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一看文学 > 贞观无太子 > 卷三 第305章 风波再起,长安笑柄。

卷三 第305章 风波再起,长安笑柄。

卷三 第305章 风波再起,长安笑柄。 (第2/2页)

当他们这些士族的学子踏进长安城那一刻起,他们注定就成了这长安城的笑话。
  
  很多人都知道了,这些家伙遭遇了怎样的刁难和羞辱。
  
  不过倒是没多少人同情他们。
  
  你做初一,他做十五,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李承乾很好的利用了自己的优势,狠狠的在士族的脸上抽了一记大耳刮子。
  
  当李二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整个人乐得是见牙不见眼,受了士族这么多年的窝囊气,没想到他那儿子给他报了这一箭之仇,怎就一个爽字了得!
  
  ….
  
  若不是碍于帝王的身份,李二都恨不得邀请群臣饮宴。
  
  但纵使如此,李二还是在后宫中难得的举办了一场家宴。
  
  有名有姓的妃子,皇子皇女,包括李道宗这些皇室宗亲,那也是悉数不落。
  
  他就是想告诉所有人,今儿,他高兴!
  
  酒宴上,长孙皇后担忧地问道:「陛下,士族为何要让他们回长安?这不是明摆着回来丢脸的么?」
  
  说起这个,李二冷哼一声道:「其心可诛!」
  
  他自然知道士族这么做究竟是何目的,说一句其心可诛,倒是真不为过。
  
  长孙其实也猜到了,所以才担忧,闻言,也是叹了一口气。
  
  李二见状,则是笑道:「你也莫要担忧,士族这一次没占着便宜,不过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罢了。
  
  高明这孩子,心里还是有数的。
  
  而且从他此举来看,他已经知道了国朝的弊端来自于哪里,这是好事儿。」
  
  对于这个问题,李二还真不太担忧。
  
  「陛下,恪儿的年纪也不小了,是不是该就番了?」酒宴上,杨妃小声问道。
  
  作为母亲,这个问题其实不应该她来问,但她还是问了。
  
  李二闻言,正准备开口,长孙皇后却是说道:「恪儿才多大,不急着就番,起码也要先等到成亲之后再说。」
  
  如果是在以前,长孙自然是巴不得这些孩子早日就番,但现在不一样了。
  
  李承乾不在长安,但太子之位却是稳如泰山,那她就希望这些孩子都在自己眼跟前儿待着。
  
  真要是就番之后,她就有些鞭长莫及了。
  
  而且,李承乾的成功虽然在所有人眼中来看,都是难以复制的。
  
  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现在这样就挺好。
  
  而且,杨妃这话本意也不是让李恪就番,她也舍不得。
  
  无外乎就是两个人的态度罢了。
  
  李二闻言,笑了笑:「皇后说得对,恪儿还小,就别急着就番了。」
  
  「那便听陛下和皇后的安排便是。」杨妃笑道。
  
  ……
  
  皇宫外,魏征家。
  
  孔颖达已经等了魏征半个时辰了。
  
  当魏征在书房里忙活完了,才缓缓走了出来。
  
  「我说魏公啊,你咋还能如此闲庭信步?外面都快闹翻天了。」孔颖达一见魏征,便说道。
  
  魏征却是笑了笑:「你这着急忙慌的找老夫,就为了外面那点儿事儿?」
  
  「还能为何?」孔颖达急忙道,「崔家这些人究竟想作甚?他们这么一折腾,读书人都快成笑柄了!
  
  今日国子监,还有学子提出了什么读书无用论,说什么读万卷书有何用,到头来还不是报国无门,还不如一心商贾,运气好,照样能平步青云。
  
  这王德全,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听闻今日,不少人去长明酒楼寻王德全,欲要在长明酒楼做一杂役,这可都是天下学子啊,去做一杂役,你说这都是什么事儿!」
  
  ….
  
