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一看文学 > 红楼之挽天倾 > 第二百六十二章 一等云麾将军

第二百六十二章 一等云麾将军

第二百六十二章 一等云麾将军 (第2/2页)

比如对三辅百姓民生困顿、贼寇屡禁不绝的看法,忧国忧民与真知灼见,共同洋溢于字里行间。
  
  如果没有成绩和喜讯,这种频度的奏疏,就有些让人心烦,但配合着不停传来的捷报,以及昨个儿急递而来的少华山贼寇主力全部覆灭,再加上贾珩对民生、治安、兵务的政论思考。
  
  这奏疏就显得情真意切、字字珠玑,将一个拳拳之心而又不乏智谋才略的能臣、直臣,跃然形于纸上。
  
  甚至,崇平帝还产生了一些,嗯,类似后世女人等“情书”的期待。
  
  最近不久,贾珩更是提出“整顿盐务、刷新吏治、裁汰旧军”的必要性和关联性,从轻重缓急上,提出三者应该同时推进,并行不悖。
  
  嗯,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不可偏废。
  
  这一论断,不仅左证了崇平帝的决策,也给予了其施政信心。
  
  这本就是崇平帝在心底隐隐成型——明年的新政策略。
  
  崇平帝点了点头,温声道:“朕都快忙忘了,他说可班师一部回京,另外还留下一部军卒,帮助华阴受雪灾之民,建造房屋,以避风雪。”
  
  戴权轻声道:“贾子玉好像说,这是军民互助,以为鱼水之情。”
  
  心头暗道,贾子玉这奏疏两三天一封,几乎快成陛下睡前必读之物了。
  
  崇平帝笑骂道:“你这老阉货,也知道什么叫鱼水之欢?”
  
  戴权脸上的褶子也是笑开了一朵朵菊花。
  
  崇平帝收了笑容,眺望远处,喃喃道:“贾子玉,明后两天应该就回京了。”
  
  戴权道:“若是日夜兼程的行军,明儿个这时候应该就到了。”
  
  就在君臣二人叙话之时,忽地,外间内监禀告道:“陛下,京营节度使王子腾在外求见。”
  
  崇平帝闻言,愣怔了下,道:“王卿这是从西北回来了?宣!”
  
  王子腾查边去得主要是延绥、固原、宁夏一线,前者原在陕省境内,而后二者则远一些。
  
  不多久,王子腾虎步生风,入得偏殿,跪下行礼,道:“微臣,王子腾见过圣上,圣上万岁万岁万岁。”
  
  “王卿平身。”崇平帝面色和缓,笑了笑道:“戴权,给王卿搬个绣墩。”
  
  王子腾谢恩起身,听着崇平帝的语气,见龙颜欣悦,心头也松了一口气。
  
  君臣寒暄两句。
  
  王子腾道:“圣上,微臣查三边防务,点检关隘、烽候,现汇总一疏,还请圣上御览。”
  
  说着,从袖笼中取出一份奏疏,双手举过头顶。
  
  戴权这边儿就是接过奏疏,折身,递给崇平帝。
  
  崇平帝接过奏疏,翻开,凝眸读着,眉头渐渐皱起,冷声道:“三边兵制,竟败坏至斯?”
  
  “圣上,经臣明察暗访,三边军将吃空额近四成,臣观之都觉触目惊心,难以置信。”王子腾面色凝重,沉声说着,但眼底却有一丝得意,他为了弄清这些数字,颇是费了一番手脚。
  
  那些边将奸诈、狡猾不下京营之将。
  
  崇平帝掩住奏疏,脸色铁青,道:“戴权,将贾子玉的这份儿奏疏拿给王卿看看。”
  
  “是。”戴权从御桉中取过一封奏疏,转身递给了王子腾。
  
  王子腾心头一惊,拿过阅览,阅读着其上文字,面色变幻了下,因为其上正是叙说了果勇营吃空额之情。
  
  王子腾面色倏变,只觉后背冷汗渗出,“噗通”跪下,顿首拜道:“圣上,臣为京营节度使,有失察之责,还请圣上降罪!”
  
