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一看文学 > 快穿:千古风流人物 > 第二百三十四章成为刘胜后,我和邓绥母慈子孝了(四十五)

第二百三十四章成为刘胜后,我和邓绥母慈子孝了(四十五)

第二百三十四章成为刘胜后,我和邓绥母慈子孝了(四十五) (第2/2页)

直到此时,清河老王妃耿氏才知,刘祜以养病的名义留在宫中是为了迎接着泼天的富贵。
  
  明明这一切都是刘庆筹谋算计一生都不可得的,如今就这样轻飘飘的降落在刘祜头顶。
  
  简直是不可思议。
  
  继承了天子之位的刘祜,并没有飘飘然。
  
  数年的放飞自我和沉寂的打磨,让他清清楚楚知道自己几斤几两。
  
  陛下和太史令说过,浅薄的东西才容易飘起来。
  
  翌年,正月,邓绥改年号为“元初”。
  
  鼓励耕种,修建水渠,大破羌人,流民回归。
  
  其,考虑寡、孤、独、笃癃、贫而不能自谋生计的人,一人赐予三斛谷物,推行社会保障,满足基本的生存。
  
  数年眨眼而过,邓绥已年近四十。
  
  与东汉皇室而言,也已经算一个相对长寿的岁数了。
  
  这一年,邓绥一意孤行创办了新学堂。
  
  她心知,一步到位让女子似男子般入学堂教育,必会引起无法想象的阻力。
  
  所以,唯有循序渐进,徐徐图之。
  
  然后,上行下效,以期能为天下女子开拓一条前路。
  
  也许,她注定无法成功。
  
  但只要能影响一人,也是改变。
  
  于是,邓绥尝试着征召五岁以上的亲王和邓氏近亲,不论男女一律到专门开设的学馆中学习经书,试图以身作则将女子家庭教育上升为学堂教育。
  
  让臣民知晓,女子亦可习字读书。
  
  公元121年,四十余岁的的邓绥,卧病日渐严重。
  
  “生死存亡,寿命大限,是无可奈何的。公卿百官,应勉力尽忠恪慎,辅助朝廷。”
  
  这是邓绥留给文武百官最后的话语。
  
  当年那一株小幼苗,也渐渐长成了大树。
  
  胜儿驾崩已经将近八年了。
  
  和帝刘肇也长埋皇陵十六年了。
  
  她支撑着这个王朝,殚精竭虑,前行了十六年。
  
  如今,走不动了。
  
  也不知,后人能否承担起责任,将好不容易迎来安稳的大汉继续带领下去。
  
  也不知,后来者是会记住她的轻徭薄役广施德政,赈济灾荒躬行节俭,征服北虏讨灭海盗,还是只会记得她有好势位牝鸡司晨,用宦官抑制世家。
  
  都不重要了。
  
  胜儿曾说,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胜儿也曾说,千百年后,会有人记得她的付出。
  
  其实,到生命的尽头,反倒觉得名声也不重要了。
  
  青史留名也好,被史书掩盖也罢,她这一生尽力了。
  
  她想站在权力的顶峰,她做到了。
  
  她身背负的责任,也从不曾推卸。
  
  也许,她做的还不够好,但她尽力了。
  
  她让大汉,从天灾人祸中走出来,呈现出中兴之态。
  
  邓绥享年四十一,谥“和熹皇后”,与汉和帝刘肇合葬顺陵。
  
  兴灭国,继绝世。
  
  录功臣,复宗室。
  
  她是无冕的女皇,也是强权的太后。
  
  邓绥的故事告一段落了,在最开始决定写这个人物时,主要是想着让大家知晓,在遥远的几千年前便有这样一个女子不让须眉。
  
  邓绥在流传至今的一众女性中,显得默默无闻,并没有那么为人所熟知。
  
  但她并不普通,苏轼曾赞“和熹盛东汉”
  
  邓绥,不应被埋于历史的黄沙之下。
  
  这个故事终了,能让大家对邓绥有所认知,便是这个故事的价值。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