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一看文学 > 贞观无太子 > 卷四 第444章 李承乾放出的重磅炸弹!

卷四 第444章 李承乾放出的重磅炸弹!

卷四 第444章 李承乾放出的重磅炸弹! (第2/2页)

如果大明没有那些世家的官员,他未来想回大唐登基,呵呵,洗洗睡吧。
  
  不管是谁,该妥协的时候,都要妥协的。
  
  这次段纶带来了这么多人,说白了,其实也是大唐那些世家对他的一种认可。
  
  “那就陪殿下走走。”段纶笑道,他也不急。
  
  李承乾肯定会欣然接受的,这一点儿,不单单他,满大唐的人都知道。
  
  不是李承乾缺不缺人的问题,而是李承乾但凡还有问鼎九五的心,就必须这么做。
  
  很快,两人在刘三等人的护持下,就出了城,来到了城外修建的那堵城墙之上:“当初,就是这堵城墙挡住了达延芒结波数万大军。”
  
  李承乾轻轻地拍打着城墙,说道,“当时,本王每天都会站在这城头上看着城内,姑父可能不知道,那段时间,本王没有一天睡过一个安稳觉。
  
  总担心某天一醒来,达延芒结波就站在了本王的床头。
  
  哎,这些话,以前连个说的人都没有。
  
  若非姑父来了,这话,本王也只能藏在心里。”
  
  段纶点了点头,站在这城墙之上,看着当初大战留下来的痕迹,他可以想象到这里曾经发生过怎样惨烈的大战。
  
  虽然李承乾已经命人将达延芒结波挖出来的壕沟给填平了,但战争的痕迹终归还是有的。
  
  “确实不容易。”段纶说道。
  
  可除了这几个字,他其实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或者说,他又能说什么。
  
  良久,段纶见李承乾还是没有开口的意思,这才说道,“殿下这也算是苦尽甘来吧,如今彻底吞并了吐谷浑,未来的大明王廷,必将大放异彩。”
  
  “但愿吧。”李承乾还是一副要死不活的样子,“对了,听姑父之前的意思,长安在工艺上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大唐的工艺从来就不存在什么突飞猛进。”说到这个,段纶笑道,“毕竟底蕴摆在那里?以前只是大家不重视罢了,现在重视起来,有点儿小小的进步,倒也正常。
  
  就在不久之前,有工匠已经完善了灌钢之法,为此,陛下甚是高兴。”
  
  这个李承乾也听说了,听说那个陶明宇因此还得封一伯爵。
  
  这已经是难得的大手笔了。
  
  “好事儿。”李承乾笑道,“古话说得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大明的工部最近正在着手改良直辕犁,改良完之后,比之现有的直辕犁要更加轻便,省力,能大量的节约人力和牲畜。”
  
  “改良直辕犁?”段纶闻之一愣,“有把握么?”
  
  作为工部尚书,他当然知道如果真的改良了直辕犁,对于农桑有着多么远大的影响。
  
  “把握自然是有的。”李承乾道,“如今已经有了初步成效,只待量产了,能在现有的直辕犁基础上,提升至少两倍的工作效率,我们暂且取名为曲辕犁。”
  
  “曲辕犁?提升两倍的工作效率?”段纶真的震惊了。
  
  虽然这只是一副犁头,但对于如今农业为主的大唐而言,这绝对是比连弩更让人震惊的好东西,他完全可以想象到,李二要是听到这个消息得有多激动。
  
  这是重磅炸弹啊!
  
  看到段纶的反应,李承乾心中暗暗得意。
  
  跟我斗?
  
  你怕是不知道,本王穿越前可是一个手工达人,干别的比不过你们,玩手工,你们跟谁俩呢?
  
  他难道还不知道大唐之所以弄什么工业改革,就是李二不服气么。
  
  要不然,区区灌钢法怎么可能得封一伯爵!
  
