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一看文学 > 大明元辅 > 第159章 大杀器!

第159章 大杀器!

第159章 大杀器! (第2/2页)

这一日京师百官忙得不可开交,可惜大多不是正事,基本都是赶紧去拜码头了。有老师在高官位置的,门生必去拜访;没有老师在京的,搜肠刮肚也要去找老师的同年长辈们;再不行就只好去拜见自己衙门的堂上官,期待领导给自己一个美评。
  
  杨天官在确认了考功司郎中不能主持京察细务之后,很客气地把考功司员外郎顾宪成找过来,当场指定他代行郎中权限,全权负责此次京察之事。
  
  顾宪成在原历史上能够拉起东林书院来,自然不是个怕事之辈,当场就应了下来,面无惧色,一脸肃然,腰杆挺得笔直。
  
  杨天官温言细语地勉慰了一番,话里话外那个意思,就差说天下兴亡在你一人了。
  
  他这官场老江湖一番推心置腹的激励,搞得目前还不到四十岁的顾宪成豪气冲霄,当场表态,说这次京察关键就是要考察官员们“明四要”,并希望天官老大人支持。
  
  杨巍已经七十有二,对于他这套理论没有细问,稍稍一听就按照高务实借刀杀人的思路直接表示赞同了。其实这是高务实不在,高务实要是在的话,一定会大吃一惊:的主旨,你顾宪成这么早就已经归纳出来了?
  
  其实顾宪成在中不止说了“四要”,他的原话是“饬四要”、“破二惑”、“崇九益”、“屏九损”。不过后面几项大多是说明“为什么要讲学”,是为东林书院量身定做的,与此时京察无关。
  
  他这里所谓“明四要”,明是明白、明确的意思。至于四要,第一要“知本”;第二要“立志”;第三要“尊经”;第四要“审几”。
  
  而这“四要”,最根本的则是“知本”。
  
  其实后来东林书院搞出来的,最核心的也是“知本”二字。何谓“知本”?就是正本清源,还儒家理学以正统地位,摒弃陆王心学之虚夸学风。
  
  杨天官虽然没有细听,但顾宪成一说“知本”他就明白了,这次京察顾宪成的炮口一定是对着心学派而去的。
  
  原因很简单,心学派一贯跟理学过不去,也不承认什么格物致知,他们讲究“心外无物”——这个本身已经背离了王阳明想表达的主要意思,因为王阳明最重视的其实是“致良知”。陆王心学后辈完全走偏,直接偏去了玄、禅一流,完全唯心主义去了。
  
  而经世实学则不同,他们是自认“理学”一脉的,尤其是在高务实接过大旗之后,非常认可“格物致知”,只是他提出的“格物致知”与原先的格物致知有所不同,他认为万事万物皆有其理,“理学”就是应该找出其中的“理”来。
  
  甚至高务实还曾经提出过一些问题,诸如他曾问:“无边落木萧萧下,为何落木一定会下?”
  
  有人便说:“天清地浊,清者升,浊者落也。”
  
  高务实便问:“清者何以必升,浊者何以必落?此中之理是何?”众人皆不能答,而高务实笑言:“此即我辈当有所‘格’之处矣。”
  
  总而言之,顾宪成目前要反对的第一目标肯定是“虚妄浮夸”的心学派,而对于同样和他一样自认为“理学一脉”的经世实学,则还能够容忍。
  
  至于什么时候会对经世实学也变得不能忍,那估计得等到他完成“正本清源”的大业,把心学派这批异端分子彻底干翻再说了。
  
  杨巍对这些学术争议兴趣不高,但他“论学主明明德,论治主六经,论时政则主大学衍义”,所以他的立场一贯是谁有用听谁的。
  
  以杨巍的观点来看,满朝诸公论“施政实效”,无人能出高务实之右。如今既然是高务实要借顾宪成这把刀一用,那自己只要让这把刀去放手施为就好,至于这把刀在想什么,并不重要。
  
  这一日的晚上自然甚不消停,高务实在他昭回靖恭坊的尚书府也接待了好几拨来客,忙乎到将近半夜才得以就寝。
  
  次日一早,内阁诸阁老以及吏部尚书杨巍、左都御史沈鲤便再次联袂求见皇帝,朱翊钧仍在文华殿召对。
  
  会后不久,圣意下达各部院,丁亥京察之北察于明日开始,南察于半月之后开始。北察主官为吏部尚书杨巍,南察主官为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海瑞。
  
  这又是大事件——不是说杨巍主持北察有什么稀奇的,而是南察这件事居然丢给了海瑞,这……这TM搞不好能直接吓死几个。
  
  海瑞本来不用介绍,但本书中海瑞的仕途与原历史有些区别,这里不得不稍加说明。
  
  原历史上早前的事不必说,等到了万历元年张居正主持国政,因为他是徐阶的门生,而海瑞当时秉承高拱的意思在应天清丈田亩,把徐阶搞了个灰头土面,连带着张居正也不喜欢海瑞,于是张居正便命令巡按御史考察海瑞。
  
  结果御史亲自去了,海瑞自己杀鸡做菜招待御史,房屋居舍冷清简陋之极,御史味同嚼蜡的吃了顿饭,直接叹息而去。但张居正本身也不怎么干净,一直惧怕海瑞的严峻刚直,所以即便中外官员多次推荐,最终也不任用。
  
  这一世的海瑞却不同,他本来被高拱调去总督仓场,一干就是好几年,抓了好些贪官出来。不过高拱给他升了三阶文散官,两级加衔,但就是不肯升官——这明显也是从政治影响上考虑的,高拱认为海瑞的破坏力太大,而当时搞改革,还是要谨慎求稳的。
  
  等到郭朴上台,也没有大动海瑞,只是给他兼任了一项新职务,让他巡视南直隶港口——这个是高务实要求的,因为高务实不偷税漏税,他不怕查。
  
  结果海瑞把其他私港查炸毛了,间接导致了刘守有针对高务实的事件——针对海瑞肯定没用,所以刘守有他们决定直接针对高务实,谁知道没成功不说,还把自己搭进去了。
  
  这件事之后,海瑞才“莫名其妙”的升了官,成了南京都察院的一把手——南院右都御史。
  
  现在皇帝把海瑞这大杀器祭了出来,显然是听懂了那天高务实的建议。
  
  王锡爵,王先生,你们南榜官员非要跟我闹这个“国本”是吧?
  
  行行行,等你们先过了海青天这一关再说!
  
  ----------
  
  感谢书友“爱竞技”、“熊猫小盼盼”、“单骑照碧心”、“曹面子”、“南瓜头笨笨”、“年久失修nn”的月票支持,谢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