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一看文学 > 耕耘贞观 > 第一百九十四章 证道法

第一百九十四章 证道法

第一百九十四章 证道法 (第2/2页)

毕竟所谓的辩经,更多得是看个人的思维逻辑能力,以及背后的政治势力,而不是这一门学说到底是不是真的正确。
  
  但现在燕王拿出这种证道法,那就先证明这条道是对的,再用这条道在现实中展现出来,然后彻底的得到证明。
  
  这种东西跟一个人的逻辑思维没直接关系,跟身后的政治势力没有关系。
  
  因为这法则就是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对就是对,错就是错,甚至越是聪明的人,反而越是会证明它的正确。
  
  这种东西,不是说想要打压就能够打压的,因为它是客观存在,那随着时间流逝,终究会有人把它翻出来进行翻桉。
  
  至于这些打压的家伙,怕是会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
  
  杜如晦想到这里,却是感觉到一阵头疼,再抬起头看着李泰说道,“燕王,您来幽州是早有谋划的吗!”
  
  “这怎么能说我呢,还不是你们硬是让我就封的!”李泰看着杜如晦说道,
  
  “只不过,也许就算是你们也没有想到我就封这般遥远的边境之地吧。”
  
  李泰笑了笑继续道,“也就只有这种边境地区,异族与汉族融合,能轻易接受多种学说。
  
  这才方便我把有关证道法的理论进行完善与实践,否则若在长安高陵地区进行传播,怕是孔县男,以及其他的儒家大儒都不会放过我啊!”
  
  杜如晦听到李泰亲口的确认叹了一口气,道,“燕王没必要如此,儒家……”
  
  李泰看着杜如晦说道:“我知道,在我就封后,儒家应该就不会特地的针对我。
  
  顶多就是将来写史书的时候,稍稍污蔑我一下。但我又何必受这污名呢,战就是了!”
  
  杜如晦听到了李泰言语中的决断,叹了一口气,也不再多说什么。
  
  毕竟杜如晦不是那种迂腐书生,李泰的所做所谓只要不危害大唐根基就好,而且看起来若是燕王的证道法能够多出几种能与晒盐法媲美的技术,那儒家经书变一变也不是不可以。
  
  只不过杜如晦明白,李泰的证道法是不可能推翻掉儒家的,甚至这证道法也很可能会反而被儒家吸收。
  
  比如通过格物致知,儒家便能把整个证道法给吃干抹净,消化后成为儒家经典的一部分。
  
  说到底儒家学说是一门正统的政治学说,像证道法这种纯粹的学术学说,是不可能替代政治学说的。
  
  毕竟儒家学说的背后有整个朝廷,甚至整个华夏。
  
  不过,李泰反抗儒家学说,杜如晦是乐得见成的,甚至可以写一份信给孔颖达,好好笑话笑话孔颖达。
  
  杜如晦相信孔颖达怕也乐得有李泰这般的鬼才出来挑战儒家学说。
  
  为什么整个大唐是封建时代的巅峰,其中最重要得原因就是由百家争鸣的学说,在大汉独尊儒术后,通过这近千年的时间彻底被儒学吃干抹净,让儒学发展到了巅峰。
  
  至于北宋甚至明朝的儒学,基本上就是儒学因为穷途末路后,只能走各种小道了。
  
  现在的大唐儒学对那些穷经皓首的酸儒来说,以为儒学已经是至善至美,但实际上对于孔颖达这些大儒来说,看不到儒学应该如何发展,这才是最头疼的。
  
  现在已出现王通这种,走儒释道三教合一的路子,但实际上这更能说明,儒学的道已经到尽头了,只能通过触类旁通的道路继续艰难走着。
  
  但说到底儒学是入世道,佛道两家的道理顶多给儒学做补充。
  
  想儒学能像吸收法家那样,彻底吃干净后的全面提升,甚至还出了个唬人的儒皮法骨的说法来,到底差太多了。
  
  所以,李泰以想要以掀翻儒学为目的,自己创造出一门学说来针对儒学,至少在这些大儒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刺激。
  
  不管李泰最终能够研究出什么来,对这些儒学大家来说,等到太子登基后,就是要收割李泰的时候了,到时候磨刀霍霍连人带骨头全部吞噬干净。
  
  毕竟对儒学来说,当初百家争鸣时,自己都把其他的学说给彻底吃干净了。
  
  现在到自己彻底独霸时,难道还怕李泰这连火苗都算不上的火星能逃出自己的手掌?
  
  李泰看着杜如晦,显然就是一副啊你对对对的样子,对李泰的言语,哪怕李泰是燕王,杜如晦也就脸上保持几分的恭敬。
  
  至于相信李泰会成功?对不起,杜如晦半点相信都奉欠。
  
  李泰明白,杜如晦到底不是自己的同路人,不过,杜如晦能理解自己的行径也就是了。
  
  反正自己也只是不想要与杜如晦有敌意而已,便大大方方的把原理交给杜如晦。
  
  看着杜如晦离开,李泰马上便写信给李世民,然后乖乖写了有关晒盐法的原理。
  
  同时表示如果朝廷缺盐的话,自己便马上把晒盐法上交上去。
  
  只不过自己现在希望能多几分研究证道法的人才,如果可以还是尽量把这晒盐法原理传播出去。
  
  说实话,对李世民来说,自己手上绝对不介意多一股势力。
  
  不说扶持这股势力与儒家学说进行对抗,单是这门学说的存在本身便能对儒家学说有着一定的制衡作用。
  
  所以,很快李世民便给了李泰回信,什么与儒家抗衡,挖儒家墙脚之类的话以后给我少说,你阿耶我还有国家大事处理,没时间陪你胡闹。
  
  不过,你这证道法倒挺有意思的,可以深入去研究研究,多出一些类似晒盐法一样有助于国家富强的技术。
  
  另外冬天寒冷,你要记得保暖,你母亲亲手编织的大氅,天冷穿上!
  
  好吧,对杜如晦能看明白的事情,李世民自然也看得明白。
  
  知道李泰离开长安去幽州苦寒之地,就是为了避开儒家研究证道法。
  
  自己看得出来,李泰心中憋着一口气,一口就是要狠狠咬儒学一口的气。
  
  自己作为李泰的老爹能怎么办,能支持就支持呗,反正在边疆地区影响不大。
  
  “青雀走后,这高陵的农业学府谁主事?”李世民发出给李泰的信后,转头对王内侍道。
  
  “燕王就封后,现在农业学府的山长是吕才。”王内侍连忙对李世民回答道。
  
  “派人宣旨,让吕才明天来两仪殿见我,我倒想知道什么叫做证道法!”李世民开口道。
  
  “遵命!”听到这话,王内侍连忙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