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一看文学 > 明末逐鹿天下 > 第139章 称王影响

第139章 称王影响

第139章 称王影响 (第2/2页)

“陈师爷,你有什么事情吗?”
  
  陈成仁双手哆哆嗦嗦,递上来一张报纸。
  
  “大人,这是商人带回来的报纸,黄,黄,黄衣,黄衣贼头领苏河称王了。”
  
  侯恂本来还一副淡定的模样,好似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
  
  听到苏河称王的消息,侯恂突然间站了起来,直接伸手抢过陈成仁手中的报纸。
  
  侯恂看完之后,绝望的情绪不断弥漫在他的脑海中。
  
  他知道这个消息传递到京城,崇祯皇帝肯定会暴跳如雷。
  
  不顾湖广现在的兵力,会让他们立刻就进攻黄衣贼。
  
  军事失败之后,崇祯皇帝才会冷静下来,认识到明君与黄衣贼的重大差距。
  
  但那时已经损兵折将,本来就弱小的明军,会变得更加弱小。
  
  侯恂知道即将会发生什么,他却没有办法阻止。
  
  但为了自己,也为了大明。
  
  他毅然选择写题本上奏崇祯皇帝,不要轻易开启战端。
  
  侯恂也希望崇祯皇帝有一定的定力,不要直接与黄衣贼开战。
  
  争取一些时间,让左良玉、尤世威等人,可以整合湖广本地的军队。
  
  ………………………………
  
  李自成在山林中穿行,他看着自己身后,比之前多很多的部队。
  
  山西这里穷苦百姓非常多,他通过裹挟的办法,队伍能快速扩张。
  
  老营作为尖刀和督战队,驱赶这些青壮进攻官军。
  
  优胜劣汰,能存活下来的兵,都是有一定本事的精兵。
  
  李自成看到舅父高迎祥走过来。
  
  “舅父,你看看咱们逃出陕西那穷苦地方,才能吃香的,喝辣的。
  
  二王想要留在陕西,他们一个被明军抓住,送去京城被千刀万剐。
  
  另一个走投无路,不知道逃到哪里,估计也要完蛋。
  
  我们跳出陕西这个牢笼,山西这里的明军很弱。
  
  几只小股起义军,联合起来都能打败山西的明军。
  
  其中最有名的队伍,就是张献忠那支队伍。
  
  那小子一看就是野心勃勃的人,我们现在趁他势弱,把他的部队吞下。”
  
  “前几天,我还准备吞下这些人,壮大我们的实力。
  
  现在不行了,我们有更重要的目标。
  
  必须要团结其他人,暂时不能内讧。”
  
  高迎祥说完,掏出来一张较为新鲜的报纸。
  
  “抓住一个商队,他们货物中有许多报纸。
  
  最新的一期,关于汉中苏河称王的报道。”
  
  李自成从舅父手中接过报纸,他看完之后一拍大腿。
  
  “太好了,苏河称王的时机太好了。
  
  苏河称王,大明朝廷肯定无法容忍。
  
  他称的那个王,和我们可不同。
  
  有苏河在前方吸引明军的兵力。
  
  我们就可以趁机扩大队伍,偷袭明军的后方。”
  
  高迎祥开始只想联合多只起义军,打下来一座大城。
  
  他们军中的粮食越来越少,只有大城市的存粮,才能弥补军队的消耗。
  
  听到侄子李自成这么说,高迎祥意识到,他应该有更大的目标。
  
  苏河在前方吸引明军注意,他们攻击明军后方。
  
  也许能趁着这个机会,占下一大片地盘。
  
  他也像苏河那样,成为有大片地盘的真正王爷。
  
  “侄儿,你说我们进攻哪里,山西太原怎么样?”
  
  李自成摇摇头,道:“舅父,山西这里不行。
  
  山西粮食产量不足,本地的粮,都养活不了本地人。
  
  我们占领山西,也坚持不了多长时间。
  
  我的意见是向南进攻河南,那里人多。
  
  我们能拉起更大规模的队伍,河南也非常富裕。
  
  特别是河南的粮食非常富足,能养活我们的军队。
  
  明军从湖广陕西等方向进攻苏河。
  
  河南这里就是大后方,防守肯定会空虚,有我们趁虚而入的机会。”
  
  高迎祥听完李自成的分析,立刻召集所有将领议事。
  
  在闯王的队伍中,达成一致意见。
  
  高迎祥又以闯王的名义,召集山西这里其他的义军。
  
  他要联合众多义军,一起南下进攻河南。
  
  只靠他们这支部队,根本拿不下河南,很容易被官军围剿。
  
  多支义军四面开花,让明军疲于奔命。
  
  闯军才能找到机会,给予明军致命一击。
  
  ………………………………
  
  沈阳。
  
  范文程接见晋商的代表。
  
  “你们范家这段时间运来的粮食和武器太少了。
  
  下次再运不来足额的粮食和武器,我就把机会交给其他家。
  
  告诉你们家主范永斗,与我们大金合作的晋商,可不止介休范氏一家。
  
  看在五百年前都是同一个祖宗的份上,我给你们范家一些机会,不要不识好歹。”
  
  “大人,我们也想运来更多的粮食和武器,现在真的没办法。
  
  朝廷本来支援湖广和陕西,让他们应对黄衣贼,征调很多地方的粮食。
  
  崇祯皇帝下达铸炮的命令,官员们又调走几倍于铸炮数量的铁。
  
  现在黄衣贼头领称王,肯定会触怒崇祯皇帝。
  
  大明朝廷会抽掉更多的粮食和铁。
  
  市面上根本没有货,我们有钱也买不到货,也没有办法。
  
  山西本地的铁,产量太少,没有办法满足大人的要求。”
  
  “什么,黄衣贼头领苏河称王了。”
  
