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一看文学 > 重生之乘风而起 > 第三十三章 回乡

第三十三章 回乡

第三十三章 回乡 (第2/2页)

五舅家俩儿子一闺女,老二当年脑膜炎,休学后就再没读书;老三就是周至嘴里的三姐,在夹川上学,一直住在周至家;老四明年也要进城,成绩可能只能考上马街中学高中部。
  
  二哥四弟抬着竹制的滑竿过来:“婆!我们来抬你!”
  
  “紫峰紫桥吧?都这么大了啊!”
  
  “紫峰都说媳妇了!五通场王家二房的!”五舅说道:“走吧,妈,我们回去再说!”
  
  黔省来的同志们就跟周至前世一样,给这场面震得不轻,我们……我们不是送巧苓同志回来探亲的啊……我们这儿……可还有正事儿啊……
  
  大田坎也不是外公挑豆浆的当年,都已经铺上了石板,滑竿到了新屋基,院坝里同样已经站满了人。
  
  “牛圈没了?”刚到新屋基,外婆就看到边上的竹棚子没了,变成了红砖小房。
  
  “呃……妈,那边是厨房和柴房了。”
  
  “用得着这么大厨房和柴房啊?就你那点菜豆花的手艺,还想开鸡毛店啦?”
  
  一句话说得周围都笑了起来,菜豆花就是豆花没弄好,只好朝里边丢一把碎菜叶,搅和搅和将就着吃那种。
  
  老妈在外婆这里啥都没学到,唯一就是豆花点得好,一瓢清的手艺值得她炫耀了一辈子。
  
  五舅妈有些尴尬:“妈,现在那边还有大水缸,一架子南瓜,一梁的腊肉香肠,对了,当年你和爹开店子的盘子碗,还留着好些呢。”
  
  “是吗?那看看去?”
  
  “黑漆麻乌的就不慌着看了吧?妈,先让小辈们见见,看看你还记不记得?”
  
  这一下就完不了了,二嬢也不善应酬,倒是干爹比较厉害,对工作组的人说道:“这边估计得好一阵子呢,要不这样,趁现在有车,就拉着大家转转,我先带大家去看看当年联合特支的同志们,战斗过,生活过的地方,对了,那青瓦碉楼都还在,正好给大家摆摆那里发生过的龙门阵。”
  
  这事儿大家都比较感兴趣,纷纷点头。
  
  指着正想要溜去堂屋看大沙萝卜的周至,干爹喊道:“你给我过来,你才是重点,听听爱国主义教育,想往哪儿跑?”
  
  周至看向外婆那边,不知道啥时候外婆已经坐在一个藤圈椅上,老妈老爸正站在外婆身后,满脸尴尬又不失礼貌的微笑。
  
  之前爸妈回来也没这么大场面,也就幺房的亲戚还算勉强熟悉。
  
  现在多了那么多人,好些都不认识,还得外婆和五舅在旁边介绍。
  
  娃儿都上高一了,还给当做新女婿看,老爸那份尴尬就不用提了。
  
  “爸,妈,我跟干爹去看五通场了啊!”
  
  “你等等!”平时在单位讲一两个小时都能自由发挥的老爸,现在就跟给这句话救了半条命一样:“那边我也只去过两回,还有石顶山起义,也得听你干爹讲讲!”
  
  上了中巴车,干爹就拍了拍老爸的肩膀:“傻了吧?单位啥事儿不能当借口,非得跟来遭这份罪。老弟,我这算救命之恩了吧?”
  
  “我是担心外婆,这么多年没出过门了……”然后老爸就看见有人在边上竖着耳朵偷听,大为尴尬,瞪起了眼睛:“大人说话,往面前凑什么凑,后边去!”
  
  周至只好灰溜溜朝后边座位走去。
  
  “这小子要不这么机灵,能有现在这出?”干爹却再次拍了拍老爸肩膀:“老弟,本是个机会,昨天晚上汇报,还是该提一嘴的。”
  
  老爸沉默了一下:“一码归一码。”
  
  “你呀……”干爹叹了口气,转身却又变成一脸笑:“同志们,那我就充个大个,今天当回导游!”
  
  大家都鼓起了掌来。
  
  “现在这条路,就是当年夹川往五通如黔省的必经之路,当年可没这么宽啊,最多三分之一!”
  
  “前头不远,就是当年宋三娘开店的旧址,叫鸡爪窝。看过《水浒》的同志都应该晓得,好汉们占了梁山后,在山下几处都有接引店。”
  
  “比如张青和孙二娘,到了梁山后的司职,就是‘打探声息’、‘邀接来宾头领’,负责管理‘西山酒店’。”
  
  “这么比方可能有点不恰当,但是我们都是党员同志,必须讲求个实事求是,大家说是不是啊?”
  
  车上众人都笑了起来。
  
  周至一向知道干爹厉害,现在看他信口拈来,一下就能将所有人吸引住,更是佩服。
  
  《水浒》谁没读过?可这些细节,还有多少人记得?
  
  “到时候大家可以下来看看地形,我们的巧苓同志啊,也算得有做好汉的天份,选那地方,可真是个瞭哨通风的好位置……”
  
  中巴车载着一车人的笑声,朝着五通场驶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