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一看文学 > 耕耘贞观 > 第四百章 三百五十三万户

第四百章 三百五十三万户

第四百章 三百五十三万户 (第2/2页)

不是说朝廷上下指望着魏王的花销,而是魏王也太能赚钱了,肯定尽可能帮魏王花钱啊。
  
  “那便赐予洛阳七十岁以上老人酒食,以赏赐青雀吧!”李世民不由挥手道。
  
  唐俭听到李世民的这话倒是没有再跳出来。
  
  原本唐俭还担心东西能不能真送到这些过七十岁的百姓手里,但想想,魏王在城市中有不良人,农村有农学社,至少在洛阳这些物资性质的奖励,是真能送到百姓的手中的。
  
  “魏王,还真是受到圣人的恩荣。”唐俭想到这里不由思索道。
  
  “三百五十万户的人口吗……还不够啊!”
  
  李泰看着从唐俭那里要来的人口普查数据,不由按了按自己的太阳穴。
  
  相比较于李世民见到这人口的恢复十分欣喜,李泰看到这三百五十万户的人口规模,就感觉这规模还是太小了。
  
  隋末乱世,给大唐造成的损伤实在是太严重了。
  
  在李渊李世民两代人的努力,也不过只是把人口从两百万户提升到了三百五十万户。
  
  李泰很清楚,在这人口中,有很多人口并不是百姓生出来的。
  
  而是武德年间因为战乱没有统计的人口,随着贞观期间的政治平稳,百姓们逐渐的从山野中走出,重新融入到城市中,这才让人口增长显得这般快速。
  
  对比起这波匪夷所思的人口增长速度,李泰明白下个十年大唐的人口恢复速,就没这般快了,能到达四百万户,李泰便足以谢天谢地了。
  
  “哎,我倒希望大唐的人口数量能快点到达五百万户啊!”李泰不由叹息。
  
  对李泰来说,四百万户代表的也就是两千万的人口,这规模的人口算有了对外扩张的基础,但实际上这种基础是十分勉强。
  
  毕竟国内经济需要维持一定规模,否则进行对外扩展,很容易折损国内的经济。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国内没有出现人口过剩的情况,实际上百姓们出去的积极性也不高。
  
  毕竟说到底,李泰想要得是哪怕采取分封的方式也好,最重要得是把那片土地给占住。
  
  那国家就必然需要分封一部分的人口过去,否则没足够人口,过去那是为了帮助当地人进行发展吗?
  
  而大唐的人口,在李泰看来最好是要有五千万。
  
  没办法自己活不到大唐人口在五千万的时候,所以李泰要求打个折两千五百万人口。
  
  但现在看起来,哪怕是李世民将来退位,华夏的人口想来也到达不了两千五百万。
  
  最多也就只是到两千万左右,这人口数据让李泰很头疼。
  
  “需要在政策上对百姓进行生育鼓励!”李泰叹了一口气,
  
  “不过这种事情,还是需要朝廷出面,我的话,唯一能做得也只是想办法强化基层的配套设施而已。”
  
  李泰想到这里不由摇摇头,有些政策只有自己在朝廷时才有可能进行。
  
  现在的自己,还是要踏踏实实的完成眼前工作,把洛阳到荥阳的高速道路竣工。
  
  自己在河南道走了一圈,从这些世家之中多多少少的搜刮到了一大笔的匠人,里面有大匠也有精英匠人,他们的加入让整个工程的速度得到了提速。
  
  这一段原本以为说不定要修两年的工程,如今倒比预计时间快了半年有余,距离通车也就只是剩下了时间问题了。
  
  对李泰来说,这就让李泰松了一大口气,只要洛阳到荥阳这条工程,顺利进行,让这时代的高速公路也就有了样板,接下来的工程基本上就是剩下了不断复制这一段样板工程。
  
  对比起一无所有,一点点去摸索的东西,有了样板,朝廷便能制定详细的计划,同样里程的工程,再让王真儒的工程队去工作,至少在时间上说不定能节约一半。
  
  而对李泰来说真正重要得是,随着这段高速车道投入使用,所带来的利润相信也能让这些世家闭嘴。
  
  甚至某种程度上来说,接下来那些高速公路还没修指定位置的世家,怕不是会十二个时辰的盯着王真儒,要得就是整个工程队伍给自己使出吃奶的劲去修建道路。
  
  李泰把这件事情稍稍放了放,工程上的事情到底急不来的。
  
  毕竟没谁这么好心又给自己送来一些顶尖的大匠与精英工匠,只要能按部就班把这工程推行下去,李泰便是满足了。
  
  另外,则是幽州向朝廷这边送了一群流鬼国的人。
  
  他们传说是在北海以北,来到大唐更是找了三波的翻译才堪堪到达了大唐。
  
  这种类似的小国千里迢迢过来大唐朝见,自己已能想得到史书上会怎么样大书特书了。
  
  不过,李泰则顺手安排人跟着这些流鬼国的人一起去长安,最主要的是希望能够画出他们一路南下的轨迹。
  
  毕竟不论他们是怎么来的,或多或少是经过了高句丽的土地。
  
  虽然自己借助跟高句丽通商,或多或少的拿到了高句丽的土地信息,但是对于高句丽以北的地区却是并不了解。
  
  既然有其他国家的人过来,那就顺路询问询问,看看能不能制作地图。
  
  毕竟这些年,大唐所关注的也就只是高句丽,高句丽北部的室韦与靺鞨两族并没有多少的了解,若能多多打打交到,也未必会是一件坏事。
  
  毕竟作为现代人,清楚的知道黑龙江是整个华夏最重要的粮仓,那里的黑土地更是华夏土地最是肥沃的区域。
  
  只不过现在的问题是现在的高句丽以北区域很大一片地方那都是择人而噬的沼泽地带,所以比较难开发。
  
  但李泰更清楚,如果不趁着大气温度上升期这段时间把那片黑土地给开发出来,那黑龙江所在,怕只能等到下一个千年,甚至到工业化才能把那片土地给开发出来了。
  
  所以,李泰对那一片土地多少有几分意向,但到底要不要动手,或者什么时候动手,那肯定需要能多收集一些当地的信息再说。
  
  而这流鬼国的人,说不定是个不错的跳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