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一看文学 > 靖明 > 第268章、黄淮水患难办,办不了

第268章、黄淮水患难办,办不了

第268章、黄淮水患难办,办不了 (第2/2页)

刘天和点了点头:“言之有理。但此次陛下变法之心实坚,你恐怕还不知道,徽州、池州、庐州、松江四府知府,因为不遵上命,率先厘清税赋旧谬、大肆宣扬将清丈田土重造黄册,已被陛下以阴阻新法的谋逆之罪拿办了。”
  
  “谋逆?”年轻人大惊失色,“竟如此问罪?”
  
  刘天和叹了一声:“不许急,也不许阳奉阴违。陛下于行驾论及熙宁变法推至地方时诸多变样,这回是真真切切要督令地方尽遵上命啊。杨阁老提出诸法之后,为师也研习两年多了,疑虑也颇多。惟中,你颇喜经世之务,不仅读万卷书,更是亲历诸地行万里路,凡山川险阻厄塞,了如指掌。你去广东回来,我们师生二人正可印证一番。”
  
  说罢笑了起来:“以你之才,嘉靖五年礼部会试必定高中,不必急着回湖州。待你来年高中,陛下有心变法富国,你必有大展宏图的机会。”
  
  被他称作惟中的,名叫唐枢,湖州府归案县人,如今已经二十七岁。
  
  他的字,与严嵩一样。
  
  刘天和担任湖州知府时,唐枢中了举,两人也有了师生之谊。
  
  除了对彼此才学、人品的欣赏,还因为两人都有些共同的爱好:务实、喜欢杂学。
  
  就好比刘天和闲着也是闲着,竟然鼓捣起医书来。
  
  他不知道的是,他鼓捣的医书也很厉害,后来被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引用,不少方子都被收录其中。
  
  唐枢听了刘天和的话,先谦虚了一下,然后就说道:“先生实因宸濠之乱被闲任在此,以先生之学,又值壮年,为何有退隐之意?”
  
  刘天和愣了一下,而后苦笑道:“你知道为师不擅经营,将来行新法,官场何等凶险?为师现在倒觉得,将这四卷《保寿堂经验方》撰完,此生便无憾了。”
  
  朱厚熜的手段之坚决,还是让一些人心生忌惮了,毕竟“谋逆之罪”可不是开玩笑的。
  
  然而随后就有公文来到,太常寺的寺丞亲自来了:“刘少卿,总督部院行文过来,请您速速启程前往淮安行驾,以备陛下策问黄淮水患事。”
  
  刘天和有点懵:“我?黄淮水患?”
  
  “公文上是这样说的,李阁老举荐。”太常寺丞羡慕地说道,“恭喜刘少卿了。”
  
  闲置五年,现在有机会陛见了,还是李鐩举荐。
  
  刘天和呆了片刻,随后只能摇摇头:“难办……”
  
  真的难办。
  
  黄淮水患,找他干什么?
  
  说罢就拉着唐枢:“随为师一起去,一定要帮着出出主意啊!”
  
  两个在历史上本来没什么大名气的人就这么被赶鸭子上架了,他们都没正经研究过什么水患。
  
  但是李鐩和蒋冕这些面对大难题胡乱抓死马当活马的行为,也确实抓出了一些人。
  
  此刻的湖州府还有个三岁的娃娃正在玩泥巴,在原本的历史轨迹里,他后来会成为唐枢的学生,也与将来担任过河道总督的刘天和有许多往来,最终在治黄历史上留下一个抹不去的印记。
  
  潘季驯还没长大,但他的师父们只能忐忑地启程赶往淮安。
  
  现在,龚弘也在路上。
  
  进入了扬州府境内,离淮安不算远了。
  
  船行于运河之上,龚弘看着熟悉的一切。
  
  他曾是河道总督,这运河的每一段,他都熟悉。
  
  苍老的眼神凝视着河水,龚弘并不理解这个皇帝凭什么有这样大的志气。
  
  都已经有叛乱了,仍旧要如此坚定不移地推行绝大部分人都无法理解的、变动如此之大的新法,现在更要面对黄淮水患这一千古难题。
  
  这样胡作非为的皇帝,杨廷和他们还一个个坚定地跟着胡闹?
  
  现在,龚弘印象中胡作非为的皇帝刚刚抵达泗州祖陵。
  
  祭祀之仪,朱厚熜并没有让凤阳府准备得很夸张。
  
  重要的是他本人到了。
  
  修建泗州祖陵后,朱元璋本人都没有亲自来祭拜过。
  
  大明开国以来,除了朱标这个太子负责督造事宜,除了朱棣当亲王时来过,实际上也没有任何一个皇帝在位时来这里祭拜过。
  
  这个供奉着朱元璋祖父、曾祖、高祖衣冠的祖陵,最大的作用是“龙气”。
  
  毕竟后代里能出开国皇帝的墓穴,一定是不简单的。
  
  龙脉啊。
  
  朱厚熜的身体是他们的子孙后代,但他的心灵是不在意这些的。
  
  所以虽然他亲自来祭拜会被臣子解读为“加强法统”的象征性行为,但朱厚熜要亲来祭拜另有原因。
  
  朱元璋的高祖朱百六、曾祖朱四九、祖父朱初一。
  
  神主上的名字,显示着朱元璋十足十的赤贫出身,阖家数代没一个有文化的名字。
  
  所以神主面前,朱厚熜郑重说道:“大明朱家百姓出身,既掌有天下,天下百姓便尽是一家。不孝子孙厚熜祭告先祖,今日此去,便有一个忤逆祖宗的决定。”
  
  黄淮水患,绕不开一个点:祖陵不许遭灾。
  
  祖陵龙脉之地,事关大明根本国运,祖陵也不能动。
  
  动祖陵,哪怕朱厚熜不在乎,新党群臣也会大惊失色。
  
  没办法,他们信这些。
  
  但终明一朝,祖陵虽然确实没动,大明却还是亡了,后来也被淹了。
  
  现在朱厚熜要面对黄淮水患这个难题,不能让它难上加难、顾忌太多。
  
  所以他还要去一个地方:凤阳。
  
  那里还有一个皇陵,是朱元璋为他的父母和兄嫂所建。
  
  在凤阳,还有已经建好的六处高墙,看押着宗室里诸多有罪的“庶人”。
  
  当前藩王作乱的事情正在发生,朱厚熜的这个举动,同样会被臣下解读。
  
  此时此刻,衡阳之战已经进行了很多天,夏氏这段时间又是安心,又是恐惧,又是期待。
  
  因为城破后不知道会怎样。
  
  因为……她抱着年幼的睿王说道:“那高墙之内也好,也好……”
  
  高墙之内是好的,有下人服侍,衣食不会缺,除了没有自由。
  
  以至于到了明末,还有大量底层宗室故意犯法,只图能进入高墙吃一口饱饭。
  
  严春生还在等,城西、城北城墙外的守军在抵抗了近十日、死伤惨重之后,蒲子通终于把剩余的人放回了城中——他也不能寒了城内守军的心。
  
  顾仕隆总不能再为了练兵、拿更多人命去填强攻城墙的坑了吧?
  
  那个时日,应该近了,已经是冬月了。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