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一看文学 > 重生之我是大老板 > 第十章 破解密门

第十章 破解密门

第十章 破解密门 (第2/2页)

好仔用手电找到了电灯开关,开了灯整个书房的布局全都映入眼帘:目测空间不小,除了有一个近两米的大班台用作书桌外,其他都是红木架子其上有书,有瓷器,前面四排都是书架,上面摆着密密麻麻的书籍。
  
  关灝随手翻了一本,居然是一本宋善本。顿时惊得下巴都差点掉了。
  
  “我的乖乖,不得了,这都是宋善本,本本都价值连城啊!”
  
  “不仅仅是书,你看后面的架子上是什么?”婉儿眼尖发现了什么更加让人惊讶的东西。
  
  关灝用手中的手电照了过去,一看5排架子上摆满了各色的瓷器,放瓷器的架子依照朝代摆放,看器物的标签,不难发现,最早的有唐朝中期邢窑一件白瓷盏,盏上明显有泥沁,很明显是从墓中而来。
  
  唐代还有两件越窑出的青瓷小碗,品相一般,难得的是唐朝的物件,当然唐朝的瓷器少不了“唐三彩”一批三彩马大约50公分高,颜色鲜艳。
  
  宋代是我国瓷器的巅峰,按珍贵程度分出现了:官、汝、哥、钧、定五大名窑
  
  北宋官窑比其他四窑出品要珍贵的多,北宋官窑的特点是紫口铁足,其作为皇家定制实用器皿,经过靖康之难后绝大数均被战火所毁,存世的只有几件,而现存的北宋官窑也只有台北故宫博物院珍藏3件而已。
  
  “纵有家财万贯,不如汝瓷一片。说明汝窑的珍贵。
  
  93年明珠苏比拍卖会上,北宋汝窑天青釉洗拍出1.6亿的天价。
  
  汝窑传世之作仅有70余件,所以汝窑器物个个都是传世精品。
  
  钧窑,也叫窑变瓷,“钧窑无对窑变无双”、“入窑一色,出窑万彩”,有蚯蚓走泥纹,以为是供北宋花石纲使用,钧窑的花盆最好。
  
  哥窑,为南宋青瓷为主,存世约一百件,特点:有文武片,金丝铁线同时也呈现紫口铁足。
  
  架子上有一个哥窑八方杯,非常精美,看其标识所写:南宋修内司官窑,起于崖山珍藏。
  
  “婉儿,你看这件哥窑八方杯,出自崖山珍藏,是什么意思?”
  
  婉儿看过标牌,不住摇头:“崖山还真不知代表什么,会不会是私人收藏的名号?”
  
  二人的疑问看来无法解答,等以后再好好探究。
  
  不过哥窑的官窑八方杯那真是璀璨夺目,在昏暗的灯光照射下,熠熠生辉,让人爱不释手,关灏端详着这件传世珍品,其文武片发布:冰裂纹明显、鱼子纹密集,形成难得的百圾碎。
  
  “这是哥窑中的极品。92年香港佳得以1000万以上价格拍过一个哥窑八方贯耳瓶。”
  
  还没等关灏缓过神来他又在架子上发现了一个钧窑玫瑰红釉八角花盆,看一旁的标识为:北宋民窑。即使为钧民窑,不过也是价值连城。
  
  不一会又在架子上发现了三个定窑的器物:一个定窑双耳白瓷瓶、一个定窑白瓷碗、一个定窑白瓷碟。
  
  三件都不大,仍然把关灏震撼的说不出话来。
  
  “婉儿,你看这宋代五座名窑,这间房子里就有了三个窑口,六件之多,真是神奇啊!”
  
  “你再看看这边,还有元明清的瓷器呢?”
  
  “看这里有青花瓷,看上面的标牌,是元代青花瓷。”
  
  在婉儿的指引下,好仔来到了摆放青花瓷的地方,定眼一看,果真是青花瓷,架子上居然有4件之多。
  
  关灏很是奇怪,这批珍宝应该是在上世纪50年代前藏在这里的,当时H国国内对元代青花瓷还不太热衷,因为蒙元统治H国不足百年,非正统,国人从骨子里是抵触的,再者元青花基本上都是给国外伊*兰国家外销定制为主,国内反而使用不多。
  
  看架子上的元青花,用现在的眼光看,这四件器物都是价值连城啊!四件元青花,个个都是大器物:
  
  第一件:青花釉里红开光镂花大罐(1927年购于保安,窖藏)
  
  第二件:青花缠枝莲纹扁壶(1923年购于西林,墓葬)
  
  第三件:牡丹纹葫芦瓶(1898年购于海外)
  
  第四件:元青花凤穿缠枝莲纹大盘(1898年购于海外)
  
  元青花瓷在国内开始引起重视还是在改革开放之后由国外推崇传至国内,专家说元青花存世不足200件,那时缪传,建国后光国内发现的窖藏数量就上百件之多,随着国民的重视和时间的推移应该会发现更多。
  
  感慨完元青花,二人移步到最后的两排架子前,是的,应该是明清瓷器了。
  
  明代瓷器代表还是以青花和斗彩瓷为主,架子上摆满了各个时期的明青花瓷、成化斗彩瓷以及宣德非常稀少的釉下彩瓷器,林林总总估计都有30多件,看的关灏和曹婉目不暇接,也许有了视觉疲劳吧,两人都发不出惊叹的声响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