看到其中状况。
  
  在大钟之外,好似老了多岁的无五官夫妇,都是同样的动作,在高僧的点下,他们手持锋利短刃,正对着自己的胸腹位置刺去!
  
  我暗中一叹。
  
  壁画演示到现在,已经极为清晰了。
  
  元鳕儿夫妇,听了高僧指点,剖开自家胸腹取出五脏六腑,用来救助生命垂危的一对儿女。
  
  即便,这对儿女长大了,比这对夫妻都高半个头了,他们还是毫不犹豫的以命换命!
  
  我们几个同时仰头看向屋顶上的第五幅壁画。
  
  还是落地钟,但钟内的人变成了失去五脏六腑、胸腹处肌肉翻卷开的中年夫妇。
  
  虽然还是没有五官的展现,但我似乎看到代表元鳕儿的那个女子,正在微笑;那是对自己救回了孩子的满意微笑。
  
  落地钟之外,年轻的、没有五官的男女,在高僧指挥下,正对着落地钟内死去的父母磕头跪拜,感念再造之恩!
  
  五幅壁画就这般展现眼前,元鳕儿的死亡原因,找到了。
  
  鬼邪缠身的元鳕儿,在某次深度睡眠之后,就被引入了设计好的恐怖梦境之中。
  
  她完全被迷魂了,根本不晓得自己身在梦中。
  
  在梦里,她品尝了爱情的美味,还幸福的和深爱的男人组建了家庭,甚至生下两个可爱的儿女,这简直是天下间所有女孩的终极梦想。
  
  但晴天霹雳的是,亲生的儿女遭难了,没有父母的五脏六腑为药引,必死无疑。
  
  如是,一步步的,被母爱支配着,元鳕儿心甘情愿地为儿女奉献出自身的脏腑,最终,和同样做此选择的丈夫,埋身于落地铜钟之内。
  
  这一切,似乎,都是她自愿的。
  
  所以说,这时候的元鳕儿,自认为已经去世了。
  
  从噩梦中醒来后,还是被这段记忆支配着,深夜离家,去到荒寺内,释放神力般的掀开落地铜钟,钻进去后,按照记忆中的那样,安然离世。
  
  这就是元鳕儿的死亡过程。
  
  听起来并不恐怖,但细细一想,让人毛骨悚然!
  
  至少有四只厉害的鬼物,在梦境中联合演戏欺骗了元鳕儿。
  
  演技最精湛的那位,化身为元鳕儿心目中的如意郎君,哄骗其身心。
  
  剩下三鬼,其中之二演绎元鳕儿亲生的儿女,还有一个老家伙,演绎寺庙高僧。
  
  这四鬼将元鳕儿的母爱无限放大,让其自愿地走向死亡。
  
  手段之狠辣缜密,令人发指!
  
  好厉害的超级诅咒!这玩意引来的鬼物,竟然根据诅咒的意思,潜入目标梦境,为其量身定做相关梦境;
  
  放大目标的某一种情绪,或是母爱,或是正义感,或者是愧疚感,亦或是仇恨。
  
  反正,就是在无限放大目标的情绪,在梦境中制造各种意外事件。
  
  即便个人的情绪阈值不尽相同,但它们会想方设法让目标的情绪达到极点,最终,导致其情绪崩溃。
  
  在梦境中,因着各种各样的情绪崩溃,走向死亡结局!
  
  心理上,这个人死了。
  
  那么,噩梦结束后,目标也是死的。
  
  所谓的心死就是如此。
  
  他们根本意识不到自身在现实中还活着,如是,表现在其他人的眼中,就是各式各样稀奇古怪的死法,验尸的话,也找不出死亡原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