  说到最后,孔颖达也是摇头无语。
  
  不过魏征却是笑道:「不过是崔家等人的反击罢了,只是没想到,他们居然来得这么狠?」
  
  「你说他们究竟想干嘛?这不是自己上赶着去丢人么?」孔颖达有些不理解,他是国子监司业,干的就是这个工作,所以这会儿也是头疼。
  
  真要是国子监的学子宁愿去长明酒楼当以杂役也不愿再进学,那他这个国子监司业估摸着也干到头了。
  
  「想干嘛?」魏征笑道,「行了,你就别操心了,人家斗法跟你有啥关系,净瞎操心。
  
  放心吧,王德全知道分寸的,也不会让你难堪,更不会让他家殿下为难,说到底,不过是崔家那些人想要给明王埋颗钉子。
  
  只是这颗钉子最终会轧到谁,那就不好说了。」
  
  孔颖达是个老学究,对这里面的弯弯道道不太了解。
  
  但魏征懂啊,当下就宽慰了他几句。
  
  这事儿,跟他孔颖达真没多大关系,不过是士族和李承乾的隔空斗法罢了。
  
  当然,也不单单是跟李承乾斗法,这一遭,士族那也是火力全开,近乎无差别攻击了。
  
  听魏征这么一说,孔颖达松了口气。
  
  而在房玄龄府上,房玄龄却是一阵冷笑。
  
  士族以为这就能打击到他们刚刚振兴的文教?
  
  当真是痴人说梦。
  
  真要有能耐,你士族从今往后都不进学了,那可能就能打击到刚刚振兴的文教了。
  
  结果,你丫的自己吃得满嘴流油,却跟别人说,这肉不好吃,还是吃糠咽菜的舒服?你糊弄谁呢?
  
  感情全天下的聪明人都在你士族呗?
  
  能被忽悠的,要不是傻子,要不就是已经在烂泥中爬不起来的。真正有脑子的,谁还不知道吃肉就是比吃糠咽菜香一些!
  
  所以说,房玄龄压根就不担心。
  
  同一时间,还是崔家。
  
  士族的那些族长也没回去。
  
  这一次那些族人直接回长安就是出自他们的决定。
  
  李承乾做了初一,他们做十五,这在他们看来,没什么不对的。
  
  至于说丢人,左右都已经丢人了,谁还在乎那些啊?
  
  而且,一次性在长安丢个够,对他们来说,反而是件好事儿,总好过今后时不时的被人提溜出来编排一通的好。
  
  咱就大鸣大放的让你们看看,我士族是丢人了,但你李承乾就不丢人?
  
  当世人在笑我士族自取其辱的时候,他们难道就不会多想想,你李承乾是不是少了点容人之量?
  
  到头来,到底谁损失更大,那还真不好说。
  
  这也是他们决定让那些族人直接回长安的原因。
  
  一个未来的帝王,无容人之量,这会让多少人望而却步,或者心生隐忧?
  
  「要是王德全能接纳一个学子进入长明酒楼做杂役,那此番我们士族丢人都丢的值得!」郑氏的族长笑道。
  
  ….
  
  不过他这话刚出口,王氏的族长便摇了摇头:「不可能,王德全不是傻子,我们那位殿下更是人精,岂会做这种事儿?
  
  别说学子了,就如今,整个长明酒楼的杂役,都只从泾阳王家、杨家、李家这三家人中挑选,旁人根本就伸不进去手。」
  
  「你还别说,长明酒楼还真有可能是一个入仕的好地方。」卢氏族长说道,「就长明酒楼的那些杂役,谁敢真把他们当普通的杂役看?
  
  他们未来要是遇上好机会,也不是没有平步青云的可能。
  
  哎,可怜我辈寒窗苦读十数载,到头来干不过一群做杂役的。」
  
  说到最后,卢氏族长摇头苦笑。
  
  「那我们能不能从这三家着手?」博陵崔氏的族长说道,「让这三家的士子进入长明酒楼做个杂役?
  
