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一看文学 > 心愿归宿 > 作者的话 第七十八~八十四章回顾

作者的话 第七十八~八十四章回顾

作者的话 第七十八~八十四章回顾 (第2/2页)

在本章的总结里,可以写上这样一句话:剧情发展到这里,上古者开始经常出现了。
  
  他们不再是出现在旁白中,不再只是小规模出现,不再是偶尔一笔带过,而是贯穿全文,深入剧情。
  
  赵妤曦的发言比较长,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的结果是“十二位站长神态各异,赵妤曦从他们的表情中看到了答案”。
  
  第二部分的结果是“人们还没来得及领导这番话的深意,领导却进入了下一个话题”。
  
  赵妤曦的第二部分发言违背了研究院的主旨。从她的发言中能看出,她没把副院长放在眼里。
  
  副院长说的是“只要你们不随意杀伤普通人”,赵妤曦说的是“你们和你们的直系下属不无故杀伤他人、不杀伤同事”,两者的区别很大,绝不是改动一个词那么简单。
  
  第三部分讲的是两条特权,终止于“后果自负”。这两条特权是赵妤曦为她的下属准备的,是名副其实的“特权”。
  
  第四部分讲的是工作。重点在于“迟到与否全凭自愿”。
  
  ————————————
  
  第八十三章《人间常见上古者》
  
  本章里出现了非常详细的外貌描写。这段外貌描写是站在赵妤曦的视角写的,写的是两位主角在赵妤曦眼中的形象。
  
  如果是慕正光看徐萦则,他肯定不会说“那就是这个女孩子真是一个大姑娘了,但她没被染上成年人的那种成熟和情调,不掺杂一丝污点”。这些话和慕正光的阅历、性格严重不符。
  
  第五十八章里写了“我好像明白了,为什么童颜永驻对你有益无害”,这是慕正光对徐萦则的看法。他不是注意不到徐萦则的魅力,但他不会用“大姑娘”这个词形容徐萦则的外在。
  
  同样,徐萦则也不可能用“肤白貌美”形容慕正光。
  
  赵妤曦的能力非常复杂。文中给了两个概括:万物通感,真假辨言。
  
  这两种能力不提供战斗力,但它们至关重要,甚至是立身之本。
  
  两位上古者参赛者的能力,遗忘之力、凝聚力。
  
  苏韬的遗忘之力在文中表现的不明显,但也能说得通:苏韬让对手遗忘自我、遗忘比赛,继而遵从他的命令。
  
  虞清池的能力在文中的表现太少,不再分析。
  
  赵妤曦列举的两个优秀中古者的能力,复制之力、抽象形式的遗传之力,这两种力都是祝晨瑜说过的。但是祝晨瑜没说过“遗传之力”这四个字。
  
  赵妤曦说“遗忘之力、凝聚力,其实都不如优秀中古者的力”,这是她的个人观点,没有经过旁白证实。
  
  赵妤曦问慕正光和徐萦则是恋人关系吗,慕正光说不是,徐萦则说是,而且,赵妤曦认为,两人都没有撒谎。这怎么理解?
  
  容易理解。慕正光说不是恋人关系,那是因为在他的意识中,他对“恋人”一词另有看法。至少他不认为他和徐萦则的关系是世俗里常常见到的那种恋人关系。
  
  赵妤曦觉得慕正光是木头脑袋,觉得徐萦则冷静、理智,她的判断大致是准确的。她能从一个很简单、很平凡的问题中看出这些信息,一方面是因为她有万物通感、真假辨言的能力,另一方面是她本人的思维方式、智慧水平足够高。
  
  插一句题外话,徐萦则没有万物通感、真假辨言的能力,但是她知道慕正光只是抵触“恋人”这个词,而不是要否认他们的关系。因为两人心意相通,所以无需万物通感、真假辨言,就能明白对方的准确想法。
  
  章节末尾,慕正光和徐萦则的对话。需要总结的那部分内容在正文里已经写了:两人的对话里没有指责、没有辩解,也没有赵妤曦看见的那个“木头脑袋”。徐萦则冷静、理智,慕正光也是如此。
  
  其实这段话一开始是放在《作者的话》里的,但我觉得这些话作为旁白放在正文里更准确、更恰当。
  
  写《作者的话》是个查漏补缺的过程。正文里缺失了哪些细节、哪些结论,正文里有无逻辑上的错误、有无时空上的混乱、有无牵强的推理、有无荒谬的言行……在重读一遍之后,能在一定程度上发现这些问题。读了正文能记住什么细节、得出什么结论,对哪句话感到疑惑、对哪句话印象深刻……那么,这些话就很值得放在章节回顾里具体分析。
  
