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一看文学 > 大臣们求着我登基 > 一百九十八章

一百九十八章

一百九十八章 (第2/2页)

四皇子见赵曜吃的嘴边都是油渍,拿出巾帕给他擦了擦嘴角。
  
  “你要是喜欢吃,我可以经常带你来吃。”
  
  “真的吗?”赵曜双眼登时变得晶亮,神色激动地问道,“我真的可以经常来吃吗?”
  
  太常丞说道:“当然可以。”
  
  少府丞道:“庆叔要是知道你这么喜欢吃他做的饭菜,他一定会非常高兴,并且欢迎你天天来吃。”
  
  “表哥,你们这么说,我真的会天天来的。”
  
  “欢迎之至。”
  
  后院的膳厅里,李老夫人正在和儿媳妇和孙女用晚膳。
  
  因为在家里,她们边用晚膳,边聊天。当然,今天她们聊的人是赵曜。
  
  除了李厚慈,其他人并没有见过赵曜。
  
  因为四皇子对赵曜特别爱护,这让李家人对赵曜很是好奇。今天终于见到赵曜,李家人终于明白四皇子为什么这么疼爱维护赵曜。
  
  “十殿下就是一个小孩子啊。”李厚恩说道,“没有什么特殊之处,真不明白殿下为什么这么喜欢他?”她方才特意仔细地看了看十殿下,发现十皇子就是一个普通的小孩子,还不如她们的侄子。
  
  李厚慈不赞成李厚恩这句话:“就是因为十殿下是个小孩子,所以殿下才会这么疼爱十殿下。”
  
  李厚恩不明白她姐姐这话,满脸茫然地问道:“什么意思?”
  
  李厚善明白李厚慈的意思,笑着说:“小妹,十殿下是宫里唯一一个小孩子。”
  
  李厚恩还是没有听明白,一脸疑惑地问道:“十殿下本来就是宫里唯一一个小孩子,但是这和殿下维护他有什么关系?”十殿下长得的确很可爱,但是除了这点,并没有其他长处。“我听说十殿下读书非常愚笨,殿下总是教导他读书,这样的人有什么值得殿下喜欢的?”
  
  “我们家的孩子,基本上六岁都能把《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全部背下来。”
  
  “听说十殿下连《论语》都背不出来,这么笨的十殿下,殿下喜欢他什么啊,喜欢他笨吗?”
  
  李厚恩的母亲严厉地看了一眼她,道:“厚恩,不得这么说十殿下。”
  
  “是,娘。”李厚恩乖巧地说道。
  
  “殿下说他最喜欢十殿下的眼睛。”李厚慈温声道,“因为十殿下的眼睛澄澈干净,是宫里最为漂亮的一双眼睛。”
  
  李厚善道:“十殿下的眼神也非常纯善单纯,这是宫里其他人没有的。”
  
  “殿下之所以疼爱十殿下,就是想保护十殿下的纯真。”李厚慈的语气非常温柔,“殿下说十殿下才是真正的弟弟。”
  
  “十殿下才是真正的弟弟?”李厚恩越听越糊涂,“其他殿下都不是真正的弟弟吗?”
  
  李厚善见小妹还是不懂,有些嫌弃她笨。
  
  “你怎么这么笨啊,不管是殿下,还是其他殿下,都有心机和手段,偏偏没有小孩子的单纯。”皇子们为了争夺那个位子,一个个都有几百个心眼。
  
  听到这里,李厚恩终于明白她的两个姐姐是什么意思。
  
  “就因为这点,殿下喜欢十殿下?”她还是不理解。
  
  “没错,对殿下来说,这是最难得。”也是殿下缺少的,所以殿下才想要保护十殿下。“殿下希望十殿下能一直单纯快乐,不要像……”李厚慈说到这里,没有再说下去。她未说完的话是“不要像他们一样为了争夺那个位子舍弃了孩子该有的天真单纯。”
  
  李厚恩嘟囔道:“殿下真奇怪。”
  
