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一看文学 >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 > 第一百二十三章 朱瀚见老哥朱元璋

第一百二十三章 朱瀚见老哥朱元璋

第一百二十三章 朱瀚见老哥朱元璋 (第2/2页)

朱元章听到这话也是点了点头,道:“既然住陈友谅心怀不轨,前来打探我们的消息,那我们也不能闲着。”
  
  朱瀚点头说道:“没错,我们的四海商社,在大都打探了不少的情报,我们立刻在湖广一带再开设几个商号,打探陈友谅的消息。”
  
  毕竟陈友谅这种狠人,不得不防啊!
  
  说到这个四海商社的时候,朱元章又和朱瀚说起了另外一个问题!
  
  那就是如今江南竟然出现了大批的钱荒。
  
  没错,正是钱荒。
  
  如今,江南商业繁茂,甚至于比蒙元统治时候增长了许多。
  
  毕竟朱元章按照朱瀚的建议,在江南取消了许多关卡,也取消了许多的杂税,而且严禁各级官吏军队盘剥商人,只收取统一的定额税。
  
  如此一来,商贸自然繁荣了起来,而且对于百姓征收的税赋也是非常的低,许多的百姓手中有了余粮,有了余粮就可以卖钱,而有了闲钱,就可以给家里添置更多的生活必须用品。
  
  商贸自然也就繁荣了起来。
  
  但是,原本在江南市面儿上流通的钱币逐渐就是开始缺乏不足起来,蒙元一朝铸造的铜钱可以说是非常的少。
  
  因为蒙元一直使用的都是纸币。
  
  毕竟纸币这玩意儿只要需要印刷出来,就可以空口白牙,用一张白纸套取大批等等价的货物。
  
  几次三番的币制改革下来,元朝的纸币早已经跟擦屁股纸一样不值钱了啊。
  
  纸币滥发,其实就是对百姓进行巧取豪夺。
  
  一张不值钱的白纸,写上几个文字,就能买走商人的货物。
  
  而商户拿着纸钞,再去自己花费买东西的时候,却只能买上折价一两成的货物了,无数的商人都因此破产,一时之间,百业凋敝尔。
  
  当今时代,只有金属货币才能稳定流通。
  
  “不过要想铸造铜钱的话,还是有些不太合适……现在许多商品价值都是大额居多,铜钱价值太便宜了,行商外地的话,用车马携带大批铜钱前往交易非常不便,而且同现在是我们铸造火炮的重要材料,若是用来大批火铸造钱币的话,那我们的铜就不够用了。”朱瀚说道。
  
  如今,红巾军的各种大小火炮,已经取得了非常成熟的制造工艺。
  
  除州金陵苏州一带的各大火炮工坊,都是开足了马力生产火炮,但依旧是难以满足数十万军队和海军的需求。
  
  不是他们工匠手艺不行,而是原料经常缺乏。
  
  铜矿在江南这地很缺,本来就不产铜矿,都需要从外地转运过来,外地现在兵荒马乱,商路断绝,从外地转运铜矿难度可想而知。
  
  为了打造火炮,许多寺庙里的铜佛像铜钟都被朱瀚下令给没收!
  
  熔化铸成铸成了火炮。
  
  毕竟,兵荒马乱的时代,这些铜佛铜罗汉们可保护不了自己,只有铜炮在手,才能大庇天下苍生!
  
  “那七五你说怎么办?”朱元章问道。
  
  “当然是用别的东西代替铜钱。”朱瀚说道。
  
  朱元章又不解问道:“用什么代替铜钱?难道是用金银?我们这里可是更缺乏金银啊!”
  