  真要成了的话,天下士子可就有得闹了,寒窗苦读到头来竟然只能干个杂役,那振兴文教又有什么意义?」
  
  清河崔氏的族长一听,就摇了摇头:「他们三家都是商贾出身,识文断字的人倒是能找出两个,但你要说正儿八经的士子,你觉得有么?」
  
  「本家没有,旁系还没有么?」博陵崔氏的族长说道,「不一定非要本家啊,只要能粘上些关系,然后找上王德全,难道没有机会?」
  
  「这倒是可行。」郑氏族长说道,「谁家还没几个富贵或者落魄的远亲?问题就是,王德全会上这个当么?」
  
  「为什么不会?」博陵崔氏的族长说道,「你想啊,他几乎就是穷人乍富的典型,曾经被读书人各种看不起。当初,就算他王家的那些远亲,只要是读书人,哪怕再落魄能看得起他一介商贾?
  
  这会儿,昔日看不起他的人,来投效于他,各种谄媚,哪怕他不受金钱所惑,不受美色所惑,但他扛得住这种被昔日看不起他的人各种的吹捧么?
  
  有些人贪财,有些人贪色,有些人贪权,但也有些人贪名。
  
  对付这样的人,我们只要对症下药即可!」
  
  赵郡李氏的族长点了点头,道:「这事儿我看行,王德全那人确实不贪钱,毕竟人家一日的获利估计就不是一笔小数。
  
  但这样的人终究是从小人物平步青云上来的,稍微吹捧两句,倒是真有可能飘飘欲仙起来,加之还是他的远房族亲,老夫觉得能试一试。
  
  真要成了,不管是对朝堂现在刚刚开始振兴的文教,还是对我们那位殿下可都是不小的打击。」
  
  「那行,老夫这就让人去调查。」清河崔氏的族长也点了点头,「不过国子监这边,也不能闲着,还是要在士子之中扇一把火,不管结果如何,做了总比不做强。
  
  他们一直以为我士族是好欺负的,老夫倒要看看,他们抗不抗得住这悠悠之口!」
  
  对于成为长安的笑柄,他们其实也没那么在意。
  
  ….
  
  这年头,谁还没点儿事儿沦为别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到了他们这个份儿上,脸皮是得要,但也不是非要不可。
  
  只要能达成目的,撕了脸皮又如何?
  
  要想做大事儿,谁还一天天的盯着自己的脸皮过日子?
  
  真要这样的话,李二别干了,早早让位好了。
  
  因为全天下最大的黑料就
  
  是他自己。
  
  弑兄逼父,这么大的丑闻,他都顶得住,更何况他们这些历经千年的士族。
  
  脸面嘛,那是自己挣的!
  
  当然,也是自己丢的。
  
  就在他们商议这些的时候,往返大明的商队也终于回来了。
  
  因为之前大明王廷的要求,这一次他们倒是耽误了不少时间。
  
  不过,这时间的耽误是值得的。
  
  到了第二天,各家商铺开始营业的时候,大明王廷生产的那些琳琅满目的商品便震惊了整个长安城。
  
  其中最受妇人所喜爱的,当属梳妆镜。
  
  蒲扇大小的一面镜子,就敢卖将近两贯钱!当真是黑了心了!
  
  但就算如此,当梳妆镜一上市,依然是供不应求。
  
  长安什么最多,勋贵最多啊!
  
  谁缺钱,他们都不会缺钱!
  
  一时间,整个长安掀起了一阵疯狂的购物狂潮。
  
  除了梳妆镜,还有作价一贯有五的八音盒,三贯起步的梳妆台,等等等等……
  
  王德全见状,当下就对店里的活计吩咐了一声。
  
  不多时,一句玩笑话便在长安城传了开来。
  
  大明王廷的东西的确贵,也坑,但大明王廷从不坑穷人。
  
  这话很快就传遍了长安的大街小巷。
  
  和这句话一起传出来的,则是另一句,就八个字。
  
  大明出品,必属精品!
  
  然而,在这些流言和火爆的市场中间,八十个大子一本的笔记本悄然的卖到了千家万户之中。
  
  李承乾的第一轮布局,便在不声不响之下,开始了。
  
  ------题外话------
  
  虽然今天就一章,但比别人三章都多!
  
  贞观无太子.
  
  赴醉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