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一看文学 > 大臣们求着我登基 > 三百五十九章 相信的人,自会相信

三百五十九章 相信的人,自会相信

三百五十九章 相信的人,自会相信 (第2/2页)

“当然不愿意。”宋青云叹息道,“难怪皇上会这么针对太子和镇国公。”他说完,想到景王和镇国公府的关系,面色不由变得古怪。“那殿下您……”
  
  “本王跟太子那个蠢人不一样,本王绝不会事事依赖镇国公,更不会事事听他的话。”一想到镇国公只帮太子,不帮他这个亲外甥,景王的心头不由地浮现一片恨意,眼底划过一片阴鸷。“再者,本王跟镇国公府并不亲近。”
  
  “这就是殿下被皇上重用的缘故吧。”宋青云有句话没敢说,皇上明显在挑拨太子和景王的关系。不过,就算皇上不离间,景王跟太子的关系也会不好。
  
  “本王知道父皇在利用本王对付太子和镇国公,但是本王不在乎。”景王心里清楚得很,“就算父皇不让本王这么做,本王也会对付太子他们。本王要想坐上储君之位,就必须除掉太子和镇国公。”
  
  “殿下,草民有句话不知道当说不当说。”
  
  “说吧。”
  
  “殿下,我们宋家只能帮您在金陵行事,但是帮不了您在京城做事。”他们宋家在金陵,可以说是权势滔天,但是在京城,可什么都不是。“您要想坐在那个位子,需要京城世家的支持,而镇国公府是你最好的后盾。”
  
  “本王说会除掉太子和镇国公,并没有说要铲除镇国公府。”景王当然知道他最后还是需要镇国公府的支持,“只要太子和镇国公没了,镇国公府就会为我所用。”
  
  见景王都明白,宋青云没有再多嘴。
  
  “殿下英明。”
  
  “楚王的事情,用不着我们操心。”景王故意把楚王遇刺身亡的消息传回京城,为的就是让京城乱起来,让太子和镇国公他们暂时没有心思放在金陵这边。“县试已经结束,但是我们还是不能疏忽大意,要让那些人老老实实批阅考卷,在发榜之前,绝不能泄露半点消息,明白吗?”
  
  宋青云心头一凛,神色郑重地说道:“草民明白。”刚说完,他便想起一件事情,“殿下,等县试发榜后,您是不是要启程回京呢?”
  
  “本王不打算回京。”
  
  “您不打算回京?”
  
  “本王打算院试结束后才回京。”景王心里清楚,县试结束后返京,一定会有危险。以太子和镇国公他们的手段,只怕会让他在回京的途中意外去世。“县试是科举考试的第一场考试,本王在金陵成功地让县试举办,为金陵的科举考试开了一个好头,本王可不想把这个功劳让给别人,自然是要把接下来的两场科举考试办了。”
  
  “草民原本还打算劝说殿下留下来,现在看来不用了。”宋青云的看法跟景王一样,如果现在就回去,未免太可惜了。
  
  “本王已写信给父皇,恳求父皇让本王留在金陵,继续负责主持接下来的府试和院试。”这段时日,景王不仅尽职尽力地举办科举考试,还暗中对付太子和镇国公的人。当然,最重要的是他结识了不少寒门子弟。他以前看不上这些寒门子弟,虽然他们中很多人有才,但是因为他们出身低微,很难有机会出仕,所以他没有花心思在他们身上。
  
  如今却不同了,寒门子弟可以参加科举考试。只要他们真的有才华,就能从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届时就能出仕。所以他现在有必要结识他们,让他们为他所用。
  
  所有人都觉得父皇举办科举考试,只是为了对付世家。其实,并不仅如此,最重要是为朝廷选拔人才。
  
  以父皇对科举考试的重视,日后朝中的大臣都要通过科举考试。父皇对世家忌惮,一定会重用出身寒门的大臣。在这些寒门子弟还没有考中之前,与他们相识,并帮助他们。等到日后他们高中,在朝中任职,他们一定会支持他。
  
  还有,母后说的对。他负责金陵这边的科举考试,对金陵的寒门子弟来说,他算得上是他们的恩师。不管日后他们支不支持他,但是对他,他们会心存点感激。
  
  “殿下,明年的乡试,您不打算主持了吗?”宋青云道,“比起今年的三场考试,明年的乡试才是最重要的。”
  
  “本王明白,本王会向父皇争取明年的乡试。”景王当然不想错过明年的乡试,如果可以,他还想负责明年的会试。不过,以他的资历,父皇肯定不会同意他负责主持会试。但是,明年江南的乡试,他还是可以争取的,当然前提条件是他成功地举办今年的三场科举考试。
  