  李老夫人一脸慈祥地笑道:“十殿下是个好孩子。”
  
  “是啊,是个很可爱的孩子。”
  
  “真的很难想象十殿下是皇子。”
  
  “十殿下很讨人喜欢,难怪殿下这么喜欢他。”
  
  方才在见李老夫人她们的时候,赵曜的小嘴巴非常甜,夸她们年轻漂亮,还夸她们亲切,夸的她们心花怒放。
  
  用完晚膳,四皇子边带赵曜逛李府,边详细地介绍李家人。
  
  李家人并不多。李仆射和李老夫人生了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
  
  两个儿子目前都在太学里当博士,教导学子们读书。
  
  小女儿进了宫,就是现在的李嫔。
  
  李仆射的大儿子也生了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二儿子生了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
  
  太常丞和少府丞,还有李厚慈是四皇子大舅的孩子。
  
  李厚善和李厚恩是四皇子二舅的孩子。他二舅的儿子在太学里读书,只有休沐日才回李府。
  
  李家不允许纳妾,所以孩子不是很多。
  
  “四哥,听你说完,我感觉太学才是你外祖父他们的家,而李府像客舍。”
  
  四皇子听到赵曜这句话,微微愣了下,旋即觉得他说的很对。
  
  “你说的没错,对外祖父他们来说,太学才是他们的家。”
  
  赵曜还有句话没说,太学对李家来说,就像是自家书院。与其说太学是大周的学府,还不如说太学是李家的书院。
  
  李家变得越来越有地位和影响力,就是因为太学。
  
  孔家也有自己的书院,但是孔家的书院是没法跟太学相比的。
  
  太学是大周最高的学府,这二十年来为大周培养了很多人才。现在朝中有不少大臣都出身于太学。在这其中,有一小部分人在朝中或者其他任要职。
  
  虽然孔家的书院也培养出不少优秀的学子,但是跟太学的学子相比还是差了些。
  
  孔家的书院的学子在才学上并不比太学的学子差。他们是差在做官的能力。
  
  太学教导学子,不仅教学子们好好读书,还教学子们怎么当好一个为朝廷效力,为百姓造福的官。而孔家的书院则着重教学子读书。
  
  读书读得好,并不代表就能做好官。
  
  先帝办太学的目的就是为了给朝廷培养官员,不是为了培养读书人,更不是为了培养才子。这二十年来,太学在李仆射的带领下,每年都会朝廷输送年轻并且优秀的官员。
  
  朝中不少官员都出身太学,他们对太学充满感激。他们并以出身太学为荣,而太学的仆射和博士大部分都是李家人,他们对李家人充满感恩。这就是孔家现在比不上李家的原因。
  
  这几年来,李家不仅在朝中影响力越来越大,在文人学子们心中也越来越有地位。
  
  学子们读书,并不是为了写好文章和诗词,而是为了做官。
  
  表面上说的好听是为了报销朝廷,完成心中的抱负。实际上就是为了当官,出人头地,高人一等,光宗耀祖。
  
  为了能当官,天下的学子们都想去太学读书。对他们来说,考进太学读书,就离当官的梦想只差半步。
  
  孔家是很有名望,但是进孔家的书院的读书,不一定能入朝为官。而进入太学读书,有一大半的可能性能入朝为官。
  
  孰轻孰重?孰好孰坏?
  
  天下学子们心里门清得很。
  
  李家是四皇子的母族。四皇子不需要特意做什么,朝中就有很多大臣支持拥护他,这是三皇子他们没法匹及的优势。
  
  代王一直把太子视为劲敌,但是他忽略了四皇子的优势。
  
  四皇子和太子相比,只差在他不是嫡长子,其他的并不差,尤其是母族的势力。
  
  镇国公府是几百年的世家,表面上看起来比李家有权有势,但是实际上几百年的世家也是镇国公府最大的劣势。
  
  不管是哪朝哪代,皇帝们都忌惮几百年的门阀世家,而相信看重清贵的书香门第。
  
  周武帝亦是如此。
  
  第一更奉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