  金银价值和接受度,当然是比铜钱要高的,甚至于在做海贸结算的时候也通用。
  
  但下南洋的生意,却很难赚取很足量的银币金币。
  
  因为非常远距离的海贸,往往都是以货易货。
  
  双方都不会携带太多的金币或银币。
  
  中原地区一直都是缺乏金矿银矿,就算有后世有许多超大型的金矿银矿位置,对于如以如今的技术手段来说,也是非常难以开采。
  
  “咱们这里缺金缺银,而且兵荒马乱,就算有金矿,银矿也是不方便开采,但是有一个地方却是有大量的金子银子,而且也非常的容易开采,甚至在地上刨个坑,稍稍挖上几十尺,就能够挖出一块银矿,一挖出一片银矿呢。”朱瀚说道。
  
  “哦,这么好的地方到底在哪?”朱元章立刻问道。
  
  朱瀚用手一指老哥朱元章背后的一张地图,“不远,就在大海东面的倭岛。”
  
  “倭岛?”朱元章望向地图。
  
  这张地图还是朱瀚亲手绘制的,不过上面仅仅标注了中原、高丽半岛、倭岛等的情况。
  
  “相隔几千里的倭岛,上面真的有银矿?”朱元章有些不敢相信。
  
  因为他对于倭岛也是有些印象的。
  
  听说那倭岛上面,土地贫瘠,火山众多,经常也有什么地震之类的灾害,而且那上面的人矮小野蛮,经常出海当倭寇,劫掠高丽和江浙一带的沿海。
  
  对于倭岛这个地方,朱元章没有什么好的印象。
  
  穷山恶水出刁民,要不是穷山恶水,怎么会刁民出来当倭寇呢。
  
  那上面要真是有金山银山,还用得着出来当倭寇吗?
  
  “倭岛上的金矿银矿可着实不少,哥,你是不知道,我这一次在泉州缴获的色目人航海日志中,他们在倭岛有发现一个巨大的银矿,就在石见这个地方也叫做石见银矿,只不过当地的倭国人内乱,也没有什么技术开采,这才让这么个宝贝地方一直流到现在。”
  
  石见银山,这可是历史上非常很有盛名的一个大超级大银矿。
  
  历史上明朝中前期,有将近一多半的银子,都是从石见银山流入的,这么一个超级大银矿一直开踩到了江户幕府时代中后期,才逐渐枯竭。
  
  可想而知这个银矿是多么的储量巨大,而且实际银矿的开采难度并不大,对于倭岛上的人来说可能有些难度,但是对于掌握了各种开采银矿技术的华夏来说,简直就是小菜一碟儿。
  
  朱元章一听到有这么大的一个超级银矿,顿时就是两眼放光,他一把抓住朱瀚说道,“真有这么好的地方,那咱们去干他一票!”
  
  朱元章的话让朱瀚忍不住笑了起来。
  
  按照古代儒生的评判标准来说,他们有一句话叫做好战必亡。
  
  但是如今的朱瀚和朱元章兄弟确实妥妥的好战分子,因为他们所有的作战全都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所以,现在老哥朱元章一听到有战争可打。
  
  立刻就是觉得彷佛看到了发财的机会一样。
  
  特别是,这一次要去抢夺这么大的一个银矿,那可真是这幸福的冒泡。
  
  只要有了如此充足的银矿,那就可以铸造自属于自己的银币,而银币一旦在江南这个繁茂的商业地方流通起来,那就会刺激商贸更加繁荣,商贸繁荣收取的税收也就越多了啊。
  
  “好,既然要打倭国,那我们说干就干,趁着现在四周没有战事,咱们就把倭国的银矿先给打下来!”
  
  “只不过,现在倭岛上到底是个什么局面,咱是两眼一抹黑啊!”
  
  对于这个问题,朱瀚也并不清楚呢,他只知道如今的倭岛正处于历史上的南北朝时期,南边儿一个老天皇,北边几个幕府将军扶植的傀儡天皇。
  
  双方各自割据,南北征战不断。
  
  其中,抢夺石见银矿的切入口怎么最合适,朱瀚并不清楚。
  
  不过,朱瀚记得之前在高丽的时候俘获了一批倭寇。
  
  其中就有就有一个叫北条义真的倭寇,应该是熟悉倭国境内的情况。
  
  “北条义真。”
  
  “这个事情简单,给我办吧,哥!”
  
