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一看文学 > 我是导演,我不比烂 > 552.好评

552.好评

552.好评 (第2/2页)

“咳咳,那我来汇报一下成绩。首先是分数,刚才我已经和许导说过了,我们目前是在主竞赛单元的第六名。”
  
  一抹喜色越上所有人的心头。
  
  “不过,咱们的评分人数,包括影评人在内,一共有17位影评人,和72名观众给出了8.7的分数。因为人数太少,所以平均值给的挺高的。虽然影片质量绝对没问题,但……有可能这个分数在未来几天内会下降……这也是趋势,所以大家要放平心态。”
  
  这道理所有人都明白,下意识的点点头。
  
  “那我来念几篇影评……咱们的影评在威尼斯官网上一共算上短评,有40条。其中除了17位影评人给的长评外,剩下的23篇评论里,有7篇超过400个单词的长评,4篇超过百个单词的中评,余下的都是诸如“好看的电影、让人耳目一新、我喜欢这部电影”之类的。这里我就不念了,一会儿各位可以自己看。”
  
  说着,他操作了一下电脑,继续说道:
  
  “我已经把所有长评发到了厂里让人翻译,所以这里我节选一下……威尼斯电影节被认为最公正,同时也是最权威的影评人,埃里克·卢森沃达克的长评节选……我觉得这一段他的形容对咱们来讲是最公平的。”
  
  深呼吸了一口气,他缓缓念诵:
  
  “歌德许……就是许导,歌德许是一位令人印象深刻的导演。早在戛纳时,他拿到金摄影机奖时,我就和相熟的朋友说过。我说他绝对不仅仅是小一号的张一谋。
  
  而这一次的电影,他的执导风格愈发让我觉得我没有说错。
  
  不知何时起,我觉得电影行业出现了一种怪圈。导演们拼了命的想要在电影里加入属于自己的想法,他们试图用一种非常隐晦的方式来左右观众的思绪。
  
  让电影不再需要没个观众内心的认知,反倒变成了必须要按照导演的思路来行进,才能感受到这部作品独特性的奇特现象。
  
  这是有违背艺术的核心观念的。
  
  所以,这几年我越来越喜欢年轻导演的作品……这里其实他踩了一脚《必要的杀戮》,认为《必要的杀戮》这个电影拿阿富汗战争来当题材,是纯粹为了得奖而得奖的作品。意思就是很不喜欢导演这么做,偏偏这几年越来越多的导演喜欢用这种方式,把自己的作品扣上人权的帽子来……塑造金身。”
  
  钟长友解释了一下:
  
  “我没翻译,但大概意思是这样,所以他接下来的话会有些突兀的转折。”
  
  “嗯嗯。”
  
  许鑫继续在那听。
  
  “和《必要的杀戮》比起来,《山楂树下》的完成度之高,让我这个对天朝电影越来越绝望的人产生了一丝获得救赎的想法。
  
  歌德许是一位年轻的导演,但他的作品却非常成熟。
  
  我原本以为这里面处处可以看到张的影子,但实际上并不是。这完全是一部歌德许自己的电影。
  
  从拍摄技术上来讲,他赋予了这部片子各种浅显的色调暗示。
  
  可事实上,这些暗示并不是如同我之前说的那样,希望观众跟着导演的想法来走。
  
  不,许的电影里,所有的核心理念,都是在为电影服务。
  
  我知道,这是很多青年导演的习惯。他们看了太多卡梅隆、看了太多诺兰乃至好莱坞的电影,觉得导演在剧组就是唯一的BOSS。
  
  所以,在没有精进自己的导演技术时,太早的就染上了这种坏毛病。
  
  这也是为什么不听劝的导演在度过新人时期后,就迅速陨落的主要原因。
  
  他们觉得自己能凌驾于电影之上,也正是这种愚蠢的理念葬送掉了他们的天赋,让他们沦为平庸。
  
  但歌德许不同,他的电影个人风格浓烈,可是核心却是讲好每一个故事。
  
  他在这部电影里运用的一切技术,都是为了做好这件事。
  
  所以,在其他导演为了突出故事内核,不得不牺牲自己的作品,把它变成了阅读门槛越来越高,可故事性却如同春日的浮冰一般脆弱的时候,歌德许,他却找到了电影从诞生起便被赋予的最基本的意义-——讲好一个故事。
  
  也正是因为他这份和越来越多的导演背道而驰的道路,才让他的这部作品如同珍珠一般,闪烁着迷人的光辉。
  
  所以,喜爱电影的朋友们,去看吧,它绝对会让你回味无穷,今宵难忘。第二部重点推荐!”
  
  “……”
  
  “……”
  
  “……”
  
  在众人的沉默中,钟长友点点头:
  
  “这是他长评里的节选,前面的部分都是在评价这部电影在技术细节方面的一些优点。埃里克·卢森沃达克也是导演出身,并且他是公认的威尼斯电影节几位“值得肯定”的影评人。
  
  观众对他的话也特别相信,而且,这篇长评里的内容仅次于他在这一届首推的《伤心小号曲》,结尾最后一句话就是这个意思。在他的心里,《伤心小号曲》是第一个必看的电影,咱们是第二部!可以说……这个评价已经非常非常高了!”
  
