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一看文学 > 大明元辅 > 第158章 庚辰春闱(四)

第158章 庚辰春闱(四)

第158章 庚辰春闱(四) (第2/2页)

思索片刻,提笔蘸墨,先写下破题:
  
  “论文于名位之情,欲其思为可就焉。”
  
  然后承题倒是不必多想,刚才已经想明白了,直接就写:
  
  “夫患无位,患莫知,未为失也。因所患而责立与可知之实,君子正不以彼易此耳。”
  
  起讲也只是稍加思索,便提笔写就:
  
  “且人欲表见于天下,则必思天下责我之厚,与我副天下之难。夫其厚责者,皆我所必不可辞,而其难副者,又皆天下所必不肯恕。使分量不足以相酬,则自为表见之处,适自为沮丧而已矣。”
  
  接着是入题,高务实稍稍顿笔,写下一段:
  
  “彼夫名位二者,君子之道待以行,待以传者也。惟吾道因名位以为功,斯名位益恃吾道以为重。”
  
  接下来到了提比之出股和对股,这两段开始就不光是要道理明白,还有对仗方面的讲究,算是兼考思维和文笔,高务实也不得不先在脑子里过了几遍,写了几句又誊正几个字,这才在草稿上写下来:
  
  “是故大儒穷通显晦,至集四海之耳目,群相倾注,而未始有震物之嫌。
  
  乃衰世之乡党朝廷,至挟三代之诗书,出以应求,而不免有抚躬之疚。”
  
  接下去的中上比的出股与对股两段则颇长,高务实很花了些功夫,逐字逐句的精对,这才算写上草稿之上。而后的束比、后比四段也是如此一般。
  
  但到了最后的落下,高务实行文却极其简练,一共只用了七个字:
  
  “用患者宜何居焉。”
  
  这是近来文体变化后的风气,文末无大结,只用一句作落下。
  
  八股文体在洪武发端,在永乐常用,而到成化、弘治已基本成熟并固定化,但小的变化仍不断在进行。比如各个部分有先有后无的,也有先无后有的;各个部分的字句也有由多转少的,或者由少转多的等等。
  
  如破题、承题、起讲部分,句数在不同时期便有不同;大结由初时的可痛快发挥以表达政见,经过逐步萎缩,到了万历朝干脆完全取消不用。所以,实际上八股文也是一直在变化的,譬如强行拿弘治朝和万历朝对比,有些名作甚至都称不上名作了。
  
  这一题考完,第三篇考的便是本经了,高务实的本经乃是《周易》,与申时行不同,因此这一题不是申时行所出。
  
  考本经,高务实还是比较淡定的,这就好比后世考专业课,专业课都考不过,那还混什么日子,干脆就回家吧。
  
  打开题目一看,上头写着:震来虩虩,笑言哑哑,震惊百里,不丧匕鬯。
  
  嗯……看来北榜的专业课比较初级,此题出自震卦,而且没有割裂经义,也是一道典型的大题,符合会试的风格——难怪郭朴多年前就告诉高务实,文章还是要堂堂正正,原来原因在此。
  
  这题没什么特别值得说的,主要思路无非就是君子可以做到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顺着思路写就完事了,犯不着想太多的花样。
  
  写完前三篇,高务实好好休息了一会儿,这时考场之中开始分发午饭,高务实拿过来一看,发现这次吃的倒是比河南的贡院靠谱,有一荤二素两个炒菜,一个小葱蛋花汤,米饭一大碗,据说还能再添——毕竟都是举人老爷了,菜不好说,但饭总要管饱。
  
  吃过午饭,高务实下午倒是轻松多了,快速打完草稿,然后把七篇文章都认认真真誊正了一番,再详细检查了有无犯忌、出格等问题,这才施施然交了卷。
  
  本来他以为自己又是第一个交卷的考生,却不料这次居然被人抢了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