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一看文学 > 殷商玄鸟传 > 第二一八章 百万大军

第二一八章 百万大军

第二一八章 百万大军 (第2/2页)

吉尔伽美什却道:“就算他修好了铁路,我们在老家迎击敌人,仍然好过劳师远征啊?”
  
  这话大有道理,诸王纷纷点头。
  
  使者却道:“商国那边在制造一种机器,使用之后,一个人就可以耕种数百亩地。只要等上几年,他们的粮食将无穷无尽。听说周国也在制造。”
  
  一人耕种数百亩地?诸王倒抽一口凉气。
  
  “既然如此,那就等不得了。如果他们拥有无穷无尽的粮食,那他们就可以征召无情无尽的士兵。到时候我们根本无法抵挡。”
  
  帝释天道:“还有一个信息,周人现在筑城。”
  
  “筑城,什么意思?”
  
  帝释天搞了一张地图,指着哈密的位置说道:“就是此处。如果我们大军东征,必须经过此地。”
  
  “也就是说,一旦这座城筑起来,就会成为一个坚固的堡垒。到时候,周国想进攻就进攻,想防守就防守,而我们将处于被动。”
  
  “没错,周国利用俘虏的雅利安士兵,正在日以继夜的建城。”
  
  帝释天说起来毫不脸红,埃兰王却十分郁闷,他也是雅利安人,这真的丢脸。
  
  “既然如此,我们需要马上发动,务必在他们把城池建起来之前攻进去。”埃兰王道。
  
  “可是军队的集结,粮草的准备,都需要时间。而且爱琴海的联军也不是一时半会能到的吧?”吉尔伽美什皱眉道。
  
  众人正在讨论着,有人进来禀告道:“埃及使者到了。”
  
  “让他进来。”
  
  埃及使者这段日子也一直在此处,大家也没当回事。
  
  他一进来,向诸王行礼之后,便道:“尊敬的法老陛下传来消息,诸王若是东征,埃及愿意出动十万大军相助。”
  
  “好啊!”诸王轰然叫好,纷纷举起啤酒,一饮而尽,接下来就开始讨论各自能出动多少大军。
  
  说定之后,最后一凑,竟然有七十万大军,纷纷面露喜色,激动不已。
  
  七十万大军啊,当世有谁能当之?
  
  帝释天又道:“不止这么多。我来之前梵天传来消息。释教愿意和我们合作。”
  
  吉尔伽美什道:“释教不是阐教的盟友吗?”
  
  帝释天道:“喜马拉雅一战,阐截二教暗中交易,截教天尊云霄仙子震塌了喜马拉雅山脉,至使印度地区雨量大减,许多地方都出现大旱。
  
  达罗毗荼人虽然重新占据了失去的家园,但假以时日,得到的只是一片荒漠。因此,释教愿意结盟,条件是事成之后,将青藏高原划给达罗毗荼人人。”
  
  吉尔伽美什目光敏锐地看了帝释天一眼,说道:“达罗毗荼人是……作为内应?”
  
  帝释天笑道:“达罗毗荼人是作为周国的援军,但关机时刻会倒戈一击。”
  
  “妙啊!”
  
  这样一说,诸王顿时信心大涨。
  
  这几乎已经联络了世界上绝大部分的力量,还是里应外合,如果这还打不过周国,就实在是无话可说了。
  
  吉尔伽美什点了点头,说道:“既然如此,事不宜迟,诸位回去之后,就各自集结军队,准备粮草,发兵吧。”
  
  诸王轰然叫好,吉尔伽美什又问道:“只是……周人正在哈密筑城之时,大家有什么想法?”
  
  “这城不能让他们建起来。从地形上来看,一旦这地方建成堡垒,我们就会被堵在外面。这地方地形狭窄,又不容易集结军队。到时候就可能被拖死。”赫梯王说道。
  
  “我建议派军前去骚扰,阻止他们建城。”
  
  “诸君谁愿王呢?”
  
  “让我军去吧,我们离得近。”埃兰王说道。
  
  “不错,埃兰也是雅利安人。如果和周国的护城部队打起来的话,可以好找那些被俘虏的雅利安人反抗。一举两得啊!”
  
  埃兰王撇撇嘴道:“我没有招募他们的心思,不过大家都是一样的血脉,他们败了,就是在打本王的脸。雅利安人纵横四方,本王受不了这种屈辱。”
  
  ……
  
  洛邑!
  
  诸侯正在一起商议出征的事情。
  
  “西人来势汹汹,号称百万大军,诸君有什么看法?”姜子牙说道。
  
  “以西人的力量来看,虽然可以集结百万大军,但那是涸泽而渔,相信水分颇大。”刑国国君姬苴说道。
  
  “我猜他们能出一半,最多六十万,不能再多了。”
  
  “既然如此,那我们也出动六十万大军。各国出多少兵力,稍后再商议,粮草如何?”姬诵说道。
  
  周公旦道:“今年在西北新开辟的田间种植小麦,收成不错,可供大军一月之需。另外当地牧民放牧的牛羊、幼泽中的鱼类都可以就近调集。有了这一批粮食,我们的后勤线就轻松了许多了,再从内地调拨物资也就十分的从容,不成问题。”
  
  “棉衣呢?现在可是冬天!”
  
  “这些都准备好了,如今各国都非常的富庶,棉衣这些都各自有准备。”
  
  三监也有来参会,管叔鲜表忠心道:“唐叔虞正在前线修筑哈密城。听说埃兰王已经率大军起来破坏,唐叔虞年轻,性子烈,臣想率军前去协助。”
  
  姬诵摆摆手道:“王叔,多谢你关心三弟,但你的任务是看好殷商遗民。这次西征你就不要参与了吧。”
  
  管叔鲜连忙道:“是!”
  
  姬诵怕他不忙,又道:“父王走得仓促,也未能给三位叔父封爵。三位叔父监察殷商遗民有功,就都晋侯爵位吧。”
  
  姬诵说着,看了周公旦一眼,意思是询问他的意见。
  
  他还未行冠礼,按说这种事情需得三公做主才行。
  
  不过也要不了几个月了,所以现在三公虽然名义上还是辅政大臣,但实际上早就放权给姬诵做主了。他们只是在旁边看着,给指点指点。
  
  给自己的兄弟封爵,周公旦当然没意见,不过他却道:“这自然是好事,不过臣建议还是等陛下亲政之后才封爵吧。”
  
  这话大有学问,姬诵还没有行冠礼,如果现在封爵,那就是他周公旦的意思。
  
  等行了冠礼再封,那就是名正言顺的周天子封的了,意义自然不一样。
  
  管叔鲜等三人觉得此话言之有理,倒也没什么意见,反正也就是晚几个月而已。
  
  再说了,爵不爵的,他现在已经不放在眼里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