  可这同样也是李承乾的目的。
  
  他现在要做的,就是推着大唐一步步朝他熟悉的方向去走。
  
  这也是为他今后回大唐继承大宝打基础。
  
  要不然等他回了大唐,执政方针大不相同,那他玩个屁。
  
  既然李二这么牛,就让他来做,未来,他捡个现成的好了。
  
  再说了,这种竞争,对于大唐和大明来说,都不是什么坏事儿。
  
  而一个曲辕犁,压力瞬间就给到了段纶。
  
  这让他很满意。
  
  有些时候就是这样,我不能改变你,那我就超越你,逼着你改变你自己,来跟上我的步伐。
  
  “不知这曲辕犁,老夫走的时候能不能带回去一副?”段纶问道。
  
  这玩意儿要是在长安面世后,李二绝对会把压力给到他们工部,这个问题最近一直都存在。
  
  李承乾却是笑道:“姑父放心,待量产以后,一定最先派人送到姑父的府上。”
  
  这会儿,呵呵,他都没有。
  
  不过他也不着急,这图纸说话间就能画出来。
  
  多大个事儿。
  
  有图纸,大明王廷的将作监还不是分分秒秒就给做了出来。
  
  段纶点了点头,但还是忧心忡忡。
  
  他知道李二是一个好胜的人,在各方面都一样,所以大明王廷弄出一个什么来,都会刺激到李二那脆弱的神经。
  
  好吧,说李二神经脆弱可能过了。
  
  但李二绝不愿意输给自己儿子,这一点儿是肯定的。
  
  “对了殿下。”段纶见状,又说道,“此番老夫来的时候,倒是带了不少各家的后生来大明游学,他们都想见识一下西北的文化。
  
  这日后,怕是还要殿下操心一下了,都是各家饱读诗书的后生,哪怕是放在大唐,那也是人杰。”
  
  终于说到正题了。
  
  不过对此,李承乾却是没啥意见,当即就点了点头,说道:“我大明王廷初立,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姑父此番可谓是帮了小侄一个大忙!”
  
  这种事儿,大家心知肚明即可,倒也不用说得太过于直白。
  
  段纶见目的达到了,也就不再这个问题上多言,他现在心里想着的,还是李承乾提到的曲辕犁。
  
  就这玩意儿真要如李承乾说的那样,传回大唐,必将引起新的一轮工艺革新。
  
  只是他不知道,就算没有李承乾,这曲辕犁也将在大唐大放异彩,说到底,这玩意儿本就是唐人折腾出来的。
  
  这会儿,他也头疼。
  
  李二近来对他们工部的要求甚多,这一次,怕是只会更多了。
  
  对此,李承乾就爱莫能助了。
  
  站在他的立场,大明和大唐只能也必须存在竞争关系,工艺竞争才是第一步而已。
  
  如今,他拿下了整个吐谷浑,他已经着手在准备和大唐开启全面竞争了。
  
  还是那句话,既然他没办法直接改变大唐,那就强化自己让大唐主动的谋求改变来跟上自己的脚步。
  
  对于大唐会不会跟上自己的脚步这一点儿,他是丝毫不担心。
  
  无他,就算大唐不会,李二也会!
  
  那就是一个永不服输的人,尤其是输给自己的儿子。
  
  在这方面,李二确实做得无可挑剔。
  
  更何况,如今的李二正值壮年,正是经历最旺盛的时候,这点儿小压力也压不垮他。
  
  “好了,既然没事儿了,那我们也回去吧。”李承乾见事情都处理完了,当即就打算回去了。
  
  段纶闻言,又问道:“对了殿下,还有件事儿,老夫百思不得其解,还请殿下解惑?”
  
  “嗯?”李承乾有些好奇,“姑父请讲。”
  
  “老夫实在想不明白,这西域诸国为什么会突然背弃吐谷浑?”段纶问道,“据说,殿下当初在太极殿上所讲的要纵横西域的话语,应该早就传遍了西域,他们就不担心殿下……”
  
  这不单单是他的疑问,整个长安朝堂都有这个疑问。
  
  “这话姑父不应该问本王才是。”李承乾闻言,有些不悦地说道,“姑父应该问问是谁将本王在太极殿上的话语传到了西域!”
  
  这问题他是不会回答的,主要是回答了,李二估计能气死。
  
  不说李二,哪怕是大唐的文武百官获悉缘由后,怕是都要重新思考了。
  
  所以,他故意把矛头指向了长安朝堂。
  
  段纶也是一愣,这……
  
  他倒是忘了这一茬儿。
  
  不过这事儿没法说,当初大朝会,朝堂上里里外外多少人啊,传出去也正常。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