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一看文学 > 太玄道主 > 第三十六章 指点

第三十六章 指点

第三十六章 指点 (第2/2页)

余雯雯也是随着商璎珞一般,常常到飞来峰,两人开始逐渐的熟悉了起来。
  
  很早就知道这个面容清冷,有着倾城容颜的女子不喜欢修道喜欢修剑,但等到熟悉了之后才发现这女子修剑的天赋果然卓绝。
  
  午后时分,两人说起了一些剑修的事情。
  
  “至从数千年前那位剑仙创立了剑修一道之后,如今修剑之人几乎都修习御剑之术,原因就在于御剑之术杀伤力惊人,速度和距离又有巨大的优势,所以,原先古老的持剑之术已经没有人去修习了。”
  
  “御剑于心,持剑于行,没有哪种方式是最强的,只有最适合的。”
  
  “总有个高低之分吧。”
  
  “没有,主要是看人。”
  
  “比如,你?”
  
  “这需要问吗?我用御剑之术,便是御剑强,用持剑之术,便是持剑强。”
  
  余雯雯哑然,但是沈玉似乎说出来的话似乎永远都是那么有道理,让人无从反驳,而且每次说起剑,他都是如此的肯定,任何问题都会有他的答案。
  
  余雯雯沉默了一会,有些遗憾说道:“那位剑仙据说创立剑仙城的时候曾经一剑斩断天河,引发天地异象,并且领悟出了一门能够剑开天门的剑诀,只可惜,剑仙城只传承了上半部。”
  
  沈玉沉默许久,说道:“你想学?”
  
  余雯雯望着远处正和青鸾鸟嬉戏的小姑娘,笑了笑说道:“天下学剑之人,有谁不想学。”
  
  沈玉望着她的侧脸,绝美的面容上有几缕青丝,细长的睫毛下有一双如水的眼眸,在她笑起来的时候,眉眼弯弯,有万般美好。
  
  沈玉安安静静的看着。
  
  余雯雯问道:“你在看什么。”
  
  “看你。”
  
  沈玉认真说道:“你很好看。”
  
  余雯雯神色平静,说道:“很多人跟你说的意思差不多,但是从来没有像你这样直接。”
  
  沈玉说道:“因为他们想的太多了,或者怕你对他们印象不好,也可以说有色心没色胆。”
  
  余雯雯眨了眨眼睛,问道:“这么说,你是有色心又有色胆?”
  
  拎着木桶路过的杨柳听见两人的对话顿时呆住了,这两个人的关系发展得也太快了一些吧。
  
  ...
  
  又是秋天,天气渐凉。
  
  苏陌很少走出屋子,他没有修为,无法和沈玉他们那样依靠着灵力来抵御寒冷。
  
  余雯雯这一日拿了一本渡真殿的古卷过来。
  
  沈玉毫不忌讳的接了过来,随后翻阅了起来。
  
  余雯雯看着这一幕也没有说什么,因为她知道这个家伙性子极其高傲,根本就不会去偷学。
  
  沈玉翻看了一遍之后就随意的丢回给她。
  
  “太烂了。”
  
  余雯雯下意识的接了过来,说道:“什么?”
  
  沈玉淡淡说道:“这样的御剑之法简直烂的离谱,我不知道为什么渡真殿居然还会珍藏起来。”
  
  道宗出自道门,自然没有太多愿意修剑之人,而这一本御剑之术的确是渡真殿甚至道宗最厉害的一门了。
  
  余雯雯紧咬着嘴唇,等待着这家伙的后文。
  
  果然,沈玉随手从身后取出一本书卷,墨迹都还没有干。
  
  “没事的时候看看。”
  
  “当年那位女子剑仙一剑斩断天河的时候,留下来的是全本,但是后来一半被异族夺取,另一半留在了剑仙城。”
  
  “但是世人不知道的是,还有一个人也会这门剑法。”
  
  微风吹过,竹林一片寂静。
  
  余雯雯已经被这个信息震惊的无以复加,茫然问道:“那个人是谁?”
  
  沈玉想了想,说道:“一个和你一样的人,喜欢修剑又不喜欢修道的人。”
  
  .....
  
  余雯雯心性沉稳,在很短的时间便恢复了平静,然后神情复杂的望着沈玉。
  
  沈玉毫不在意她的目光,继续说道:“修剑和修道一样,最重要的是体悟,以你的天资,无须师长指点便可以参透这门剑诀的奥义。”
  
  “你为什么知道这些事情。”
  
  余雯雯不解问道。
  
  这些涉及到九大圣地的隐秘之事,一个入道境的修士是如何能够知道的,而且这样一门震惊整个天下的剑谱居然如此简单的被写了出来。
  
  要知道,越是高深的功法,需要越高的境界和悟性才能够看透,否则只能如一本无字天书一般。
  
  沈玉没有回答。
  
  三千年过去了,这门剑法不过是自己当年在北境大雪山无聊时创出来的,然后就送给了那个正在和异族战斗的女子。
  
  若不是余雯雯前些日子里聊到了那人,想必也记不起来那门剑法,这些东西自己经常写过之后就会忘记。
  
  余雯雯望着沈玉,认真说道:“我不会说出今日之事的。”
  
  沈玉淡然说道:“无所谓,我只是想再一次看到一位女子剑仙能够剑断天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