  “殿下,魏王那边要不要……”宋青云没有把话说完,但是意思很明显。“魏王如今身受重伤在彭城,正是下手的好机会。如果错过这次机会,以后怕是很难找到这么好的机会除掉他。”
  
  “魏王?”景王讥诮道,“他算什么东西。”
  
  “殿下,魏王可是太子的得力干将。”
  
  “得力干将?你还真是看得起他。”景王满脸不屑地说道,“他不过是太子身边的一条狗。他用不着的我们出手,太子和镇国公他们会拿他出来做替罪羔羊。”
  
  宋青云想想觉得也是。
  
  “你还是好好对付李傕他们吧。”景王把手中的棋子扔进棋盒里,站起身居高临下地望着宋青云,“你一直对他们手下留情,他们未必会领你的情。你再心慈手软,到时候死的可是你。”
  
  “殿下的话……草民记住了。”宋青云站起身来,退后几步,接着朝景王行礼,“殿下放心,草民不会再心软。”
  
  景王斜睨了一眼宋青云,语气淡漠道:“你最好能说到做到。”
  
  宋青云心里一紧,面色一肃:“草民一定能做到。”
  
  景王深深地看了一眼宋青云,没有再说什么,转身便离开了。
  
  守在门口的孟刚见景王出来,忙为景王撑伞。
  
  “去贡院。”主持科举考试的地方叫贡院。县试已经结束,但是主考官们还在贡院批阅考卷。
  
  宋家门口早已有马车等候。景王上了马车,问孟刚道:“贡院的情况如何?”
  
  “一切正常。”孟刚恭敬地说道,“贡院有重兵把守,没人敢在贡院或者附近闹事。”
  
  景王轻点了下头,旋即靠在马车上休息。
  
  片刻后,景王的马车抵达贡院。
  
  贡院里灯火通明,但是却十分安静。
  
  守在门口的将士见来人是景王,恭顺地行了个礼。
  
  景王见将士们都淋湿了,吩咐孟刚去准备姜汤。虽然这段时日,金陵天气炎热,但是这两日因为下雨的缘故,晚上还是有些凉的。如果淋湿了,很容易受风寒的。
  
  将士们忙行礼感谢。
  
  景王走进贡院,就听到屋子里传来主考官们在争论,而且争论的非常大声。他心头微微一沉,忙走了过去。
  
  主考官们争论的是这篇文章写的好,那篇文章写的妙。
  
  他们告诉景王,参加县试的学子们大多数都非常有才华,文章写的极好,让他们大为震撼。
  
  景王随便拿起一张考卷,看到上面的文章,发现的确写的非常好。
  
  江南不愧人杰地灵,满是才子。
  
  见景王来了,主考官们就问他这几份考卷,该评谁为第一,谁为第二,谁又为第三。他们方才吵得厉害,就是因为他们觉得这三份考卷都写的非常好,可以说不相上下,他们一时间也不知道该评谁为第一。
  
  因为考卷上的名字被糊住了,景王并不知道这三份考卷的主人是谁。
  
  “本王来金陵之前,父皇曾特意叮嘱过本王,科举考试不仅仅是考文章写的好不好,还要考他们会不会处理事情。”他说完,又仔细地看了看主考官们选出来的前三名的考卷。他发现这三位学子,文章写的是极好,但是写实际的东西却欠缺了些。
  
  “各位大人,你们看看,他们写的治理地方的政策。”
  
  主考官们接过考卷,又详详细细地看了一遍这三位学子的答题,发现关于这方面写的的确不太好。
  
  “各位大人,父皇举办科举考试是为了选拔人才,而这人才得务实,明白吗?”
  
  “多谢殿下提点,臣等明白。”
  
  “那你们再好好看看。”
  
  景王陪主考官们批阅了一会儿考卷。临走前,他再三叮嘱他们,不要徇私舞弊,不然后果不是他们能承受的。
  
  金陵城的某处宅子里,赵曜看着身受重伤的魏王,老气横秋地叹气:“八哥,你就算要受伤,也没必要把自己弄得这么惨吧。”
  
  魏王瞪着赵曜,懒得搭理他。
  
  “八哥,你的小身板本来就虚弱,这次又身受重伤,你还想不想好呢?”八哥要做戏,也没必要把自己伤的这么重。“八哥,你这次受伤都快要赶上那一次了。”
  
  最后还是卑微的求月票!求打赏!求留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