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一看文学 > 这个网红太有钱了 > 第312章 礼尚往来

第312章 礼尚往来

第312章 礼尚往来 (第2/2页)

海外销售:就是把电影卖到其他国家以及港澳台地区,这部分的收益很少,对大多数电影而言,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商务合作:主要是植入广告、营销合作、活动冠名等,在这方面,头部电影比较吃香,但大部分电影都没什么机会。
  
  授权及衍生品:就是影片形象、片名、重点的视觉元素等,这类收入只属于IP类型的电影,普通电影根本做不起来。
  
  政府补贴:就是由政府主导的文化产业补贴,以及地方政府的专项补贴等,这部分收入也很少,有些倒是特别多,但除特殊情况外,不太可能拿到。
  
  行业补贴:主要针对3D或者巨幕格式的电影,补贴力度还可以……票房在五千亿到一亿之间,奖励一百万;票房在一亿到三亿之间,奖励两百万;票房在三亿到五亿之间,奖励五百万;票房在五亿以上,奖励一千万。
  
  从以上信息可以看出,电影的收入方式虽然多,但大多是针对一些特殊情况或者特殊类型的电影的,对于大部分电影而言,主要的盈利手段还是票房。
  
  票房的情况也比较复杂,需要经历多重分账。
  
  一部电影上映之后,产生的的票房收益,要首先缴纳3.3%的特别营业税,以及5%的电影事业专项资金,合计税费比例为8.3%。
  
  剩下的91.7%,就是一部电影的“可分账票房”比例。
  
  在“可分账票房”中,电影院要提留(抽成)50%,院线提留7%,合计提留比例为57%。
  
  除此之外,中影数字(中影集团数字电影发展有限公司)还要提留1%到3%,作为发行代理费……一般都是3%。
  
  所以,留给制片方和发行方的“可分账票房”比例,只有40%。
  
  这40%,发行方要拿走2%到6%,剩下的34%到38%,才属于制片方。
  
  整体计算下来,属于制片方的利润比例(总票房)在33%左右。
  
  不过,其中还存在一些特殊情况。
  
  比如制片方没有钱,宣发的时候,需要发行方预付全部的宣发费用,这时候,发行方就要拿走更多的“可分账票房”比例,一般会达到4.8%到8%。
  
  有人可能会说,发行方本来不就应该承担全部的发行费用吗?
  
  理论上是这样,但是电影行业有个行规——宣发费用在发行回款中优先回收。
  
  什么意思?
  
  简单理解,就是票房产生的盈利,要优先扣除前期预付的宣发费用,剩下的,再按比例分账。
  
  也就是说,无论哪方出宣发费用,最后都是要优先收取的,且这部分资金不计入后期分账……如果票房充足,预付宣发费用的那一方不会遭受任何损失;如果票房不理想,预付宣发费用的那一方就要承担更大的风险,有可能会面临收不回成本的结果。
  
  此外,还有多种特殊的宣发模式,比如保底发行、买断发行等。
  
  保底发行是当前电影行业一种比较常见的发行方式,具体的做法就是发行方承诺一个“可分账票房”数字,来保证电影的最低收益。
  
  举个简单的例子,某发行方对某部电影进行了保底发行,承诺“可分账票房”为十亿……那么该电影上映之后,最低的“可分账票房”就是十亿。
  
  如果现实获取的“可分账票房”不足十亿,发行方也要按照十亿进行分账;而如果超过了十亿,则需要按照合同的相关条款进行分账。
  
  这种发行模式,发行方承担了更大的风险,所以在“可分账票房”比例上,会获得特别大的提升,一般会超过10%。
  
  买断发行,这个很简单,就是发行方直接把电影买下来了。
  
  发行方直接把电影买下来,就没制片方什么事了,毕竟电影已经被别人买了,那就是属于别人的了,别人挣钱还是赔钱,挣了多少或者赔了多少,都跟制片方没有任何关系。
  
  此外,还有一种特殊情况会影响到制片方“可分账票房”比例,那就是“票房返点”。
  
  现如今,电影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而荧幕的数量有限……很多电影上映之后,面对同期影片的竞争占不到优势、拿不到足够的排片,这时候,他们往往会用一些特殊手段。
  
  “票房返点”就是比较常见的特殊手段之一,具体的做法就是制片方和发行方私下对影院和院线作出承诺、让渡一部分“可分账票房”比例,以达到争取更多排片的目的。
  
  这样做,制片方和发行方的“可分账票房”比例通常还要再减少3%到5%。
  
  所以,制片方33%的整体利润比例,只是最理想的情况,如果发生了保底发行、买断发行、票房返点等特殊事件,利润比例还会再发生变化。
  
  李川了解完这一切,暗自计算起了《你好,李焕英》的投资回报率。
  
  ‘如果我投了《你好,李焕英》,并占据了一定的话语权,那这部电影肯定不会做保底发行或者买断发行,票房返点有可能会做,但以《你好,李焕英》的票房势头,似乎也没有必要。’
  
  ‘这样的话,就只需要按照最理想的情况计算就可以了。’
  
  ‘《你好,李焕英》后世的票房超过了五十亿,五十几亿不知道,姑且算它五十亿吧……制作成本算一个亿。
  
  五十亿的33%,就是16.5亿,再除以一个亿的制作成本,那投资回报率就是16.5倍。’
  
  ‘16.5倍……’
  
  李川脸色变得纠结了起来。
  
  16.5倍的投资回报率,虽然已经非常高了,但还是比不上他之前投资的比特币。
  
  他投资比特币,可以拿到15倍的回报率,中间再做一个T,就会变成30倍。
  
  16.5倍和30倍,差距还是非常大的。
  
  这也是让他感到纠结的点。
  
  单从数据上看,他似乎没有必要投资《你好,李焕英》,专心的炒比特币就行了,那样盈利更高。
  
  不过,他纠结半晌之后,还是决定要投资《你好,李焕英》。
  
  为什么?
  
  因为他想把投资分散一下。
  
  他把钱全拿去炒比特币,太容易受到监管,太容易被人怀疑,也太容易出问题……一旦比特币出了问题,他可能就要血本无归了。
  
  适当的分散投资,可以有效的保障他的资金安全,一方出了问题,还有另一方做支撑,到时候,他也不至于血本无归。
  
  从这个角度上看,《你好,李焕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毕竟这个项目有着16.5倍的投资回报率。
  
  16.5倍,真的已经非常高了。
  
  除了比特币,他还不知道哪个投资标的能超过这个数字。
  
  理性判断,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投资项目,既然遇到了,那就一定要把握住!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