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一看文学 > 靖明 > 第324章、不肖的祖宗

第324章、不肖的祖宗

第324章、不肖的祖宗 (第2/2页)

“……既如此,便从卿所请。”
  
  有道德标兵在场,其他四个人吃得也不自在。
  
  朱厚熜觉得费宏他们这个榜样立得太离谱了些,能有几个人做到像他这样?
  
  他朱厚熜做不到,也不太认同平常要做得这么极端。
  
  而后下午奏对前,朱厚熜先是都看了看众人的策文。
  
  其实都是重臣都参与商议过许多的课题,朱厚熜只是从中看看他们的格局和思维。
  
  这五人当中,唐顺之和李默的优势都太明显。翁万达虽然本事不小,但毕竟去年才中进士,朝廷实务方面的经验还是要差一些。
  
  至于徐九思,离其余四人更是在能力上有一点断档式的差距。
  
  结果不会今天就宣布,朱厚熜在“面试”完他们之后就把费宏、王琼都喊了过来。
  
  “那徐九思,卿等让其过了策试,后面准备怎么安排?”
  
  费宏问道:“可是他哪里触犯了天威?”
  
  朱厚熜笑了起来:“那倒不至于,只能过果然刚直。朕只是有些好奇,你们举荐此人,只怕已经有些安排了吧?”
  
  王琼点了点头:“刚直不阿,不近人情,用好了便是一把宝剑。臣等已有商议,杨阁台在应天,还缺一个勇往无前之人。这徐九思,臣有意在制科后荐为应天巡按御史。”
  
  “……那应天府还不鸡飞狗跳?”朱厚熜有点难以想象这徐九思去了那奢靡之地后疯狂上疏把南京上下官员弹劾个遍的情况,“南直隶只能文火慢炖。这徐九思……安排到工部吧。”
  
  “工部?”王琼愣了一下。
  
  “水至清则无鱼,吏治是总要一点油水润滑的。他作为榜样可以,但不能当真让他去科道,甚至不能当真主政一方,太认死理了。”朱厚熜给出了自己的意见,“工部很快就会有许多大工程,这营造质量、采办支出、用工给银,让他去负责督造,那是能把规矩守好的。”
  
  王琼不免看了看费宏。
  
  但是目前有本事接到工部采买的,很多都是权贵之家。到时候认起死理来,真不会让这些事少了“润滑”,误了工期吗?
  
  朱厚熜只说道:“将来治理黄淮、修筑驰道,总要有人爱惜工人、匠役。秦修长城、隋开运河,工役之苦后来惹出了什么?这些利在千秋的工程,没安排好就是这一代人的苦难。朝廷为这些事备下的银子,总不能让百姓届时吃了苦却拿不到应有的回报。”
  
  “……陛下所虑甚是。”
  
  “南京那破局之人,让桂萼去好了。”朱厚熜说道,“他是既有原则,又乐于刑名,还有分寸的,更不缺脾气。四川按察使升任应天府尹,正好。”
  
  制科的小插曲结束,次日便是宣布结果。
  
  靖国武略科魁首唐顺之,定国安民科魁首李默。
  
  礼部早已准备好皇帝应允的两个伯爵之位:靖边伯、长平伯。
  
  为这次封伯,礼部还准备了典礼,让天下人知道皇帝求贤若渴的热切。
  
  其他的礼仪部分很常规,但多了一个身穿超品伯爵赐服跨马游街的荣耀。
  
  都很年轻,年纪轻轻却获封伯爵,京城围观的士绅、百姓无不艳羡地看着两人。
  
  李默一如既往板着脸,唐顺之虽然微笑着,但感觉压力不小。
  
  因为关于他们两人封伯之后的任职,在结果宣布当日就已经在陛见时听皇帝说了。
  
  正式官职都从正六品一跃而成正四品,李默去了税课总司,而唐顺之的新职务将是:巡抚宣府、大同地方,赞理军务,兼督粮饷及怀来军械园。
  
  很快很快,这个任命将会被宣布,他将成为众矢之的。
  
  是土木之变后,因为边防形势恶化,原先大同、宣府共设宣大巡抚变成了各设一个,以提高效率。
  
  凡城堡不修,粮饱不给,罪在抚臣;遇虏入寇,地方失事,罪在总兵。
  
  如今,宣大巡抚重现,而且是一个年纪才二十岁的年轻人。他后面的职权又多了去了,既参赞军务,又将管着两镇的督饷郎中,更要督造怀来军械园。
  
  丙戌科文武状元齐聚宣大,被皇帝寄予厚望的唐顺之更已经被告知了一些事情。
  
  坏了,他唐顺之也成诱饵之一。
  
  此去督造怀来军械园,事情就很严肃了:这军械园不是假的,皇帝新封的二十岁伯爵在负责。
  
  可是他负责的事情未免太多了,还要巡抚宣大?
  
  在大同,张文锦已经听王宪说了这个消息,因此他惊愕地问道:“这是干什么?”
  
  “等他来,你先回京述职便是。”王宪没说很多,“你在大同巡抚数年,若不是我压着,你与朱振早起干戈。如今你另有任用,大同诸将也能安心些。前些日子你非要等着武定侯来才发饷银和犒赏银子,便险些又引哗变!”
  
  “他们急着要银子是要干什么,督台难道不知道?如今银子都发了,武定侯再来,用什么压服这些悍将?难道又向朝廷报灾请饷?”张文锦气愤不已:“区区一场朔州小胜,边镇便可称安枕无忧了吗?那唐顺之从未到过边镇,如何能让这边镇悍将忌惮?差使那么多,他顾得过来吗?”
  