  ————————————
  
  第八十四章《见到第一位助理》
  
  慕正光让徐萦则给建议,他对徐萦则的尊重和爱慕并不只是说说而已,也不是只在某一方面表现。
  
  “她再也不想和这些人打交道,并对这类渐近线深恶痛绝”,徐萦则非常讨厌能影响人心的渐近线。但是,运行力和存在力都有影响人心的用法。
  
  第二十二章,“若是用存在清除分解自然、扼杀生命、操纵人心、篡改事实,那就太过分了”,这是慕正光的想法。由此可见,慕正光也不喜欢影响人心。如果他喜欢、羡慕这种行为,那他肯定会付诸行动。
  
  “对她的第一句话,慕正光持怀疑态度”,慕正光怀疑的只是这句话(愿文是“那就最好不过了”),而不是这个人。他的怀疑不对,也不错,就连徐萦则本人也不太确定她说的是否正确。
  
  虽然慕正光产生了怀疑,但他说出了他的疑问,这一点还是比较难得的。话说回来,如果他怀疑的不是一句话,而是一个人,那他大可把这句话反过来听,把疑问藏在心底,永远不说。
  
  “据我所知、据你所说,你喜欢的类型大致分为五种……我们的往事是实实在在的……再加上我们有类似的本质,无论你身边出现何种人物,都只是微不足道的过客罢了”。
  
  徐萦则知道慕正光喜欢的五种类型、知道他对异性的态度,这可不是猜出来的,而是慕正光表现出来的和告诉她的。两人的交流涉及方方面面,文中写的只是一小部分。
  
  夏依鸣问徐萦则“你们两个是什么关系”,徐萦则答的是“无可奉告”,为什么她没有按照“标准答案”回答呢?因为她没有义务告知夏依鸣真相、因为夏依鸣和她的关系不亲密。
  
  这一章里也出现了详细的外貌描写,而且还是分成两段出现的。
  
  夏依鸣一开始看人还比较客观,能看出优点,也能看出缺点。但是她一听说这两人都是中古者之后,她对这两人的评价陡然上升。
  
  这里也再说一点,慕正光肯定不会注意到徐萦则有没有肌肉。夏依鸣能注意到,那是因为她的兴趣爱好、她的眼光在于此。同样,徐萦则也不会说慕正光“不高”。她以前为慕正光长不高而感到忧伤,但她没有说“不高”。
  
  到第二段外貌描写,夏依鸣重新衡量他们的颜值,那就都是夸赞了。
  
  她先前还觉得慕正光“没有成年男性的气质,看起来也不经常运动”,但到这一段就变成了“年轻有为,温润如玉”。而且,她在上一段没有夸徐萦则好看,到下一段却出现了“长得白白净净漂漂亮亮的”。
  
  我们可以这样说,夏依鸣的审美受渐近线、渐近率的影响。
  
  夏依鸣的审美不客观,这是事实。假如徐萦则有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般的美貌,那么,夏依鸣在不知道对方是中古者的前提下,会怎么看待她的颜值?把第二段外貌描写里的话挪过来就行了。
  
  夏依鸣知道对方是中古者之后,也没有用“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形容她。换言之,虽然有了“中古者滤镜”,虽然夏依鸣有意夸赞徐萦则,但她还是觉得对方的外貌算不上沉鱼落雁、闭月羞花。
  
  我们来看看赵妤曦的说法:身材、容貌都无缺点,五官、面庞虽不能称之为绝美,但也不该遭到任何贬低。
  
  简而言之,没有缺点,但是也没有太多优点。
  
  徐萦则不是那种放到人群里一眼就能看出来的最好看的人,文中从来没有刻意强调过她的美貌。徐萦则好看,但这不是她的主要属性,更不是她最突出的优点,这只是一个相对直观的外在优势,仅此而已。
  
  最后再讲一下夏依鸣的择偶标准。
  
  她的标准不高,这一点毋庸置疑。虽然她的标准大多数人达不到,但她本人却达到了。她条件比较好,想找个般配的,这一点无可厚非。
  
  甚至,她的标准可以说是比较低了。她是近古者,她却没要求对方一定是近古者。比近古者次一等,近代者也行。
  
  关于择偶标准,再多说一些吧。
  
  在新时代,在人们有了渐近线之后,渐近线和渐近率就被加入了择偶标准里。有东西加入,那当然也有东西被移出。本章里讲了一个非常明显的例子,肌肉。
  
  在旧时代,有很多人认为肌肉是力量的象征。但是到新时代,到渐近者的时代,肌肉就没什么用了,肌肉练得再好加力量吗?加速度吗?可能加一点点。但是,这一点点差距在域半径的差距面前不值一提。
  
  通过肌肉增加力量是有上限的,但是通过域半径增加力量,这是无上限的。
  
  两人域半径相同、渐近率相同,有可能肌肉更多的人,力量更大。但如果两者不同呢?而且,练肌肉多费力气啊。人什么都不用做,域半径就会增加,这多轻松啊。
  
  以渐近线渐近率作为标准,能减少很多冲突。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会更安全,更便捷,至少双方都说一说自己是上古者、中古者、近古者还是后三种,那么弱的一方应该不会再主动挑衅强的一方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