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一看文学 > 我就刷个短视频,古人先上瘾了? > 第103章 清朝为什么要实行秘密立储

第103章 清朝为什么要实行秘密立储

第103章 清朝为什么要实行秘密立储 (第2/2页)

【许多人都有这样的倾向,一旦对某人或某事产生了反感,不管这个人是否真的做了那些坏事,这种厌恶感都会驱使我们去相信他们是罪魁祸首。
  
  这种心理导致了太子胤礽,尽管能力不俗,却无端被废黜。
  
  在唐朝,类似的事件也在李世民身上上演,当时的太子李承乾受到了李世民的厌恶,再加上他的弟弟李泰的阴谋诡计。
  
  最终李承乾被迫铤而走险,结果从太子之位跌落至平民身份。
  
  上述例子都揭示了一个现象,由于过早确定了嫡长子继承制度下的太子,他们成为了他人计谋的目标,而且父亲对他们也有所不满。
  
  相对而言,清朝的秘密立储制度则避免了这一问题。在宣布继位诏书之前,除了皇帝本人,无人知晓谁将是下一任皇帝。
  
  这一做法大大减少了因早立太子而产生的风险,如太子被陷害或遭人谋害,同时也降低了皇位争夺的激烈程度。
  
  显然,清朝是在借鉴前朝的经验教训,找到了一种有效的方式,以确保未来皇子能够顺利继承皇位。】
  
  ……
  
  【嫡长子有两个问题很难解决:
  
  第一古人结婚早,长子其实和自己年龄差距不大,很容易出现父未老,子已经壮。
  
  然后皇帝忌惮太子,或者太子和皇帝一起老去了,太子继位没多久也驾崩了,最高权力短时间多次传承,很容易出现皇权震荡。
  
  第二就是:嫡长子能力无法保证。】
  
  【这个制度被雍正建立以来实际上没用上过,直到清朝灭亡之前,下一任皇帝是谁基本都定好了,大家都知道。
  
  这个制度还没来得及经过时间的检验,封建王朝就没了。】
  
  【虽然大家都知道继承人是谁,但是不能说秘密立储没有作用,它至少让皇帝和继承人的矛盾没那么大了。
  
  没有太子的身份加持,敢站队顶级大臣就少了很多,难以对皇帝形成威胁。
  
  而且秘密立储不单是秘密立储还有连招,不让皇子们接触事务也不让他们参政议政。
  
  这样皇子也没能力相互斗争,这样父子,兄弟之间都不会出现大矛盾。】
  
  【有几千年的历史可以借鉴,清朝基本解决了外戚宦官士族草原军阀等各种各样的王朝顾疾。
  
  如果不是碰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工业文明入侵,清朝真的能突破三百年的中央集权王朝寿命。】
  
  【嫡长子继承的问题是如何保证嫡长子有足够的政治能力,而非嫡长子继承的问题是如何保证政治稳定性。
  
  权力不是说给谁就给谁的,也不是说给了你,你就能立刻原地升天的,有没有自己的政治集团有没有足够的政治能力都很重要。
  
  嫡长子继承,保证了太子有稳定的政治集团,在政治稳定性上是可保证的,但问题是能力就随机了,如晋惠帝,且容易被皇帝忌恨,如唐太宗的太子。
  
  非嫡长子继承,可选范围大了许多,能力上更有保证,但是你突然给某个王子推上皇位,臣子凭什么听他的?
  
  怎么保证他的政令能贯彻下去?
  
  清秘密立储是个解决方案,但是这个方案能运作起来,归根结底在于满清的特殊性,八旗制度以及议政王大臣会议带来的传统。
  
  也就是清的皇帝自然而然可以得到满清贵族的拥护,不太需要考虑政治稳定性的问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