  “你方任京营节度使不足一年,这个账还算不到你头上,起来罢!”崇平帝摆了摆手,面色铁青,看着额头渗出冷汗的王子腾,心头多少有些失望。
  
  任京营节度使不足一年,就做不了事吗?
  
  以前他或还觉得还的确是这样。
  
  但贾子玉刚刚提点京营一日,就清查空额之饷银,追夺贪占饷银,就在半个月前,牛继宗为了还上饷银亏空,到处典当牛家产业。
  
  而果勇营除却被斩首示众的夏牧等人抄检家资弥补亏空,包括同知、佥事、参将、游击都陆陆续续补上了,近半饷银亏空。
  
  再说掣肘重重,无力整军?
  
  贾子玉刚刚上得奏疏,已补齐果勇营兵额,所言剿捕了少华山的数伙贼寇,为求治本之策,募流民青壮为兵,不使其屈身事贼,滋扰地方。
  
  这一石数鸟,面面俱到。
  
  更不要说,前有清剿三河帮贼寇,一解国库财用之难,二为内帑营生殚精竭虑。
  
  “向使满朝文武皆如贾子玉,朕何又落得此等内忧外患,左支右绌的窘境!”
  
  还是那句话,贾珩的出现,尤其是雷厉风行、大刀阔斧、无事不成的干练作风,给了崇平帝一种高期待。
  
  总忍不住拿手下大臣和贾珩去比。
  
  这一对比,就不忍看了。
  
  崇平帝面色不豫,冷笑说道:“边军吃空额四成,京营更是尤为烈之,近半吃空额,还有老弱减半发放饷银,朕前日读弘文馆编纂的《明史》,观我大汉京营,已有庚戌之变时,前明之不吉之兆!”
  
  崇平帝所言是指明史记载:【嘉靖二十九年,俺答入寇,兵部尚书丁汝夔核营伍不及五六万人。驱出城门,皆流涕不敢前,诸将领亦相顾变色。汝夔坐诛。】
  
  王子腾拱手道:“臣一定全力整顿京营,裁汰老弱,为圣上练出一支敢战之兵。”
  
  崇平帝道:“京营整顿,刻不容缓,等贾子玉归来,你们多加商议。”
  
  王子腾闻言,心头就是一凛,就有些憋屈。
  
  又是贾子玉。
  
  他已在天子口中,提贾珩之名几次,这位少年究竟何德何能,为何如此得天子青眼有加?
  
  崇平帝沉吟片刻,沉声道:“戴权,传朕口谕,着内阁拟旨,王子腾查边有功,加兵部侍郎衔,贾珩于京畿三辅剿寇有功,晋爵一等云麾将军,诏旨六部,明发中外。”
  
  因为此刻在内阁值宿的是武英殿大学士李瓒,提前都有通气,就可直接拟旨。
  
  本来王子腾以武将之身,若实授兵部侍郎,或许引得六科哗然,崇平帝说不得还要施展一番借力打力的权术手腕。
  
  但现在……
  
  崇平帝分明改易了心思,只是加衔兵部侍郎,表其劳苦功高,并不实授。
  
  这种加衔,哪怕是边关一些劳苦功高的总兵,都加了兵部侍郎衔,多领着一份俸禄,反而失了先前李瓒所想的让王子腾入阁的“前奏”用意。
  
  至于贾珩的爵位晋升,由正三品而升入正二品,按说是要象征性的廷议一下。
  
  但一来是升武勋之爵,且不在五爵之内。二来,内阁有武英殿这位执掌兵部部务的大学士愿意奉拟,也不失名正言顺。
  
  所以,内阁拟旨,被六科驳回的几率为零,因为靖平三辅贼寇,功劳也差不多了。
  
  “一等将军就是正二品,领果勇营都督就可水到渠成了。”
  
  崇平帝眸光闪了闪,思忖着。
  
  王子腾这边儿也是拱手谢恩,心头那种往日圣卷移走、澹薄的异样之感,愈发强烈。
  
  加兵部侍郎衔,他缺这个衔?
  
  还有谁能告诉他,他离个京的工夫,那位宁国旁支,就要一跃而升为正二品的武官了?
  
  可恨,谁让他……不姓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