  范文程惊讶的询问道。
  
  苏河称王的时间,比他预计的时间要早很多。
  
  难道苏河不知道,他一旦正式称王,会被大明朝廷全力围剿。
  
  “大人,这是我们范家带来的报纸。”
  
  范文程观看报纸,苏河真的称王了。
  
  他立刻把这个消息,汇报给黄台吉。
  
  黄台吉用手敲着桌子,陷入思考之中。
  
  “黄衣贼发展的太快,他们的行动作风很稳健。
  
  没有把握,绝对不会轻易作出决定。
  
  苏河选择称王,他就有把握挡住大明朝的围攻。
  
  我们大金也不能等,这个冬季过去,我大金勇士养精蓄锐。
  
  明年联合科尔沁等部落,进攻察哈尔,灭掉蒙古大汗。
  
  孛儿只斤·林丹巴图尔只是个空架子,名义上的蒙古帝国大汗。
  
  但有林丹汗的存在,影响我们大金吞并漠南蒙古。”
  
  黄台吉已经下定决心,明年正式出兵,吞并漠南蒙古,完善蒙八旗制度,让蒙古人帮他们打天下。
  
  大金的人口还是太少,根本消耗不起。
  
  ………………………………
  
  崇祯在平台召集内阁成员。
  
  “这是洪承畴和侯恂上的题本,他们都说明一件事,黄衣贼苏河正式称王。
  
  称秦王,还说我们大明无道,要推翻大明朝。
  
  我们是否要为围剿黄衣贼。”
  
  崇祯皇帝看到这两份题本,再加上朝廷的拮据。
  
  他正在犹豫不决,但更偏向于围剿黄衣贼。
  
  周延儒语气坚决道:“陛下明鉴,真让黄衣贼成气候,天下还不知道有多少人会称王。
  
  到时候封烟四起,那就是我们的罪过。”
  
  崇祯看着首辅周延儒,他有些意动。
  
  但想徐光启已经去南方收税,钱还没有送到京城,军饷都发不起。
  
  崇祯又非常犹豫,是否现在就出兵围剿黄衣贼。
  
  温体仁站出来的说道:“陛下,微臣也认为朝廷应该全力剿灭黄衣贼。
  
  对付黄衣贼,绝不能再拖下去。
  
  再黄衣贼没吞并四川之前,派重兵剿灭黄衣贼,何至于闹到现在这种程度。
  
  但户部现在没钱。
  
  想要围剿黄衣贼,只能调辽东兵马。
  
  关宁军每年消耗巨额军饷,在辽东那里取得的效果不多。
  
  微臣建议辽东以守为主,调集关宁军主力,入关剿灭黄衣贼。
  
  这样不需要朝廷拿出太多的银两,就能剿灭黄衣贼。”
  
  内阁已经达成一致意见,哪怕是与后金和谈,也要剿灭黄衣贼。
  
  后金只是小问题,黄衣贼才是心腹大患。
  
  后金真的打过来,也需要读书人治国,地主维持乡间的稳定。
  
  黄衣贼打过来,他们直接取缔名教,要重新学习心学。
  
  这都不重要,黄衣贼对士绅太酷烈。
  
  汉中较为封闭,士绅影响力也不够,黄衣贼的手段还不为大多数人所知。
  
  黄衣贼在四川对士绅举起屠刀。
  
  很多士绅都跑到湖广云贵,他们立刻控诉黄衣贼的累累罪行和酷烈做法。
  
  朋友的下场比报纸上的讲述内容更直观,让所有士绅都应清楚黄衣贼的真面目。
  
  这次不只是内阁,大明朝廷所有官员达成空前的一致。
  
  黄衣贼绝不能留,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剿灭黄衣贼。
  
  崇祯听到温体仁的话,他眼神一亮,但还有些疑虑。
  
  周延儒看到崇祯皇帝有些犹豫。
  
  “陛下,后金只是小问题,各个朝代,除了实力太弱的宋朝,游牧势力对中原王朝威胁都不大。
  
  黄衣贼可是反王势力,他们一旦成气候,就会推翻大明。”
  
  崇祯听到周延儒这么说,他心中彻底偏向剿灭黄衣贼。
  
  大金这种游牧势力,最多只是入寇抢一些钱财人口,黄衣贼却要他的江山。
  
  温体仁立刻跪下,建议道:“周大人一心为国,我不如也。
  
  之前围剿黄衣贼,我大明官军指挥失当没有配合,这是失败的重要原因。
  
  这场战争,那是关乎我大明生死存亡之战。
  
  我温体仁愿意去前线督战,协调指挥各部兵马。”
  
  “你们让朕静一静,先回内阁办公。。”
  
  周延儒、温体仁等人,立刻离开平台。
  
  周延儒走出皇宫,他用极为恶毒的眼神看着温体仁。
  
  “温长卿,你这招数也太狠了,老夫着了你的道。
  
  等我从前线回来,再与你斗一斗。”
  
  周延儒知道他是内阁首辅,崇祯皇帝真要下定决心,派遣内阁成员督战。
  
  不会选择温体仁,他对外的人设,就不擅长兵事。
  
  周延儒为了揽权,经常插手兵事。
  
  崇祯皇帝选谁,这显而易见。
  
  崇祯在乾清宫中不断踱步,嘴里念叨着。
  
  “朕绝对不是末代皇帝,大明绝对不能亡在朕手中。”
  
  崇祯下旨让周延儒作为钦差大臣,主持为围剿黄衣贼。
  
  调关宁铁骑入关,配合洪承畴和侯恂,出兵剿灭黄衣贼。
  
  首辅亲自去督战,这代表朝廷对黄衣贼的重视程度。
  
  周延儒不能剿灭黄衣贼,他也不用回来了。
  
  7017k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