  “我去找几个倭寇,让他们去探查一番不就清楚了吗。”
  
  ……………
  
  镇江。
  
  镇江红巾军的水军营寨,外面是一条繁华的商业街。
  
  其实这里本来是一个荒僻的田野,根本没有什么繁华一说,甚至于连种田的农民和渔民都是很少。
  
  但是,自从这里的红巾军水军基地建成之后,大批的百姓都是来到这里,挑着自家的小吃和酒水等,在这里贩卖。
  
  也是短短几个月时间,就把这里变成了一个非常繁华的商业聚集地。
  
  各种的江南小吃,像是汤圆儿米酒酿丸子,还有桂花糕等,都是飘散着各自的香味儿在街上,今天,商贩的摊位上依旧散发诱人的气息。
  
  北条义真坐在一个小小的馄炖摊面前。
  
  端着一碗放着虾皮儿和冬笋熬出来的骨汤馄饨,稀熘熘的大口地享受着美食。
  
  《重生之金融巨头》
  
  吃完了这碗馄饨之后,他放下几个铜钱,然后继续往前走,又看到一个售卖桂花糕的小摊,又是几文钱买了几块花糕吃。
  
  几块桂花糕,吃的不亦乐乎。
  
  他一边吃着,一边欣赏着这镇江的风土人情。
  
  北条义真心中瞬间被一股自豪感给充满了啊。
  
  自从被红巾军俘虏之后,北条义真这些倭寇,先是受到了一番改造,他们被编入到了镇江的水军行列当中,作为镇江水军的日常陪练对象,也就是在扮演敌军,去帮助训练红巾军水军。
  
  在跳帮战斗和航行训练中充当假想敌,虽然是一个挨揍的工作,但北条义真干得不亦乐乎。
  
  要说原因的话,最大的原因就是红巾军当中的伙食实在是太好了啊!
  
  水军当中的伙食又是最好的,简直是让倭寇们幸福不已。
  
  北条义真小时候当贵家公子的时候,也没有天天能够吃上鱼和肉,而在红巾军的水平当中,几乎每天都能吃到鸡蛋鱼或者肉的花样。
  
  而且这些食物还特别的美味。
  
  经过三个月的考较之后,北条义真被判定了一个表现上等,获得了辅兵的资格。
  
  获得了辅兵资格,就有了行动自由和军饷。
  
  拿着这些军饷,北条义真就开被江南的富庶繁茂给吸引住了啊。
  
  北条义真,现在天天悔恨,恨自己没有出生在华夏,深深以为自己出生倭岛而自卑。
  
  红巾军水军当中的倭寇自然地位很低,但是走在镇江的街面儿上,百姓们却不知道他是倭寇还是汉人,只要看到他身上的那一身红巾军服,都会对其尊敬有加。
  
  什么恢复北条家基业的事情,他已经不去想了啊。
  
  恢复北条家有什么鸟用?
  
  恢复了之后,也未必能过上,这天天吃酒喝肉的好日子啊。
  
  无非就是大米饭加萝卜干,萝卜干加大米饭。
  
  那种日子,他并不觉得有什么幸福的。
  
  当他回到军营的时候,却忽然被水军营寨的管营给找过来。
  
  “徐义真!”
  
  听到有人叫自己,北条义真立刻应了一声。
  
  徐义真是他的汉名。
  
  根据朱瀚制定的军规,凡是加入红巾军当中的番邦蛮夷,一律不得使用原来的姓氏,必须取一个汉姓,否则就会被清退出去。
  
  这其中当然是为了同化他们。
  
  所以北条义真给自己取一个新汉姓的之前,听到了许多关于徐福东渡,才有了后来倭岛居民的传说。
  
  所以北条义真便给自己取了一个徐姓。
  
  意思就是自己是当年徐福东渡的后人,也是华夏一员,有汉人的血脉。
  
  当然,至于是不是真有汉人血脉,那就得问他老祖宗了啊。
  
  “徐义真,副帅来了,要点名要见你!”管营胡关住说道。
  
  听到这副帅,北条义真顿时没反应过来,瞬间一愣。
  
  “快点跟我走。”
  
  水军管营说道。
  
  北条一阵这时候才反应过来,副帅是谁,那自然就是江南的平章大人朱瀚。
  
  对于那个在海战当中把自己当儿子一样痛打副帅朱瀚,北条义真有着发自内心的敬畏。
  
  在进入军营之后,一见到北条义真,朱瀚就是皱起眉来。
  
  穿着一身汉人袍服的北条义真,怎么看都不像是一个倭寇。
  
  他对管营胡关住说道,“这个人是北条义真?”
  
