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一看文学 > 隆万盛世 > 346高拱和张居正

346高拱和张居正

346高拱和张居正 (第2/2页)

“户部左侍郎高耀升迁的概率最大,严阁老举荐吴鹏改迁,欧阳必进迁吏部尚书,不过六部调整过大,一下子牵扯到三个部,估计陛下不会答应。”
  
  高拱澹澹说道,随即却摇着头说道:“奏疏应该已经送进了西苑,最后怎么定还不好说,等着吧。”
  
  说到这里,高拱好似想起来什么,又对魏广德说道:“对了,这次叔大也迁右春坊右中允,管国子监司业,下次酒席我把他也叫上,大家以后可以多走动。”
  
  高拱口中的叔大自然就是张居正,他比魏广德早九年步入官场,可是到现在位置还只是正七品的翰林院编修,和魏广德在翰林院是平级。
  
  但是显然,旨意下发后的张居正虽然和魏广德还是平级关系,却已经率先走出进入朝堂的第一步。
  
  虽然国子监不是什么有权势的衙门,可是毕竟清贵,而且自此他的工作也不再是主要呆在翰林院里,而是国子监。
  
  魏广德心里暗忖,怪不得去年开始他就往国子监跑,那时候他只是挂着个监丞的官职,也不是主掌。
  
  现在就不同了,国子监司业,这特喵的就是给他打造了一个升品级的快车道啊。
  
  国子监设祭酒一人,从四品,司业二人,从四品下。
  
  张居正以六品官身做国子监司业,后面要升品级就是顺理成章的事儿,只要有机会就能上去,徐次辅手段还真是高明啊。
  
  现在国子监祭酒是高拱,张居正现在就是他名正言顺的副手了。
  
  再往深了想,徐阶本身就是支持裕王上位的,他把他的得意门生派到高拱手下当差,以裕王和高拱的关系,只要张居正得到高拱的赏识......
  
  “嘶.....”
  
  这老狐狸,是打算近水楼台先得月,抢占胜利果实了都。
  
  以前在翰林院的时候,魏广德和张居正也有过多次接触,毕竟都是一个院子里当差的,抬头不见低头见。
  
  不过交流下来,魏广德除了觉得这个人很老成持重外,并没有发现他有多么卓越的才华,还有所谓的远见。
  
  似乎除了对地方盘剥庶民有颇多不满有意想要做出一些改变外,魏广德就没有看出张居正比他强多少。
  
  或许,这就是所谓的文人相轻。
  
  反正魏广德觉得,后世看到的关于褒扬张居正的很多东西,现在的他都没有看出来,什么改革家,这会儿的张居正或许想到了,或许自己都还没有头绪。
  
  酒席散场后回家的马车上,魏广德就开始分析高拱和张居正。
  
  高拱没什么印象,估计上台的时间很短,他那三板斧在之前和魏广德的交流中,魏广德就大概摸清楚了,那就是反腐倡廉。
  
  在高拱看来,太祖的制度其实就挺好的,就是现在的人变了。
  
  只要把那些贪腐之人罢黜,还天地一个朗朗乾坤,那一切都会恢复过来,海晏河清,重乐太平就不再是梦想。
  
  至于张居正嘛,魏广德似乎觉得这个人很多方面还真和自己相似,都比较安于享受,只不过也很愤青,这从他多次听到张居正抱怨地方衙门加赋就可以看出来。
  
  加赋,其实就是苛捐杂税,这笔银钱是数倍于赋役,也是底层百姓身上承重负担的主要源头。
  
  加赋算不算贪腐,魏广德当然不觉得是。
  
  那笔钱其实就类似后世的地税,留给地方衙门使用的银钱,只是在税收比例中占比相当的重。
  
  这时代,中央可是不给地方拨办公银子的,地方衙门的开支都要自己找。
  
  这笔经费怎么来,自然就是在正税的基础上加税。
  
  遇到清官,自然知道节约开支,减轻民众负担,加的税也就少,遇到不那么清廉的官员嘛,地方上就要倒大霉了。
  
  这样的事儿,在富裕之地,就算杂税多点,也能负担的起,但是到了穷地方,就真是能把人逼迫到倾家荡产,到最后扯旗造反的地步。
  
  所谓“官逼民反”,“穷山恶水出刁民”,其实大抵如此。
  
  看起来,两个人的想法似乎有点相似啊。
  
  魏广德身体随着马车的前行摇晃着,看着像极了当年读书摇头晃脑的样子。
  
  不过,魏广德还是觉得,两个人这个时候的想法,只是看似相似,其实却是有本质的不同。
  
  高拱想的是罢黜贪官,张居正想的是怎么解决苛捐杂税,看似贪官和苛捐杂税似乎可以划等号,但其实两者还是有本质的不同。
  
  “殊途同归”还是“南辕北辙”?
  
  魏广德这会儿也不能确定,只能继续观察了,反正有的是时间。
  
  现在的张居正官职和自己差不多,才六品而已,在京官的队列里小的很,要让他上位,成为左右大明朝堂的支柱,魏广德估计没个十几年根本不可能。
  
  反正以后他们聚会,听高拱的意思会叫上张居正,到时候再观察观察这位后世褒贬不一的大明朝改革家到底有多厉害,他的政治理念是什么。
  
  魏广德对这个时代的人,有印象的除了皇帝和俞龙戚虎,就是这个张居正了。
  
  据说这位老哥可是差点为大明朝续命三百年的存在,若不是教育学生不行,教岔了......
  
  算了,那些都是后世人的假设,想多了没意思。
  
  不出两日,魏广德果然收到了自己升职的圣旨,和高拱说的一样,依旧是升自己的品级,他还要继续留在翰林院里读书。
  
  现在的魏广德身上头衔也算是一大把了,詹事府左春坊左中允,翰林院编修,都察院御史,也许再熬上几年,把翰林院的编修变成侍读学士才能有机会离开这里。
  
  同一天发出的圣旨还有高拱曾提到的张居正,升翰林院编修张居正为右春坊右中允,管国子监司业,这下子他是摇身一变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子监二号人物,算是彻底走出了翰林院这个小池塘。
  
  其他升职的还有吏部文选司郎中王秩为太常寺少卿,提督四夷馆;升江西左布政使张元冲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江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