  一番话说完,包括许鑫在内的人都喜上眉梢。
  
  可以,这评价光听起来就不错。
  
  不过……
  
  “刘一菲和林狗的演技评价呢?怎么样?”
  
  许鑫问道。
  
  “这正是我要念的第二篇影评。”
  
  钟长友赶紧又操作了一下电脑,接着念叨:
  
  “如同维纳斯一般,令人惊艳的美丽,与极具内敛,可却非常能够打动人心的演技。《山楂树下》的静秋,她把东方人的内敛化作了自己最锋利的武器。
  
  如果说导演构建了这部优秀作品的骨架,那静秋就让它的血肉变得无比丰满。
  
  老三则是那些供养血肉与骨头的血管,源源不断的为电影里的一切产生浓烈的化学反应。
  
  整部电影里,我大部分时间都沉浸在这两个人那甜蜜的爱情之中。
  
  静秋的自卑让我心痛。
  
  而老三的笑容搭配导演营造的各种充满暗示隐喻的画面,就像是点亮一座灯塔的那根小小的火柴。
  
  没有他,就没有静秋的光芒。
  
  这部电影就无法找到归航的道路。
  
  哈~娜塔莉·波特曼有对手了!无论是静秋,还是《爱登堡》里面,那第一次演戏就让所有人看到了一颗新星在冉冉升起的亚里安妮·拉贝德,她们的演绎都深入了角色的灵魂。”
  
  说完,钟长友说道:
  
  “这是另外一名影评人丹妮莉丝·利亚思达的评论,她是意大利女性导演工会的人,也是非常著名、公正的影评人。她也给出了很高的评价,然后刚才刘一菲走的时候,我把这些影评也都打了一份给她了。
  
  总之,许导,这些权威影评人的话,基本就等同于评审委员会的认知。当然了……也不能太乐观,威尼斯向来有大热必死的传统。但……不管怎么说,在评分出来之后,我们可以暂时不用担心其他电影,尤其是国内电影带来的压力了……”
  
  “《通天帝国》什么时候上映来着?”
  
  “他们是5号,5号全球首映。”
  
  “……行,那我知道了。接下来就静待结果就可以了,是这意思么?”
  
  “也不是是静待,其实还是得造势。国内、国外的访谈,是咱们接下来的主要主攻方向。这电影如果欧洲人认可,那么给的版权价格会非常高,而且这也算咱们国内的宣传之一……”
  
  “好,我明白了。”
  
  带着忽然间就一身轻松的状态,许鑫点点头:
  
  “那就开始呗,萌萌,今天的第一个访谈是什么?”
  
  “《南方周刊》,蜜姐的安排是许哥您,林哥,还有一菲姐三个人都上。时间定在9点半。然后接下来是《娱乐星播报》、《电影》、以及两家厂里安排的威尼斯官方媒体的采访。一共五个访谈。”
  
  “……”
  
  许鑫嘴角一抽……
  
  心说这是要累死我?
  
  但不管咋地,既然宣传已经开始了,那就上呗。
  
  还能咋样?
  
  “对了,许哥,咱们和那个艾米丽·科斯塔德的翻译约的时间是8点半在酒店大堂……您看……”
  
  “好……那刚好,出去吃个早餐?钟哥,咱们一起?”
  
  “行,那我们在楼下等许导。一菲应该也快回来了~旁边那家咖啡厅的味道就挺不错的~”
  
  “嗯。”
  
  一群人又陆陆续续的出了屋。
  
  很快,许鑫套上了一套运动服,带着个棒球帽下了楼。
  
  然后在大厅里就看到了苏萌正在一边,和一个亚麻色头发,看起来还挺年轻的女孩在聊着什么。
  
  而看到了自己来,苏萌一指,带着那姑娘就走了过来。
  
  来到了近前后,许鑫还没开口,这姑娘自己便笑着伸出了手:
  
  “许导您好!我是艾米丽·科斯塔德。中文名字叫艾晴,直接喊我名字或者小艾都可以。”
  
  艾晴……?
  
  许鑫嘴角一抽……
  
  也不知道这姑娘认不认识槐诗。
  
  不过……
  
  确实,苏萌没说谎,这姑娘这一口流利的京片儿是做不得假的。
  
  沟通起来一点压力都没有。
  
  于是,他笑着伸出了手:
  
  “你好,小艾同学。接下来的几天就麻烦你了。”
  
  “不不不,应该是我感谢许导给我这个机会才是!”
  
  艾晴赶紧客气了一声,同时,她的眼睛忽然亮了起来:
  
  “我能问个问题吗,许导。”
  
  “什么?”
  
  “你真的和周杰仑关系很好?”
  
  “……”
  
  嚯,专业对口。
  
  于是,在这一瞬间和艾晴的灵魂同调完毕的他试探性的问道:
  
  “签名?”
  
  艾晴双眸一亮:
  
  “谢谢许导!”
  
  嗯。
  
  许鑫微微点点头。
  
  这是自己人。
  
  今天就一更……对不住,兄弟们,今天差点翻车。大早上起来我都忘记了今天是我老婆生日……
  
  所以结了婚的人应该懂那种……氛围。
  
  陪老婆过生日去了。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