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一看文学 > 靖明 > 第483章、打的是民心

第483章、打的是民心

第483章、打的是民心 (第2/2页)

如今用他们的脏银来办事、收买朝鲜民心,大明所需要做的就只是让这些被派来做官的不借机过分敛财。
  
  他听说这些年轻官员出发之前,在大明皇帝面前“进学”了数月。
  
  那一定会感觉简在帝心、身负重任、前途远大吧?
  
  哪怕龚用卿这个正三品,遇到这个机会之后,这些月里也不辞劳苦,每到一地都是正义化身的模样,替百姓做主。
  
  得不到朝鲜本地大族的归心?
  
  不一样了,听说九连城那边,还有源源不断的大明人在赶来。
  
  做生意的商人,落魄的读书人,做工的匠人,想赌一赌命运的普通百姓……
  
  哪怕平安道、黄海道这边,只有短短几个月,也有一些过去识得一些字、读了一些书的朝鲜年轻士子,或出身优渥、或落魄不堪,却都折服于龚用卿的才学和人格之下,仿佛大明已经带来了真正的仁政和量才为用的机会。
  
  朝鲜过去看似稳固的上下位序和地方治理结构,在大明充足的准备面前显得不堪一击。
  
  辽王只用呆在平壤,突然要成为实土国主,他仍旧没有适应。
  
  但他的母妃毛氏,过去就有过实际打理一个辽藩的经验。
  
  “如今就是要施恩于民!还有数道没有平定,你要做的就是多出去走走,安抚子民。”毛氏拎得清,“龚大人是极得力的,政务先请他做主便好。除了多现身,最要办的莫过于劝学。伱也是在陛下跟前学过的,到成均馆讲学。眼下朝鲜,就属读书人将来必定有用,也最恨这么多年勋旧外戚乱政,收他们的心!”
  
  “母妃说的是,那我这就去……”
  
  这一代辽王也确实命途不一般。
  
  第七代辽王死得蹊跷,还卷进了当时的叛乱里。虽非直接关联,但朱致格和他弟弟的谋算还是让朱厚熜大怒。
  
  他被过继到朱致格名下,由毛氏教养长大,幼年时还活在寄居在他府上一阵的太子伴读张居正的阴影下。
  
  可他倒不像原本导致辽藩被除国的那个第八代辽王,而是确实更加沉稳、听教一些。
  
  如今毛氏深感机会难得,来朝鲜之前就做得很绝,辽藩产业几乎被她变卖干净。
  
  到了这里,到处施恩是必然的,而且已经开始张罗着给辽王选朝鲜本地妃子。
  
  一切都为了将来更稳。
  
  相比起平安道、黄海道这边的情况,朝鲜京畿道东边的江原道、东南面的庆尚道尚不知晓西北边的情况。
  
  而从汉城散播过来的消息,对这两道的官绅大户来说只如同晴天霹雳。
  
  哪有对当地大族赶尽杀绝的架势!就这,大明还想以皇明子孙为朝鲜国主?
  
  不得不说,尹元衡的分析也有道理。
  
  但赶在这个关口,其实又已经走入了张经的阳谋。
  
  眼下是什么时候?是今年粮食开始收成的时候。
  
  汉城外面围三阙一,尹元衡的压力有多大?
  
  如今不论怎样,都是尹元衡挡在最前面,给地方文武大族许的诺,就包括维护现有的朝鲜秩序,维护他们的利益。
  
  作为交换,难道现在暂时没被战火波及的这两道不能在粮草物资上支援汉城、共御外敌?
  
  何况,东南面的海上听说还有个独眼大帅带着几条战舰时不时的侵扰一地。
  
  于是他们自然难免更加横征暴敛,把担子压到他们身上。
  
  “汉人已经把平安道、黄海道的百姓都掳走做苦力了!如今尹相还在苦苦支撑,你们难道要让王师败了,那些明军过来抢走你家的儿女吗?”
  
  话却也不会只由得他们这样说。
  
  汉城之中那一夜的士林大祸毕竟还是传了出来,读书人当官了之后会怎么样不好说,但没读书之前,尤其是年轻的时候,还是会有一些热血抱负和理想的。
  
  现在,士林在朝鲜朝堂的高层几乎被一网打尽,这种局面对他们来说却是个至暗时刻。
  
  尹元衡安排散播到东边和东南边的消息里,也被他们解读出一种局面。
  
  话不能说透,但至少乡野之间,有一些穷苦读书人也会点几句:平安道、黄海道那边,只是在打官绅大户,分地给百姓。
  
  他们有限的见闻里,轰轰烈烈推行了多年的大明新法也多少传到这里来一些。
  
  “上国对我们,也会对汉民一样?”
  
  “那就不敢说了……只不过,四海皆知,上国如今在位的乃是千古明君……”
  
  尹元衡把大明这个敌人树立得很残暴,尽管他对士林派更残暴,但共同的敌人还是让朝鲜官绅大户选择全力支持他。
  
  但凡事都有两面,朝鲜的穷苦读书人感觉将来不能更坏了,什么官绅大户……他们现在又没做官,又不是大户。
  
  而在平安道和黄海道的兵乱、随后的溃败里,也有一些百姓、逃兵,辗转流落到其余诸道。
  
  有一些事实,自然也被他们带了出来,包括去年冬天鸭绿江北岸数万难民受到的赈济,包括那边如今种了一种新的叫洋薯的庄稼……
  
  “这何时能功成啊!”宋良臣越来越急。
  
  “宋侯啊!”张经不由得点了他一句,“忘记陛下教诲了吗?战争,只是手段!又不是来打个胜仗耀武扬威的,看长远一点。仗打完时,人心也变了,这才更加重要!”
  
  “他们都开始有新粮从东边运过来了!去劫一劫粮道总该做吧?”
  
  “劫粮做什么?”张经继续摇头,“运得越多越好!宋侯莫非以为,运来的粮食,城中百姓吃得上?即便要买,价格又是多少?运得越多,届时入城后赈济也就更轻松。运得越多,说明其余诸道正在横征暴敛!”
  
  “只供守军,那军心就更加稳固,更难打了!这么多天,还不见有将卒临阵起义!”
  
  “难道还要靠有守军起义得胜?本就不指望这个。”
  
  宋良臣无奈地看着他:那天你说喊完士林派再喊士卒又当如何时,神情可不是这样。
  
  在宋良臣看来,已经快入冬了。如果平安道、黄海道不保,明军粮草军资就只能依赖海运了。如今形势,已经越来越不妙了。
  
  张经却坚持着要实行这样的战略,也不怕朝鲜各地在入冬后搞出什么反攻乱子。
  
  “等着!”张经的目光盯着远处的汉城北门,“王师非为征服而来,而是解救而来。人心向背,本就需要更长时间。数月以来只轰城墙,城内民夫修了这么久的工事、做了这么久的苦工,天寒地冻时还吃不饱、穿不暖,难道想不通王师本可一鼓作气却耐心劝降的仁义之心?”
  
  “……大军在尹元衡手上,没用的。”
  
  “谁说无用?”张经坚定不移,“形势显得对他越来越有利,城外的局势安稳得越久,他就越会松懈!等新粮运到了,让那些人喊话城内,平价卖粮!”
  
  宋良臣又呆了:这又是什么操作?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