  胡关住立刻行礼,向朱瀚说道,“启禀副帅,没错,此人正那北条义真。”
  
  北条义真连忙跪在地上行礼,“属下徐义真,拜见副帅!”
  
  “徐义真,这个名字听好,起来吧。”朱瀚说道。
  
  “多谢副帅!”
  
  北条义真赶忙起身。
  
  他身上穿着一件青色儒生袍服,这是从金陵流传出来的最新款。
  
  对于长度和量裁作了改进,看起来更加的英武,符合如今江南新儒学形象。
  
  朱瀚满意地点点头,“我听说你最近表现不错。”
  
  北条义真连忙说道,“启禀副帅,属下现在每日悔恨当初罪过,懊悔不已!”
  
  北条说着甚至于流下了悔恨的眼泪。
  
  朱瀚本来以为是装模做样,但是经过一番仔细查看之后,发现这北条义真竟然是发自内心的悔恨。
  
  北条义真一再表示,觉得自己不是一个生为汉人而感到深深的自卑,这种情绪倒是让朱瀚感到非常的有意思,这就说明北条义真在心理上彻底屈服了啊。
  
  朱瀚笑着对北条义真说道:
  
  “北条义真,你想不想你的家乡?”
  
  北条义真摇了摇头道:“我的家乡从今以后就是镇江,我姓徐,不姓北条!”
  
  朱瀚听到这个言论,他妈的差一点是给气笑了啊。
  
  他可是想要这些倭寇当带路党,杀回倭岛去抢夺石见银山!
  
  可没有打算让这几个倭寇留在镇江这里当什么‘精神炎黄子孙’。
  
  朱瀚说道,“我们中华讲究忠孝,你们北条家在倭岛也算是名门望族,你就这么抛弃家室抛家舍业的话,是有违孝道,不符合我中原忠孝之道!”
  
  北条义真却是非常认真的说道,“副帅,我已经深信不疑,我们北条家族肯定是当年在秦始皇时候追随徐福东渡的那500童男童女,否则我不可能一来到江南就感到如此的亲切,这是因为我的血液里流淌的是华夏的血脉啊!”
  
  北条义真一脸认真。
  
  对于自己华夏后裔的身份已经是深信不疑,若是有人敢质疑的话,恐怕他会拔出刀跟那个人拼命的。
  
  对于这个‘精神汉人’,朱瀚倒是觉得很放心了啊。
  
  “北条义真,你的忠心!大大的!很好!”
  
  “现在有一个任务,需要你来出力!”
  
  “副帅,不管什么任务,上刀山下火海,我徐义真绝不推辞!”北条义真非常认真的说道。
  
  朱瀚微微点头,然后对北条义真说道,“我打算让你带一批人,回到倭国,替我们打探前路。”
  
  “我要在倭岛上建立一块基地,就在石山那里,为了避免战事导致当地的倭国百姓大批逃亡,你们可必须拿出一个章程来。”朱瀚说道。
  
  朱瀚和老哥朱元章,对于石见银山的夺取有必胜的把握。
  
  毕竟倭岛上的小诸侯们战斗力堪忧,而且兵马也是严重不足,只需要调动个一两万人就足以一战打垮他们。
  
  但是,开采银矿是需要大量的人力的,战争打的状态太久,或者说没有当地的倭国领主协助,就会很难召集到足够的人手开采银矿,眼睁睁看着一个大银矿在眼前却没有人手开采,那才是最难受的,所以朱瀚就让北条一支倭寇还乡团,在击败石见封建主之后,如何能够快速有效地建立起一个傀儡政权,把周围的倭国人全给留下来去采挖银矿。
  
  听到朱瀚的话,北条义真开始的时候顿时就是脸脸色一暗,他以为
  
  朱瀚这是打算把赶回倭国。
  
  他立刻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上,向朱瀚肯哀求道,“副帅,给我一次机会吧,我可以做得更好,一定不要把我赶去倭岛,我是一个汉人,我要做一个汉人啊!”
  
  《一剑独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