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一看文学 > 北朝帝业 > 0852 天命难违

0852 天命难违

0852 天命难违 (第2/2页)

就连李泰也不例外,他还是第一次听到有人从乱军下层的视角讲述侯景之乱的细节经过,因此也是听得很认真。
  
  当听到这壮汉为了给遭到血洗的亲人报仇、仅凭一己之力便杀了一营的乱军,李泰也不免为之动容,带头鼓起了掌。他虽然也有乱军之中取敌将首级的勇猛事迹,但是这种明知几乎必死但仍义无反顾的行为也是他不敢去做的,对于能做到这一点的人便不免心存几分敬意。
  
  不同于专注倾听韩氏兄弟各自讲述过往经历的江陵群众,同为请降使者的裴政心情要更焦灼的多。原本见到韩劭与失散的亲人重逢,他也颇为之高兴,并且盼望着能够有助于接下来的请降。
  
  但现在看来,情况跟他所想的有点不一样,江陵群众自这位太原王以降明显对韩氏兄弟的事迹更感兴趣,对于他这前来请降的使者则就比较冷落,似乎根本就不急于快速解决大湖以南的战事。
  
  既然不受重视,裴政便打算主动争取。等到韩劭终于讲述完毕,不待宴会中其他人抒发感慨,他便率先站起身来,向着李泰长揖为礼道:「大王德被江淮,今日信矣!韩氏昆仲今日历劫重逢于大王府下,亦是深得大王庇佑,才有如此佳话感动人间!如今大湖以南亦多无辜群众渴望大王垂怜,长沙一城之众便有数万徒卒恭仰大王恩赐得活……」
  
  裴政这一番抢白顿时将众人的思绪给重新拉回了现实,李泰有些不悦的望着裴政皱眉说道:「之前江陵城中勾结贼齐欲谋害我使员之裴畿,与裴侯有何瓜葛?」
  
  裴政听到这有些不善的语气,心绪顿时一沉,脑海中思绪流转一番后便又拱手道:「裴畿正是在下同族堂兄,大王若以此罪某,某亦不敢申辩。前事所以行险,因恐力难匹敌,若是不加补救,江陵旧治或将不存,忠君为计,不得不行。
  
  今事果然应于前忧,旧所思谋,于旧日为许国尽忠,于今时为罪不可赦。某纵因此获死,亦是理所当然。唯今来拜,所请非此一身荣辱,而是湘州万众生机。若是大王肯于垂怜包容,裴某死而无憾!」
  
  李泰听到这话后,皱起的眉头隐有舒展,对这裴政的印象也隐隐发生了一些改变。
  
  他一直以来对南朝的征抚都持有一种比较温和的态度,数百年的分裂想要弥合,纯粹暴力的使用只会适得其反,对江陵如此,对湘州同样也是如此。
  
  但温和并不意味着一味的忍让包容,尤其南朝那些病入骨随的积弊,他也绝不会为了一时的统战效果而不加甄别的全都接收过来。像是王琳与其核心部众们,就是李泰所不能包容的存在。
  
  王琳这个人怎么说呢,不像是南朝土壤能培养出来的人,更像是北镇那窝镇兵当中涌现出来的狼崽子,贪乱好祸、残暴不仁、反复无常又唯利是图,比较可夸的就是义气驭众与对梁祚的忠诚,但观其行事这后一点也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好。
  
  可就算是没有问号,这两点对李泰而言又有什么意义?尤其王琳部下军纪之败坏,在整个后三国都是出了名的。
  
  其他的豪强军头部众武装多是亲属和同乡子弟,而王琳的部众差不多是把整个江淮之间最为狠恶的江匪路霸全都笼络到了麾下,这些人从乱
  
  年久、桀骜不驯,对王琳的依附和忠诚度又极高,甚至都不存在什么整编感化的价值。
  
  尽管李泰也有快速结束湘州之战的诉求,毕竟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心的变迁,关中说不定还会有进一步针对自己的举动,长期将大量部伍放在湘州也不是个事。但并不意味着他就要容忍王琳与其所部人马继续存在于自己治下,这个隐患当然是越早解决越好。
  
  略加沉吟后,他便望着裴政说道:「梁祚衰亡,天意也!萧氏老翁引狼入室、祸乱江南,昔年治功毁于一旦,唯有孽业满盈人间。此间梁主中下之才,因群众之功而暂成中兴之势,毕竟难为守业之主。这一点,裴侯是否认同?」
  
  「事实如此,唯惭于不能死国。大王赐教,未敢轻忤。」
  
  尽管被如此数落故国让裴政心里很不是滋味,但今受制于人,也只能点头承认你强你说啥都有理。
  
  听到裴政点头承认,李泰便又说道:「王琳虽强,能违天命?或败或亡,已是注定,若当真有趋道归义之心,当自缚渡江,城南请罪,其竟不行,唯遣尔等,是何道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