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一看文学 >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 第四百九十五章 喜事

第四百九十五章 喜事

第四百九十五章 喜事 (第2/2页)

回到京城后,李谕收到了不少电报,有各种请求专利授权或者直接求购发动机的。
  
  其中最迫切的竟然是意大利。
  
  很难想象,世界上第一个将飞机投入战争的,就是今年年底的意大利……
  
  回到北京城时,刚好过两天就是过年。
  
  这个年还是很热闹的,因为就在大年初一,吕碧城产下了一个男孩。
  
  过程并没有什么惊险,一声婴儿的啼哭已经胜过了所有的鞭炮声。
  
  吕碧城抱着这个还皱皱巴巴的男婴,李谕笑眯眯道:“刚生出来的孩子原来这么丑。”
  
  吕碧城努了努嘴:“长长可就好看了,你有想好名字嘛?”
  
  李谕说:“早就想好了,简简单单,就单名一个闲字,希望他闲看落花听雨声,静听岁月看流云。”
  
  吕碧城倒是有些惊讶:“没了望子成龙的意思。”
  
  李谕太熟悉以后的局势了,今年是大清的最后一年,此后的局势变动频繁到无以复加,于是笑道:“干吗活得那么辛苦,快快乐乐已经很不错。”
  
  吕碧城并没有执拗,摸着孩子的小脸蛋温柔道:“闲儿,伱可一定要快快乐乐健健康康。”
  
  如今的李谕的名气已然很大,九天后,撒出请帖,前来祝贺的人络绎不绝。
  
  唐绍仪带着礼物高兴道:“恭喜疏才兄弟喜得贵子!”
  
  李谕抱拳说:“劳烦唐大人大驾光临。”
  
  “叫大人就见外了,”唐绍仪道,“我带了点薄礼,另外,袁……先生也托我送上他的一点心意。”
  
  唐绍仪拿出两个盒子,他送的是一幅文徵明的字,价值不用多说。
  
  袁世凯送的东西则装在一个小盒子中,打开后,里面是一块颜色非常纯净的翡翠,光滑通透,上面没有刻一个字。这东西名字叫做无事牌,同样价值连城,后世拍卖都是大几十万起步那种。
  
  无事牌的寓意相当好,能拿出这么贵重的礼物,袁世凯显然用心了。
  
  不仅朝廷大员,宫里的小德张也送了礼金。
  
  严复、严范孙、张伯苓等人全都从天津来了,与他们一同过来的还有李叔同。
  
  李叔同回国后,在天津先当了一名老师,教授书画。
  
  李叔同拿出一柄亲自画了扇面的折扇和一串念珠说:“疏才兄,我算还个愿,扇面是你早就想要的,这点小东西希望你喜欢。”
  
  如今的李叔同家境快要开始衰落,当年的公子哥气质少了很多。
  
  李谕小心收好:“多谢。”
  
  李叔同还给他介绍了自己的第二任妻子,日本人春山淑子。
  
  春山淑子本名阿熏,是李叔同在日本时房东的女儿,也做过李叔同学习西洋画时的人体模特。
  
  然后就干柴烈火了……
  
  春山淑子是真的对李叔同动了心,这一动心直接要了她的后半生。
  
  这叫啥?风陵渡口初相遇,一见叔同误终身?
  
  李谕用日语跟她打了招呼,春山淑子礼貌地蹲了一下回礼。
  
  李谕今天忙前忙后了一整天,再回去看到熟睡的婴儿安静的脸庞时,他知道自己和这个时代的羁绊更加深了。
  
  年后,在武昌办幼儿园的日本人户野美知惠终于北上来到京城,李谕当即出钱在京师女子学堂附近买下一处院子,用来办幼儿园。
  
  一切按照湖北幼儿园的成功案例进行创建,可以说生生让北京城第一所幼儿园的诞生提前十多年。
  
  国内目前对于幼儿园的了解程度太低了,毕竟连新式小学都很少见,李谕正好借此做个表率,然后向天津等地慢慢推广。
  
  教育嘛,自然是越早开始越好。中国经历这么多苦难,李谕求才心切,希望他们快点成长。
  
  这段时间李谕过得相当之开心,甚至在研究制作婴儿车。而且从大洋彼岸订购了问世不久的奶粉、奶瓶等。
  
  别看后世是司空见惯的东西,清末民初在国内真心是稀罕品,一般的家庭根本无法接纳。但李谕脑子里能想到的就是这些,至于古时候到底小孩在断奶后如何喂养他无从而知,只能挖掘自己在后世的常识性的认知,至少在他看来这么做不会犯错。
  
  忙里偷闲时,李谕才想起写篇介绍去年获得诺贝尔奖众人的文章投给《大公报》。
  
  这一届从获奖上看,已经有指导今后科学及工业发展的意味,比如化学奖授予了人造香精和合成树脂工业的奠基者德国人瓦拉赫;生物学奖则发给对细胞中蛋白质和核酸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塞尔。
  
  而名气最为后人所知的是物理学奖的范德瓦尔斯,也就是荷兰诺奖三剑客之一。
  
  关于著名的范德华力李谕没有写太多篇幅,只是稍微写了些他的生平以及气体状态方程,希望引起国内热爱物理学的孩子兴趣。
  
  李谕真的非常想翻译然后改编成少年能读懂的名人传记读物,介绍如牛顿、法拉第、麦克斯韦、高斯、欧拉等超级科学大佬的生平。
  
  名人传记对于培养青少年的科学兴趣及科研信心作用非常大。
  
  李谕对国人的信心更大,至少在二战之前,中国人在科学上的成就真心非常强,潜力更大,要比日本更接近诺贝尔奖。
  
  等李谕再去欧洲时,就会带回一批传记类书籍。
  
  孩子刚出满月,李谕在去东交民巷购买东西时,遇到了很多人跑出城门看热闹。
  
  赵谦对李谕说:“先生,今天是大总管李莲英出殡的日子。”
  
  李谕压根忘了这一茬,随口说:“他已经死了?”
  
  赵谦说;“听说李莲英在宫里带出来好多宝物,您说这种无儿无女的人,是真正的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他会不会把宝贝都藏到自己的墓里?”
  
  李谕放眼望去,有很多远远看着他出殡的人,心中有盗墓想法的人估计不少。
  
  李谕说:“李莲英不同于太后,这人鬼精鬼精的,生前连住所都不定期更换,比皇帝都小心,八成不会对陪葬品有太多想法,撑破天一起葬着命根子求个全尸。”
  
  赵谦感慨说:“他被葬到了恩济庄,那边有好多太监墓,这群人下了地府,还真是能够互相照应。”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