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一看文学 > 摊牌了:我是重生者 > 第二百二十六章:灵活的道德底线

第二百二十六章:灵活的道德底线

第二百二十六章:灵活的道德底线 (第2/2页)

可一旦全天下的世家、豪强、良家子都形成王在法下的共识之后,那么纵然是天子,也只能老老实实的遵守规矩。
  
  一想到这样的未来,灵帝就有些焦急,然后下意识的咳嗽了一下:“卧龙有大才但无德!”
  
  灵帝嘴里的无德,指的是这家伙对朝廷一点也不忠心!
  
  “不过,纵然如此,朕还是愿意下诏书聘请其为太子太师,阿父,准备拟招,阿母,你继续读三国演义。”
  
  张让二话不说,就坐在一旁的书桌之上,开始书写诏书,一旁的其他太监,则是准备好了印玺。至于赵忠,则是从张让手里接过三国演义,继续诵读。
  
  “这第二策的内容,概括起来就是做好乱世将至的准备,彻底撕破脸皮,利用强大的武力,彻底占据关中、司隶之地,把关中、司隶之地的世家豪强全部干掉,培养出一批新的、忠心于董贼本人的新贵。”
  
  “卧龙的意思是说,消灭旧的既得利益者,培养出一批新的武人集团。然后行秦法,复军功爵制,以耕战之法,重新征服天下。”
  
  利出一孔者,天下无敌!
  
  “卧龙说,此时此刻,天下间的诸侯思想还没有转变过来,也没有做好逐鹿天下的准备,甚至许多太守都不敢靠着武力打压治下的世家,还下意识的按照和平时代的那一套来运转,还不够成熟。”
  
  就像韩馥那个家伙,明明是冀州牧,手握雄兵,手下文臣不缺武将不少,忠于他的也不在少数,结果竟然被袁绍和公孙瓒还有麾下士人集体恐吓之后,直接吓得提桶跑路。
  
  这就是典型的没有认识到乱世已经到来的悲剧货色!
  
  那时的韩馥,如果有乱世已经到来,有兵才是草头王的想法,直接带着麾下大兵,把治下和袁绍勾结的文人杀个精光,他们又能如何?
  
  再厉害的世家,再厉害的人脉关系,在批判的武器面前,都啥也不是!
  
  “卧龙的第二策,核心想法是先通过一场大清洗,清洗掉旧的世家、豪强,建立新的只属于自己一个人的军功团体。”
  
  “理顺内部之后,再迅速出关平推天下。平推天下的过程中,要速度够快,尽可能的利用初期的发展优势,最终形成滚雪球一样的天下大势,直接利用庞大的军事实力,碾压其他诸侯。”
  
  听到这里,灵帝忍不住问道:“然后呢?”
  
  “然后,董贼拒绝了第二策,他说不至于,他说他和关东士人,其实仍然可以合作,他手里有关东士人最想要的官帽子,没必要上来就撕破脸,也没必要上来就和全天下的世家敌对。”
  
  听到这里,灵帝就缓缓的喘了口气。
  
  还好,这董卓就是个傻帽。
  
  直到此刻,竟然还觉得自己可以和关东士人合作,也不看看关东士人到底看不看得起你。
  
  至于卧龙的第二策,有没有实现的可能性,灵帝稍微一想就觉得,还是有一定实现可能的。
  
  如今的关中之地、司隶之地,人口众多,底蕴深厚。如果董卓真的这么做了,那么他完全可以利用一年左右的时间,整编出至少十万职业军队。
  
  以此为基础,就敢征召二十万羌人。到时候,三十万大军东出虎牢关,谁能挡得住?
  
  片刻后,赵忠继续诵读:“接着,卧龙就提出了第三策,卧龙说既然如此,那就稳一点,先经营关中之地,直接把司隶之地的人口,全部迁徙到关中。”
  
  “卧龙说,关中之地自古以来便是天下有数的粮仓,如今不过是因为人口锐减,水利工程年久失修,所以才显得穷困疲敝。”
  
  “只要拿出大魄力迁徙司隶之地的人口到关中,然后努力种田数年时光,自然可以恢复当年的强秦之势。”
  
  “卧龙说,先和关东士人虚与委蛇,同时迁徙人口,充实关中,再派遣得力之人经营关中,兴修水利,以待时变。”
  
  “当关东士人集体起兵讨伐之时,便看准时机,放弃天子百官,前往关中之地,固守函谷关,称王建制,可自号秦王。而后,以关中为基,征召凉州羌人为扈从,待时而动。”
  
  你们要讨董?
  
  你们都是忠臣?
  
  那就把天子和百官让给你们!
  
  获得了天子和百官的关东诸侯,真的愿意继续当大忠臣?
  
  大忠臣能有诸侯舒服?
  
  无论如何,关东诸侯都不可能继续团结一致的讨董。尤其是董卓此刻已经回到了关中,固守函谷关的前提下,更没人愿意讨伐董卓了。即使有曹操这种愿意继续讨伐董卓的,他们也没有足够的实力。
  
  “最终,等待关东诸侯内战,再找寻机会,直接东出函谷关,效仿当年的秦朝。”
  
  “不过,董贼连这一策也没有采纳。”
  
  听到这里,灵帝就忍不住笑了起来。
  
  看到灵帝开心的模样,赵忠也跟着一起笑,不一会儿宫殿之内就全是笑声。
  
  “这董贼,也不过如此了。”灵帝缓缓的道。
  
  赵忠也跟着附和起来:“是啊,董贼说着第三策还是太过凶险,明摆着是不信任士人,还说有些事儿可以做但是不能说,他觉得卧龙还是太年轻,聪明是聪明,但也就这样了。”
  
  “卧龙也感觉到了董卓似乎对他有意见,所以也就没有提出仕的事儿,然后董卓就离开了,可不久之后,李儒却再次返回,然后就看到了正在收拾行李的卧龙。”
  
  “李儒就问他,为何要收拾行李。”
  
  “卧龙说:我要是再不离开,未来就无法离开了。”
  
  “李儒想了想董卓的性格,也只能点头叹息一声,然后想要让卧龙临走之前,再帮个忙。”
  
  “最终,卧龙无奈之下,告诉李儒,他有一好友,姓黄名盛字子兴,乃是当世大贤,擅长农事。”
  
  “还说他这朋友善于大规模培养高产种子,已经发明了大量先进的农业器械,可以轻松的把亩产从一石提升到三石、四石。”
  
  “不过,他这好友淡泊名利,一般的方法也没法请他出山,唯一的执念就是编撰一部农业全书,可以尝试从这个方向请他朋友出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