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一看文学 > 我给玄德当主公 > 第六百六十二章 董卓的知己,只有一人

第六百六十二章 董卓的知己,只有一人

第六百六十二章 董卓的知己,只有一人 (第2/2页)

“你们愿意怎么样就怎么样吧。”
  
  法正说道:“董公此言差矣,公手中掌握着大军,如今陈兵于凉州,对于朝廷来说,乃是镇守于外的大将!朝廷有此大事,岂能不得董公支持?”
  
  董卓冷笑着说道:“说到底,还是忌惮老夫手中的凉州大军,哼哼,怎么?难道刘俭还想让老夫主动将兵权交出去不成?”
  
  法正摇了摇头:“末吏领丞相之命,来此之前,就曾得到丞相的告诫,说董公领兵一生,为大汉朝建立了赫赫功业,如今已是年过六旬!若是在这个时候夺去了董公的兵权,无异于要了董公的性命,使我大汉朝失去一员大将,此非大汉之福,更非丞相之愿。”
  
  董卓眯起了眼睛,说道:“若是不想卸老夫的兵权,那老夫倒是想问问,刘德然为何要断了老夫的军粮?”
  
  法正道:“董公,您这就有些误会丞相了!”
  
  “丞相何时断过您的军粮?您的军队如今每天不都有用度吗?”
  
  董卓恼羞成怒。
  
  “刘德然从长安供应给老夫的军粮,只够我凉州军队短时用度,老夫的军队在此处是为了打仗的!随时都可能向西进远征,一旦过于纵深,岂能没有存粮?这种供应之法,如何打仗?!”
  
  “让老夫怎么打赢胜仗?”
  
  法正叹息着说道:“董公啊,您这话说的就不对了,朝廷中出了这么大的事儿,乃是整顿内政之时,根本就不是对外用兵打仗的时机,当下之即,是先整顿内务,使朝中的局势稳定,然后再寻机西进,完成先前没有完成的事情,这才是朝廷眼下最应该做的事。”
  
  “董公若是要强行进兵,只会徒增整个大汉朝的压力。”
  
  “咳、咳、咳!”董卓听了这话,立刻低头使劲的咳嗽了几声。
  
  “刘德然这竖子,这是欲让你来此气死老夫的吗?”
  
  法正言道:“董公此言差矣,我乃是奉朝廷之命来此,所有之事皆是为了公干,并无任何私怨。”
  
  “况且,今日我来与董公相见,主要也并不是为了说兵权之事,而是想与董公商议,大汉朝今后到底应该如何发展。”
  
  董卓说道:“刘德然如今已经执掌了整个天下,大汉朝怎么发展,他还需要过问老夫吗?直接自己去做就是了。”
  
  法正道:“董公此言着实是对丞相有所误解,董公,难道您觉得丞相是真的怕您不成吗?您麾下虽有近十万大军,但面对的是整个凉州叛军,丞相只要彻底掐断董公的粮道,您的大军人数越多,就会崩溃的越快。”
  
  “到时候董公也就算有雄才大略,只怕也是无济于事了。”
  
  董卓听了这话,脸上露出了几分阴霾之情。
  
  其实这事他心中非常清楚,在刘俭的角度上,他一定会彻底的给西凉军断粮,但是董卓就没想明白,为什么刘俭不这样做呢?
  
  眼见董卓脸上露出了疑惑,法正知道时机已到,随即开始跟董卓打起了感情牌。
  
  “董公不必犹豫,丞相为人重情重义,法某在来之前曾经与丞相就董公之事商议过。”
  
  “丞相曾言明,董公虽然势力强大,声望冠绝西州,却也是朝廷的一员猛将,于公于私,丞相都不愿意与董公为敌。”
  
  “而且当年董公与丞相亦有提携之恩。”
  
  “董公执掌朝堂之后,丞相与董公一同对天下施展新政,董公这些年在朝廷所做的事情,丞相还是非常认可的。”
  
  “我今番来时,丞相曾有一言,让我转达于董公。”
  
  董卓毕竟上了年纪,心不如原先那么狠了。
  
  他听了法正的话,恍然想起了原先的事情。
  
  想当年自己深恨的这个刘德然,也曾是他的金燕啊。
  
  说实话,刘俭也是改变了他董卓人生的人啊。
  
  董卓能够走到今天,刘俭确实帮了他不少的忙,而且两个人之间虽然产生过摩擦,但毕竟在大方向上还是一致的。
  
  这些事情,董卓不是想不到,他只是因为愤怒而不愿意去想。
  
  但是当法正的话真的触动到他内心深处的某个点的时候,他就自然而然的想起了这些事情了。
  
  董卓缓缓的看向了法正,道:“刘德然有什么话想要转告给老夫的?”
  
  “丞相说了,宁董公负刘俭,俭绝不负董公。”
  
  虽然这话是场面话,而且以忽悠的成分居多,但是董卓听在心里还是非常有感触的。
  
  毕竟,就算这话是忽悠,那也说明刘俭也愿意忽悠他。
  
  看看那些关东的士族和望族,他们大多都不想忽悠董卓,甚至可以说都不屑于忽悠董卓。
  
  “虽然这话不尽真实,但是刘德然能有这番话,也算说明他对老夫用心了。”
  
  法正道:“丞相这话绝非蓄意讨好,董公这些年在朝廷所做的事情,丞相都知道也一直都记得,只是董公的年纪也大了,这朝廷诸事错综复杂,董公恐无法继续做下去了,只能有丞相接手。”
  
  “丞相接手董公所中诸事,其实也是符合常理。”
  
  “毕竟当今天下能够将董公当年所实施的新政继续实施下去的人也只有丞相了。”
  
  “而且董公想没想过,实质新政可能不是一代两代的事情,董公只是在凉州大病了一场,弘农王在位之时,就受到了王允和杨彪等人的威胁,废除了新政。而新政一旦被废,那就说明董公的执政方略是有问题的,后继之人就可能会将新政定为罪责,然后借此对董氏家族进行清算。”
  
  “董公,您已经年过六旬,但是您的家族尚有子侄孙辈,我想请问董公,若是真到了那个时候,你有可能保护得了您的家族吗?”
  
  “董氏家族的未来当何去何从?董公可想过这些吗?”
  
  董卓听了这话,脸色有些很不好看。
  
  法正自顾自的继续说道。
  
  “新政既然是由董公提了出的,那就绝不能付诸东流,因为新政一旦夭折,你董氏必灭!中原各大家族所行事的狠辣手段,想必你也是多少有些知道的。”
  
  “万万不可大意啊。”
  
  这话一说出来,董卓顿时沉默了。
  
  他也是在朝堂上混迹了许久的人,自然知道法正所言的严重性。
  
  法正今日所言,并非危言耸听。
  
  当然,他也知道,这话应该不是法正所言。
  
  而是刘俭说的。
  
  不错,新政打从他董卓提出的那一刻开始,就已经和他董氏一族的命运息息相关。
  
  新政若死,他董氏一族也必然会被废除新政之人连根拔起。
  
  所以,新政绝不可灭。
  
  新政不灭,则董氏可活!
  
  唉,知他董卓者,还是非刘德然莫属啊。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