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一看文学 > 重回1980年去享福 > 第338章 邓允衡与何敏君的第一次见面

第338章 邓允衡与何敏君的第一次见面

第338章 邓允衡与何敏君的第一次见面 (第2/2页)

何敏君道:“或许吧,反正不管他们是什么心思,学历比我差的想跟我在一起,那是谈都不用谈。”
  
  “婚姻是一辈子的事,如果没得选也就算了,有得选的话,找到让自己满意的对象是最好的。”
  
  “反正我又不急着出嫁,慢慢找呗!”
  
  ……
  
  在博白,素有捐资办学的优良传统。
  
  清雍正年间(1723—1735年),举人李龙騆捐田29.2亩作学田,兴办义学。
  
  环玉书院是知县南宫秀带头捐献俸银、国学生朱景博捐献地基兴建起来的。嘉庆八年(1803年),知县颜樾在众乡绅支持下,将书院移建于城北。
  
  民国时期,县内许多学校也是靠民众捐资兴办的。
  
  40年代,县立凤山初级中学筹建,附近民众踊跃捐田作学校基金,捐田租达816石。
  
  50至70年代,因为一些特殊原因,集资建校,群众办学工作曾一度被忽视。
  
  直到进入80年代,县内集资那样的工作才重新得到重视,从去年的下半年开始,社会的各界人士便开始踊跃捐款,为家乡的中小学建设添砖加瓦。
  
  不得不说博白人在这方面还是非常团结的,就算是那些在省外已经工作数十年,很少再回到家乡的博白人,在听说家乡要集资建校后,一个个都是慷慨解囊,为家乡的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据博白县志统计,在1986年到1987年,全县共筹集资金1341.2万元,新建校舍15.43万平方米,建成标准教室1711间,教工宿舍1304间,维修校舍19.7万平方米,新置课桌5671套。
  
  待到了1988年,全年又集资1544.2万元,推倒严重危房7.53万平方米,回建、新建校舍15.55万平方米,维修一般危房10.8万平方米,添置了大批教学设备,改善了县内学校的办学条件。
  
  要知道,现在博白人口也就一百多万人,两年多的时间集资建校的资金将近两千九百万,这还真是没几个县能够做到的。
  
  毕竟,博白县可不是那种富裕的县,直到二三十年后都还是自治区级的贫困县,但在教育方面,群众却如此舍得出钱,那后世博白县的教育能在广西名列前茅就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了。
  
  ……
  
  那耶村老祠堂。
  
  此时春运已经结束,那耶邓氏例行召开族会,给族人们发放客运公司的分红。
  
  随着去广东打工的人数越来越多,客运公司的盈利能力也是越来越强,今年给族人们的分红,已经高达800块钱一股了。
  
  整整两百多万的现金摆在台上,由于面值最大的只有10元,相当于后世两千多万的现金,那视觉效果还真是挺令人震撼的。
  
  每年那耶邓氏的客运公司发放分红的时候,鸡麻坡、帮良、深水田村这些离得不远的官氏族人,得到消息后都会过来围观,今年自然也不例外,而且围观的人数比往年都要多。
  
  看到摆在桌上的那么多现金,这些官氏族人自然都是羡慕不已。
  
  这已经是客运公司第三次分红了,整个流程跟前两次一样,没什么好说的,邓世荣这个股份最多的族头分到了28.8万元,那需要用麻袋来装的现金让全场为之侧目。
  
  等分红完毕,邓世荣才上台说道:“各位族人,强族先强智,强智先强教育,在我们国家从古到今都是读书人的天下,大字不识的文盲是没有前途的,永远只能在低层做最辛苦的工作。
  
  现在,全县都在集资建校,社会各界人士都在慷慨解囊,为家乡的中小学建设出一份力,我们那耶小学也已经破旧了,早就到了该重建的时候。
  
  还有帮坝小学、马村小学、到章小学(都是学前班到三年级的那种用来过度的小学)等等,这些都是要重修的。
  
  最后是双旺初中,大家都知道,那里原本是龙卅八这个贼头的土匪窝,改建成学校后,这么多年过去,无论是教学楼还是学生宿舍和教师宿舍,都已经非常陈旧了,也到了改建的时候。
  
  无论是小学还是初中,都是我们孩子上学的地方,跟我们密切相关。
  
  所以,我提议大家都出一份力,一起把学校给建起来,一千几百不嫌多,十块八块不嫌少,总之大家量力而行。”
  
  邓昌宝问道:“九公,这几所学校,你打算建成什么样?”
  
