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一看文学 > 贞观无太子 > 卷四 第336章 长孙大喜,发财前夕。

卷四 第336章 长孙大喜,发财前夕。

卷四 第336章 长孙大喜,发财前夕。 (第2/2页)

……
  
  而就在浇河郡一天比一天热闹的时候,唐月明他们的商队也终于开拔了。
  
  提炼细盐对于李承乾来说当然没什么压力,而且大家如今干劲儿也足,没多久就先交付了一批。
  
  李承乾也没耽搁,张大娘交付回来后,他就吩咐唐月明等人赶紧动身,最好能赶到元日之前回到长安,那样他今年的贺礼不就有了么?
  
  唐月明看到细盐的时候,两眼都在放光。
  
  盐巴他吃过,也见过,但这么精细的盐他是真没见过,当下就看出了这细盐的价值。
  
  在和李承乾聊过后,他终于明白了,为什么之前李承乾说,这是一笔大生意。
  
  呵呵,这岂止是大生意?
  
  这分明就是一场泼天的富贵。
  
  “大家都加把劲儿,争取在年前赶到长安。”路上,唐月明给大家鼓着劲儿,“殿下说了,年前回到长安,工钱加倍。
  
  当然,要是我们能在年前把这么好的消息给皇后娘娘带回去,皇后娘娘定然不会少了赏赐。”
  
  对于这些家伙,最好的方法自然是以利诱之。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都是一群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
  
  “管事的放心。”有人闻言嘻嘻哈哈地说道,“我们都省得,而且,这一遭大伙也出来一年多了,都想早些回去,管事的放心就好。”
  
  对于他们而言,早点儿回去当然是好事儿。
  
  家就是这么个狗地方。
  
  隔着远的时候,其实都还好,也不是那么欠。
  
  可一旦走在了回去的路上,那心里的动静说是归心似箭也不为过。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这一笔买卖,有得赚,而且还不菲。
  
  通常来说,从大明日月山到大唐的长安,快马的话也就几天的工夫。
  
  急行军的话,七天左右也差不多。
  
  但拉着货物的商队,一般都是二十天往上。
  
  尤其是大冬天,动不动二三十天,那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儿。
  
  但这次,唐月明他们拉着精盐从日月山回到长安,只用了十七天!
  
  听起来可能觉得十七天不应该很正常么?
  
  不,不正常,那是千里之遥,那是用脚底板一步一步丈量出来的。
  
  能正常么?
  
  应该是夸张,也确实很夸张!
  
  为了赶在年前他们能回到长安,他们几乎是日夜兼程的都在赶路。
  
  没办法,大家都是聪明人,赶在年前回来和慢慢的拖在后面回来不一样的。
  
  真不一样,至少赏赐就不一样!
  
  当唐月明他们回到长安的时候,其实大家都没什么反应。
  
  对于这一支商队,估计连长孙自己都快记不起来了,虽然只有一年多的时间,但长孙终究不是每天都只有这点事儿。
  
  所以,当长孙听闻唐月明他们回来的时候,都愣了一下,第一反应,她是在想这唐月明是谁……
  
  半晌,当她想起这唐月明是谁之后,这才错愕地说道:“本宫还以为他将母后给忘了呢,去,问问唐月明,既然选在了这个节骨眼儿上回来,究竟是何生意,前前后后要准备一年多。”
  
  这语气中夹杂着几分母亲对孩子的哀怨。
  
  不过对于李承乾的生意,她还是很期待的。
  
  之前李承乾的那些生意传回大唐的时候,李二就跟她分析过,这些生意都不适合她。
  
  然而等了一年多,也不知道李承乾给她准备了怎样的生意。
  
  说实话,她最近是真的有些拮据。
  
  没办法,天下初安,大唐处处都需要用钱,她自负没有陶朱公的本事,只能省吃俭用的省下一些来。
  
  贴身的宫女闻言,当即笑道:“殿下的本事,娘娘大可放心。”
  
  说着,她就给另一个宫女使了个眼色,另一个宫女立马就退了出去。
  
  不多时,小宫女就一路小跑,找到了唐月明。
  
  没办法,唐月明又不是内侍,随意出入后宫,容易引来闲言碎语。
  
  在这方面,长孙还是很注意的。
  
  对此,唐月明早有准备,再说了,他也没打算进后宫,这后宫进多了,总觉得自己胯下凉飕飕的……
  
  当即简单的解释了一番后,又将临行前李承乾交给自己的一封书信还有一小袋盐交给了宫女,就在一旁候着。
  
  他很清楚,等长孙看完了信和精盐,定然还有事情要交代。
  
  小宫女又立马跑了回去。
  
  长孙接过细盐后,倒也没急着打开,而是将信件先打开了。
  
  不过一看到信上的字,长孙就无奈的摇了摇头。
  
  这字她认识,长乐的。
  
  李承乾出去一年多了,真就是只言片语都没有送回来过啊。
  
  这让她这个当娘亲的多多少少都有些不舒服。
  
  其实这真怪不了李承乾,他不是不想写,关键是怕露馅啊。
  
  这要是因为字迹露馅,你说冤不冤?
  
  再过几年呗,再过几年李承乾荒废了学业,也没时间练字了,到时候他一定写。
  
  不过长孙的失望也只是片刻功夫,当看完信件后,长孙整个人都愣住了。
  
  要说的话,大唐现在也有相当专业的制盐技术,但跟李承乾说的,感觉完全就是两个不同的东西。
  
  当下,她就把那一小袋精盐给打开了,倒在手上。
  
  看着自己手上又细又白的精盐,长孙有些愣神。
  
  大唐有盐,这不假,但大唐的盐绝对做不到这般又细又白。
  
  “这般精细的细盐当真是要多少有多少?”长孙问道。
  
  宫女立马说道:“他是这么说的,听他说,他此番回来就带了不少,还问娘娘什么时候可以发卖。
  
  不过这么精细的盐粒要是发卖的话,那长安的那些盐商估计得哭。”
  
  长孙笑着摇了摇头,信虽然是长乐写的,但很多内容应该是李承乾交代的,这一点儿,长孙还是看得出来的。
  
  在信里,李承乾就思量过了这个问题。
  
  精盐,本就不是供应普通老百姓的。
  
  不是说李承乾看不起普通老百姓。
  
  主要是李承乾的精盐要是全面铺开的话,大唐自己的盐商一定会面临灭顶之灾。
  
  如果这件事儿是李承乾来做,那没关系,但这生意是长孙在做,那就不行。
  
  一代贤后,怎能与民争利?
  
  这会让长孙的名声有损。
  
  所以李承乾绝对不会干这样的事情。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