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一看文学 > 隆万盛世 > 968冯保插手

968冯保插手

968冯保插手 (第2/2页)

所以,皇帝想要提拔一个吏部郎中,当吏部侍郎,或者想要提拔一个吏部侍郎,当吏部尚书,一般不直接升职,得先把他调到其他五部,去升职为侍郎、尚书,过渡一段时间后,再调回吏部。
  
  以此来尊崇吏部为六部之首的地位,类似情形一直十分普遍。
  
  当初魏广德入阁前,就和殷士谵在礼部和吏部之间来回对调,就是这个道理。
  
  这也是魏广德不担心张居正会力推张四维接替杨博的主要原因,只要这段时间他卡住不让张四维改迁礼部即可。
  
  不多时,首辅值房书吏过来相请,魏广德知道这是张居正想要探探他的态度,或者说内阁看能不能形成一致意见。
  
  在书吏通报后,他就放下手里的公务,起身前往首辅值房。
  
  等他和吕调阳轮流看过杨博奏疏后,就听到张居正开口说道:“善贷,和卿,早前几日就要传闻,惟约身体有恙,不想竟是真的。”
  
  魏广德当即就是一副惋惜状,叹道:“是啊,那日我还提醒杨大人保重身体,也是因为听闻外面传闻。
  
  此时正是朝廷用人之际,不想杨尚书竟因为身体原因乞休,实在让人扼腕。”
  
  “是啊。”
  
  吕调阳也是很敷衍的附和一声。
  
  大家其实都知道怎么回事,可坐在一起还是只能说些瞎话。
  
  要说张居正事前不知,谁会信?
  
  至于魏广德就更不可能不知道了,之前两日张居正提出让吏部侍郎张四维转迁礼部,魏广德就找由头给拒了。
  
  最近无事,对调侍郎做什么。
  
  而且魏广德和朱衡早就开始布置,吕调阳又不是瞎子,自然是看得到的。
  
  要说最早发现情况的,还就是魏、朱二人了。
  
  要说魏广德对杨博、张四维不怎么感冒,主要还得益于后世晋商历史上的表现,堪称汉奸典范,自然让魏广德十分看不起,甚至有除而后快的想法。
  
  只不过魏广德也深知,八大晋商那些事儿毕竟还没有发生,现在要是他对晋商出手,有些师出无名,闹起来只能是他没理,所以只能隐忍。
  
  不过,想法设法控制晋商在朝中的代表人物还是可以的。
  
  杨博他是没招,人家早就发迹,在魏广德还未入仕途时就已经有了名声,之后一直都是高高在上的存在。
  
  张居正面无表情看了魏广德一眼,随即才正色道:“这次召二位来,就是商议下杨尚书致仕后,内阁是否有推举的人选。”
  
  “吏部尚书乃是朝廷肱骨,最好还是廷议确定人选为好。”
  
  魏广德开口说道:“叔大兄,我看还是尽快把杨尚书的奏疏送进宫去,听陛下和两宫太后定夺。
  
  毕竟杨大人虽然乞休,可宫里还没有批红。”
  
  魏广德实际上隐隐感觉到张居正没安好心,或许就是为了套他的话,让他说出举荐朱衡的话来,然后传到宫里去。
  
  “呵呵,看我糊涂了,这么大的事儿,确实应该先递送进去才是。”
  
  张居正这会儿轻笑道。
  
  随后两日,宫里对杨博乞休奏疏都是驳回,而杨博也连续尚书请辞,现在他是真的吃不消了。
  
  在魏广德拒绝张四维改迁礼部后,杨博就知道对张四维来说,唯有入阁一条路可走。
  
  魏广德明显是不想他出任吏部尚书的,现在不会同意,以后也不会。
  
  而他能够出任,还是仗着资格老的缘故。
  
  随着第三份奏疏批红,附上宫里的意思,由内阁召集官员廷议吏部尚书人选,这番暗斗终于是要走到尽头了。
  
  京师内城,冯保外宅。
  
  冯保把一张纸条交到徐爵手里,“送给张首辅,告诉他,只要办成此事,天官人选就是他定。”
  
  “是,我这就去办。”
  
  徐爵谄媚的接过纸条,快步出了屋子。
  
  前两日魏广德拒绝提拔胡自皋,让冯保在府里发了一通火,徐爵也为此很是皱眉。
  
  毕竟收了人家的孝敬,怎么着也得把事儿办成才好,他还等着胡自皋以后每年给他送银子呢。
  
  至于冯保,则更是感觉被魏广德驳了面子。
  
  向他堂堂内相,外朝也就张居正有资格和他平起平坐。
  
  只是顾念当年之情,所以冯保才想着把这好事儿交给魏广德来办,以后胡自皋来京城,让他也给魏广德那边送份厚礼。
  
  毕竟,他是内廷的人,外朝还得有个人照应才好。
  
  没想到魏广德拒绝了,他居然敢拒绝他的好意。
  
  还好,很快他就知道杨博致仕的消息,而魏广德想要推朱衡上位的意思也是昭然若揭,冯保当然不会让魏广德达成心愿。
  
  选择张居正合作,就成了冯保的选择。
  
  感觉这样也不错,有张居正和魏广德相互牵制,杂家左右逢源。
  
  不管是谁想要在宫里办事儿,都得巴结我,否则就让他知道杂家的厉害。
  
  看着徐爵出门,冯保坐在太师椅上悠然自得的想着。
  
  很快,纸条就交到游七手中,知道是冯保拜托自家老爷办的事儿,游七当然重视。
  
  虽然他也看不起太监,但是还是要巴结太监,即便是自家老爷,也是不愿轻易得罪冯公公的。
  
  之前那次,就因为自家老爷没有按照冯保的意思锤死高拱,搞什么会审,弄的两边关系都生分了。
  
  这涨纸条上提到的人,游七在把纸条交给张居正前就已经派人打探过,也知道了胡自皋这个人。
  
  等把情况摸得清楚后,游七就径直进了张居正书房。
  
  等他出来的时候,已经是半个时辰之后的事儿。
  
  出来的时候,游七脸上的笑容也是没有断过。
  
  明朝的盐运使属于户部管理,主要负责盐的生产和运输。
  
  从三品的官职,品级已然是不低,但由于不是京官,在六部九卿这些重臣眼中,其实也就那样。
  
  真要正视这个位置,那也是为了他手里的盐。
  
  游七脸上的笑容,也自然是为此。
  
  张家不经商,但是也有商行里的朋友,自然也是有需求。
  
  淮盐在这个时代是很畅销的商品,不仅品质高而且价格低,几乎可以左右大明的盐价。
  
  不过自家老爷肯定看到的不是淮盐,而是其他。
  
  这几日杨博致仕消息传开后,果如朱衡料想,他和葛守礼成为吏部尚书热门人选。(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