  “文锦!”王宪沉声说道,“陛下旨意,你不遵么?”
  
  “我说了多少遍,今年鞑子必定不会善罢甘休的!陛下和朝堂诸公难道以为一场小胜就能让鞑子安分下来了吗?”张文锦仰天长叹,“罢了罢了,待我回京再面陈死谏吧!”
  
  王宪皱着眉。
  
  就冲张文锦这个脾气,在大同继续呆着也将坏了方略。
  
  二月底,张文锦在出城迎接郭勋等人入城时看到他油滑的模样就心里悲叹:这是请罪来戍边的吗?这是来混功劳的,还大言不惭说什么筑好宣宁五堡,进逼丰州滩、再效昔年搜套之策。
  
  这个时候,年轻的靖边伯刚刚点选了三百标兵,也来到了居庸关前。大同、宣府两镇巡抚本有标兵,他升格了一点,随后麾下也将有一支不容小觑的力量。
  
  在他的后方京城里,工部和建设局为怀来军械园及那什么官厅水库所用工匠的募役还在进行。
  
  而这个时候,喜讯又再次传回了常州府武进县,唐府又一回张灯结彩。
  
  “连中三元,制科魁首,二十封伯,千古第一人啊!”
  
  唐顺之的父母人是麻的,这儿子简直是光宗耀祖机器,可现在激动之余又担心不已。
  
  不是好好的文状元吗?怎么考了靖国武略科,现在要跑到边镇去了?
  
  再到三月中旬时,石天爵也从各处帐中的私市里把消息带了回来。
  
  “可汗,大喜!”石天爵喜笑颜开,“那朱明皇帝大肆任用宠臣、幸臣,一个只会考试的书呆子,竟然二十岁就封了伯爵,更要来宣大做两镇巡抚!小胜一场,就以为宣大无忧了,还要在怀来修筑军械园铸造兵器谋划北征啊!简直视我草原雄兵如无物!”
  
  俺答却紧蹙眉头:“照之前知道的一些事来看,那汉人皇帝,也是个有手段的,这大概是个圈套。”
  
  石天爵却笃定异常:“又是在大同新修寨堡,又要在怀来大兴土木。不用说,都是征调兵卒和民夫去做苦役。而宣大粮饷都捏在这乳臭未干的靖边伯手上,两镇边将一定会闹起来。这么多年了,大同、宣府的粮饷都各有管事之人。突然改变,岂能不乱?可汗,宣大一定会生乱的!”
  
  俺答摇了摇头:“博迪还在等着其他诸部的消息,不论如何,要先看清楚是不是圈套。”
  
  他盯着石天爵,严肃地吩咐:“你再去探!如果当真如此,那还不用着急了。若怀来那边当真要修筑什么军械园铸造兵器,那定然会运许多好铁来吧?等他们造好了,能工巧匠都来了,这件事不是假的,那博迪一定会心动的。”
  
  此刻,唐顺之才刚刚慢悠悠地到了大同,见到了王宪、郭勋和张文锦。
  
  “靖边伯好自为之!”
  
  张文锦相当不客气,把关防印信等诸多交接物事和资料都准备好了,见面之后极为不礼貌,板着脸就出去了,还说道:“出发,回京!”
  
  “……王督台,这是何意。”唐顺之一脸疑惑。
  
  王宪淡淡回答:“赶着回京死谏,怕你坏了边镇大局。”
  
  “……”唐顺之闻言只能苦笑,“大同这边都认为我来了之后会坏事吗?”
  
  郭勋双眼期待地看着他,王宪却只是平静地坐在那里。
  
  唐顺之看了看两人,又看着已经没有其他人了的这巡抚大同部院巡抚办差官厅,最后看了看大门。
  
  他缓缓走了过去关上了门,又稳稳地走回到了两人面前。
  
  “烈烈寒风起。”他开了口。
  
  郭勋顿时咧嘴笑起来:“惨惨飞云浮!老弟,你果然身肩重任!”
  
  陛下他真的,郭勋哭死。
  
  既送了个武状元来,又送了个文状元来。
  
  郭勋自然知道这两人都还没做过多长时间的官,但是俞大猷的能耐他已经知道了。而俞大猷说起唐顺之时,表情感人。
  
  陛下的眼光,郭勋现在是超级服气的。
  
  王宪却仍旧很平静地看着唐顺之:“靖边伯之才,本督失礼,要先考较一番。”
  
  他有说这个话的资本,他毕竟是以兵部尚书来任这宣大总督的。随后,唐顺之这个宣大巡抚,还要受王宪的节制。
  
  唐顺之很谦虚地行礼:“应有此节,请督台指教!”
  
  王宪的表情终于松驰了一些,微微点了点头:至少不骄狂。
  
  唐顺之一直在被考,而他也从来不怕被考。
  
  入夜之后,郭勋和王宪才离开这里。
  
  “督台?”郭勋乐呵呵地看着王宪迷迷糊糊地走到了自己的马前。
  
  王宪回过神来,看了一眼“没心没肺”的郭勋。
  
  笑裂了啊你?
  
  随后只能摇着头,走向自己亲兵牵着的马,留下一句话:“郭侯,你可是大同总兵,重任在肩。庙算再好,也离不开郭侯。”
  
  郭勋表情僵了僵:骂人不带脏字是吧?告诫我别拖后腿?
  
  但是沉浸在皇帝喂饼的喜悦中这么久之后,郭勋还是在春夜里的风中回望了一下巡抚衙门。
  
  他的目光中满是复杂的佩服,同时感慨自己有个好祖宗。
  
  现在,轮到他要争取被子孙感慨是个好祖宗了,不是个不肖的祖宗。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