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一看文学 > 独治大明 > 第一百九十章 科技兴邦

第一百九十章 科技兴邦

第一百九十章 科技兴邦 (第2/2页)

一匹棉布,除了需要原材料外,最大的成本其实是织工的时间成本。
  
  大明棉布价格居高不下,很大程度并不是棉花成本高,而是一个女织工的用工成本太高,优质的棉布更是让人望价兴叹。
  
  假如一个江南女织工的工价是一两银,而一个月只能织二匹布,即便原材料棉花不需要钱,每匹布的售价至少要五钱才能收回成本。
  
  如果有一种织布机能够让这个江南女织工效率提高十倍,一个月能让她织出二十匹布,那么每匹的售价五分银便可收回成本,而以五钱银出售则可以获得可观的利润。
  
  可不要小瞧织机技术的革新,松江府之所以能够成为时下大明最大的棉织中心,其实得益于一个人——黄道婆。
  
  黄道婆出身贫寒,年少便流落到广东琼州府崖州,从黎族人学到运用工具织崖州被的技术,于元代元贞年间返回故乡,居于松江府以东的乌泥泾镇。
  
  她在乌泥泾镇开始教人制棉,传授和推广轧棉机,弹棉弓,纺车和织机等纺织技术,致使乌泥泾被名扬天下。
  
  只是时代终究还要发展,而新技术终将取代老技术。
  
  飞梭织布机自然是要优于黄道婆所推广的织机和传统的织机,在生产效率上提高几倍之多,可以说已经是完全是碾压了。
  
  只要将飞梭织布机在全国推广开来,那么棉布的生产效率必定是大大地提升,到时棉布的生产成本必定大幅下降。
  
  当然,这项技术自然不会局限于棉布,可以直接运用到丝绸的纺织上,同样可以让丝绸的纺织成本下降。
  
  只是想让棉布进入百姓家比较容易,但想要让丝绸进入百姓家就很难了,这其实是由丝绸的原材料所决定的。
  
  由于一个人的精力有限,养蚕吐丝是一项十分精细且耗费人工的活。你让养蚕人养一百斤生丝可能是力所能及的事情,但你让养蚕人将产量提高十倍,这简直是想要逼死她了。
  
  反观棉布种植,一亩棉花的产量是几百斤,种植百亩棉布是几万斤,若种植万亩棉布则是几十万斤。
  
  正是生丝需要昂贵的人工成本,且还不能随意加大生丝的产量,注定丝绸的成本不可能太低,且丝绸的产量亦会受原材料所限。
  
  朱祐樘在前世便是行业研究员,却是比谁都更懂经济学。出于整个国家利益的考量,所以棉布才是华夏最佳的振兴之路。
  
  朱祐樘看到飞梭织布机顺利面世,便是打算迈出自己打造世界纺织中心的第一步道:“工部即刻增设织机厂,每台飞梭织布机以二两一台对外进行出售,但飞梭一律不许撬开,更不许将飞梭织布机贩至国外,若是出现故障由专门人员前去维修!”
  
  虽然飞梭的技术壁垒很高,但为防止这项技术外泄到朝鲜、安南等地,还是需要设置一定的技术保护期。
  
  “陛下,臣早前按您的吩咐提前生产了两千台织机,只需要装上飞梭便可使用!”陈政领旨,而后进行汇报道。
  
  咦?
  
  刘瑾得知竟然还有这般古怪的事情,不由得朝朱祐樘投去古怪的目光。
  
  朱祐樘的嘴角微微上扬,便进行回应道:“三日后,你将飞梭织布机送到城南郊外先农坛旁边的皇家纺织厂!”
  
  “臣领旨!”陈政没有想到竟然突然冒出来一个皇家纺织厂,但亦是不敢多嘴询问,当即恭恭敬敬地道。
  
  朱祐樘满意地看着飞梭织布机,对工匠和织女便是进行赏赐。
  
  所谓驭人之术,其实是要赏罚分明,而自己要更多人用心替自己办事,无疑需要自己变得慷慨一些。
  
  工匠和织女万万没有想到得到赏赐,显得受宠若惊地跪下来领赏。
  
  朱祐樘选择将这台飞梭织布机留下,算是给自己的一个警醒。
  
  他原本计划是由武勋来享受棉布产业的红利,只是这帮武勋压根没有商业头脑,更是一帮扶不起的阿斗。
  
  既然是自己种的棉花,那么自然还是由自己纺丝和织布,将这种物美价廉的棉布弄出来,而后赶在参治岛开市前送过去。
  
  至于为何选择将厂建在南郊而不是在城外,一则是郊外的成本低,二则是推动今后产业向城外发展。
  
  如果作为居住地,北京城其实是够用的,起码自己这座房子住得很舒服,但想要发展产业用地还真只能往城外发展了。
  
  皇家织布厂设在城南效外,便是要起到一个引领的产业,将其他依法设立的纺纱厂、织布厂或染坊通通吸引过去。
  
  至于安全的问题,且不说自己的京军已经不再是摆设,而今伊克锡公主被自己掌握在手中,京城的安全无疑得到了极大的保障。
  
  次日皇家纺织厂开始招募,开出的工钱竟然是一两银。
  
  在这个时代,女人的生计并不容易,或许亦不会有扬州的养女先教曲,而今皇家纺织厂的女职工月钱一两外包吃住,这种福利在京城亦是不多见。
  
  “皇家?这是什么来头?”
  
  “别多问,管事的是太监还有一位刚刚出宫的女官!”
  
  “反正能够应聘上就是祖上冒青烟,好好表现便是了!”
  
  ……
  
  随着皇家纺织厂招募的消息传出,整个京城的女人都是蜂拥而至,却是纷纷想要把握这一个从天而降的好活。
  
  虽然京城亦有几间作坊招募女工,但通常都是只招自己人,待遇方面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当然,受到这时间所限,便是只有皇家才敢建如此规模的织布作坊,普通的商人压根没有这个胆子。
  
  两日后,工部下辖的织布机厂送来了两千台飞梭织布机。
  
  至于管理方面,宫里的太监和女官其实都有这方面的经验,而今安排两千名女织工有序生产,并不算是一件难事。
  
  只是为了赶在参治岛正式开市前生产出一万匹棉布,这个工作量其实还是有点大,故而皇家纺织厂刚成立便直接进入赶工状态。
  
  朱祐樘虽然重视棉布产业的发展,但终究是掌握两京十三省的大明皇帝,结果北边的事情还没有处理妥当,南边又是状况频发。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