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一看文学 > 明末钢铁大亨 > 1491、召见涂山庸

1491、召见涂山庸

1491、召见涂山庸 (第2/2页)

崇祯点点头,示意涂山把建奴的情况说一下。
  
  涂山早有准备,并没有因为皇帝的长期不召见而有所懈怠。随时都做着皇帝咨询的准备。
  
  「十二月初二日,即丑日巳刻,皇太极亲谒堂子(祭天),从沈阳北郊汇合蒙古诸部,率兵起行。」
  
  崇祯示意,高起潜展开地图,用朱笔清点,跟着涂山的叙述进行标注。
  
  崇祯从杨凡那里偷师了不少好东西。其中就包括图上
  
  作业。当时,杨凡带着京营西征之时,特地从京卫武学中挑选人才,组成了五十人的参谋班子。负责制作沙盘,印刷雕版地图、收发命令,督查执行等业务。
  
  杨凡用卫星地图,结合大明此时的世界情况,制作了一批雕版。包括此时从辽东到天山南北的北方地图。因为图上作业,需要大量地图。所以杨凡直接招募工匠雕版。
  
  参谋团队中有十个人负责管理雕版,以及印刷地图。这些地图每次作战都会在图上做预案,在图上涂抹标识。是消耗品。
  
  战后,这些人直接被崇祯接收,放在武英殿办公,这些雕版也被他抢先兵部收进宫里。这个年代地图都是绝密资料。一般都是严密控制的。
  
  「初四日,至都尔鼻,蒙古扎鲁特部色本及桑图、哈马盖率兵来会汗。」
  
  初四那天,清军抵达都尔鼻。「都尔鼻」,即今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五锋镇高山台山。
  
  《奉天通志·山川志》有介绍:「高山台,城西南十里,此山与诸山脉不相连接,盘亘三里许,形如卧龙,其南巅有古台,因是得名。」五锋镇的古台,其实是建于明代早期的四方形烽火墩台。此台居高临下,可以侦察周围平原的十余里动静。沦陷以前,曾经是辽东明军防备蒙古入侵的重要岗哨。
  
  崇祯心里叹了口气,论到工作能力,骆养性太嫩了,和涂山这种老情报头子差的太远。涂山这边,对敌情侦察的非常清楚。
  
  崇祯赞许道:「这样一个小地方,爱卿都侦察的这么清楚,真是有心了。」
  
  涂山拱手道:「陛下您有所不知,这个地方极其重要,东厂一直有暗桩盯着这里。」
  
  清张穆在《蒙古游牧记》中说:「太祖征明,大军必由都尔鼻入边,即是地也」。「盖我朝未入关前,以此为全辽筦钥矣。」
  
  张穆将都尔鼻比作了辽东锁钥之地。可见其重要。
  
  杨凡把沈阳情报站撤了,都尔鼻的大车店都没有撤,可见这里监视建奴军事动向的便捷性。
  
  皇太极屡次进攻明朝和蒙古,也是走的都尔鼻路。
  
  清代很多史料记载,自天聪元年到崇德八年(1627—1643),清军有10余次经过都尔鼻地方南下。
  
  皇太极鉴于该地交通上的重要性,于崇德二年专门修建了都尔鼻城。为了使盛京通向都尔鼻地方的道路良好,专门修筑了一条宽口,两侧带排水沟的大路。
  
  据清代史料记载,「复治盛京至辽河道。道广十丈,高三尺,濬壕夹之」。这个规模的公路,简直堪称古代的高速公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