  邓世荣道:“像帮坝小学、马村小学、到章小学这种规模比较小的,每所小学大概花两万块左右。而那耶小学是我们重点建设的小学,我打算把它打造成全县硬件设施最好的小学之一,大概要花五十万左右。
  
  至于双旺初中,那是双旺乡所有人的初中,具体要怎么建得跟乡政府的领导商量一下再决定。
  
  咱们现在先把小学的资金筹集出来,至于双旺初中的资金到时再说。”
  
  邓昌宝点头道:“明白了,那我就先抛砖引玉吧,我捐5000块钱。”他作为那耶邓氏经济实力仅次于族头的富豪,刚刚客运公司的分红他就拿了19200块钱,捐个5000块钱出去,不算什么。
  
  邓昌雄接话道:“那我捐4000吧!”他也是那耶邓氏排名前三的富豪,刚刚拿了17600块钱的公司分红,捐个4000块同样没有什么压力。
  
  其他族人也都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来捐款,多则几千,少则几十,那耶小学的主任和老师基本都是由那耶邓氏的族人担任,此时他们都帮忙登记和收钱。
  
  一个多小时后,捐款的数目统计出来了。
  
  在邓世荣还没有出手的情况下,族人们一共捐了43万多,那战斗力也是杠杠滴。
  
  听到学校老师的报数,一直在外面围观的官氏族人也站不住了,这些小学跟他们也是密切相关的,他们村里的孩子三年级之前一般是在帮坝小学就读,等到了四年级就到那耶小学就读。
  
  现在人家那耶邓氏正在捐款建这些小学,他们就算经济条件比不上邓氏族人,但他们这些年跟着那耶邓氏种植西瓜,其实也没少赚钱,经济条件比很多村都强。
  
  于是,就有官氏族人开口问道:“九叔,我们可不可以捐款啊?”
  
  邓世荣闻言笑道:“当然可以,这那耶小学不是我们那耶邓氏的事,是整个邦杰村的事,你们都是邦杰村的一份子,能够出一份力那是再好不过的。”
  
  开口的官氏族人说道:“行,那我也捐100块钱。”
  
  其他官氏族人见状,也都纷纷进行捐款,多的上百,少的十块八块,反正都算是出力了。
  
  等捐完之后,那个官氏族人说道:“九叔,我还可以回去发动我们村的人捐款,还有大陂村的周氏族人,他们也是邦杰村的一份子,也可以派人去通知他们,大家一起出力把学校给建起来。”
  
  邓世荣原本想自己一个人把剩下的缺口补上,听到这官氏族人这么说,便点头道:“行,那回头大家互相通知一下,捐多捐少都是心意,反正我负责兜底。”
  
  这种事情,哪怕是要出钱,也要给人家一个参与感,这毕竟是整个邦杰村所有人的共同小学。
  
  弄完集资建校的事后,邓世荣没有宣布散会,而是说道:“各位族人,接下来还有一件大事要商量,我打算牵头成立一家食品公司,跟之前的客运公司一样,1000块钱一股,大家想要入多少股,可以回去跟家人商量一下。
  
  不过,我事先声明,这食品公司能不能赚到钱,我现在也不清楚,所以大家投资的时候要量力而行,不要太过盲目,免得公司经营不善亏了本,那就大伤元气了。”
  
  这话一出,现场瞬间哗然了。
  
  “太好了,九公又要牵头成立新公司了!”
  
  “上次客运公司成立,我实在太保守了,只入了两股,这次的食品公司,我一定要多占点股份,绝对不能落后了。”
  
  “等了那么久,终于又有机会了,这次我一定要抓住了。”
  
  “……”
  
  尽管邓世荣已经有言在先,让大家不要盲目投资,免得亏本,但族人们现在对他这个族头的信任已经达到了极致,只要是他牵头成立的公司,一个个都打算无脑投。
  
  至于亏本?
  
  大部分族人根本就不带考虑的。
  
  看到这一幕,邓世荣心中是既高兴又感觉有些压力山大,高兴自是不用多说,能得到族人的绝对信任,这对于族头来说绝对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而压力大也可以理解,就是怕辜负了族人们的信任。
  
  毕竟这食品公司跟客运公司不一样,当初成立客运公司的时候,邓世荣有着十足的信心能够赚到钱,因为那个年代跑运输真的是闭着眼睛捡钱,只要势力够大,无论谁来都能成功。
  
  但食品公司,他确实没有绝对的把握把它做起来。
  
  83中文网最新地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