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一看文学 > 扼元 > 第九百零三章 戏台(中)

第九百零三章 戏台(中)

第九百零三章 戏台(中) (第2/2页)

再加上此番动兵,北面三个招讨司都遣人参与。
  
  赵决所部负责保障后勤不提。仇会洛所属,比如驻在金莲川的张绍、驻在缙山的赵瑄、驻在野狐岭的田雄等人俱都随军;韩煊所属,从平地松林以东赶来助战的蒲速烈勐也带着白山黑水间招募的生女真骑兵,连着几日参与了草原上的轻骑追逐搏杀。
  
  以这三个招讨司的力量投入进来,黄金家族留在草原的兵力再多,也绝不是对手。
  
  不过,自古以来中原王朝展开对草原的征伐时,难题从来就不在战斗的胜败。汉时卫霍讨伐匈奴、唐时李积讨伐突厥,乃至金国从完颜宗弼开始,一代代人讨伐草原上蒙兀各部,最要紧的,都是如何找到草原部族的本据,用一场决定性的战斗底定局面。
  
  若不能做到这一点,大军就会陷入万里草原的泥潭,再强的武力也无所施展;最后铩羽而归还算好的,全军覆没也不是没有先例。
  
  对大周来说,现在的草原便是这样一个泥潭。
  
  因为成吉思汗不在,本来如臂使指的千户部落越来越松散,越来越自行其是。朝廷若以重兵讨伐,挥出的每一拳都毫无意义地打在这个千户部落,那个千户部落身上。
  
  非要动用软硬手段,挨个儿一路压服下去,大军怕不得在草原上盘桓好几年。
  
  打赢打输姑且不论,大周固然富裕,用钱的地方也多,何况中原各地久经战乱,仍需休养生息。郭宁便是卖血,也凑不出这么大一笔军费。
  
  非要强来的话,必然重蹈大金的覆辙。草原上捷报频传的同时,中原各地百姓不堪承受苛捐杂税,都要揭竿而起了。
  
  另一方面,这几年来草原和中原的商业往来频繁,草原上很多千户的心态,压根瞒不过大周朝廷。
  
  如果大周不动兵,这些部落并没有和大周为敌的兴趣和胆量。他们更多的精力,都摆在彼此争竞,维系自身利益上头。反而是大周的军事行动,会导致他们立即抱团,重新聚集到位于哈拉和林的鄂尔多大帐之下,进而引发越来越激烈的反抗。
  
  真要是蒙古人发起狠来,不管不顾地抱团南下掳掠,大周就算能击退他们十次,只要有一次疏忽,就必然导致严重的后果。
  
  这样想来,与草原开战,其实很难得利。
  
  成吉思汗之所以敢调动蒙古军主力西征,而把一个虚弱的草原放在郭宁眼前,或许就是因为这个缘故。以草原的现状,恰能隔绝他和郭宁的武力。
  
  那么,大周如果
  
  安于边疆现状,保持两家的和平呢?
  
  这更是取死之道。
  
  每个人都知道,草原是也克蒙古兀鲁思的核心疆域,成吉思汗不可能放弃这里!当他统合了西征所得的庞大力量,这个可怕的征服者一定会回来!
  
  若大周不能提前在草原有所举措,到那时候就得眼睁睁看着成吉思汗重新收回一个富庶而忠诚的草原,然后以更强大的武力重新攻入中原!
  
  蒙古军上一次攻入中原时,杀死了多少人,摧毁了多少农田、水利、村庄和城池?
  
  大家都还记得呢。
  
  大周朝的文臣武将们,几乎每个人都是那惨烈一幕里的幸存者。没有人能接受那一幕重演,没有人能接受新生的大周又要在自家的腹地,挥洒鲜血与强敌鏖战。
  
  所以,文武群臣都确定,当机会到来以后,往草原伸手是必然的。
  
  机会在哪里?机会怎么来?
  
  而大周的皇帝郭宁,正是一个极其大胆,极其擅长从无到有制造机会的人。这一次,他制造了一个最合适的机会。
  
  他把草原上抱着不同念头的各方力量,全都凑到了草原东部,环绕乌沙堡的一片戏台。
  
  「蒙古军各部都在列阵了!至少有五万骑兵!」
  
  一名军吏大声叫嚷着,从将士们身边跑过。
  
  这军吏身材瘦小,嗓门倒是很大。看服色,他是专门负责在热气球上登高眺望的。
  
  热气球底部悬挂的藤条筐里,通常会安置三位军吏。一人负责热气球的升降,另两人负责了望,并将了望得来的信息书写在木板上。木板顶部钉着铁环,可以扣住固定热气球的绳索,投掷到地面。
  
  但有时候军情紧急或者复杂,在木板书写太费时间也写不清楚,有些对自己身手极其自信的军吏就会用铁环同时扣住腰带和绳索,自家沿着绳索直接攀援下来.
  
  从数十丈的高度攀援向下,非得勇敢异常才行。地面上的人眼里,那些军吏的铁环扣住的,不是自家腰带,简直还有自家脑袋。所以便是最自矜的禁军将士,对这些军吏也只有佩服。
  
  此刻这军吏叫嚷奔跑,可能阻碍在前头的禁军将士纷纷闪开道路。
  
  将士们侧头看着军吏奔向中军,然后彼此低声道:「来了来了!蒙古人都来齐了!好家伙,五万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