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一看文学 > 走进不科学 > 第八百零二章 史上最强硕士答辩阵容

第八百零二章 史上最强硕士答辩阵容

第八百零二章 史上最强硕士答辩阵容 (第2/2页)

至于潘院士和徐云所说的委员会指的便是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由学位授予单位组织,主要负责审查学位论文,组织答辩这些,然后决定是否授予学位。
  
  当然了。
  
  本科...也就是学士学位是不会有答辩委员会参与的,答辩委员会针对的是硕士和博士这两个学位。
  
  一般硕士的答辩委员会人数在四五个,博士六七个。
  
  细分下去的具体规则有很多,不过核心就是导师不能担任委员会的一把手,博士需要有几位是外单位专家等等。
  
  相较于博士答辩,硕士答辩的要求会更低一些。
  
  因为硕士答辩可学习的东西一般不是很多,大部分都是相互包容一下就让学生通过了。
  
  不夸张的说。
  
  那个由学科老师以及校外专家组成的答辩专家组,在你答辩的时候,基本只有两种态度:
  
  一是让你顺利通过。
  
  二是将你臭骂一顿后让你通过,基本不存在答辩现场不让你通过的情况。
  
  凡是导师同意你参加论文答辩的,就已经等同于放你过了,如果不放你过不可能让你参加答辩,甚至不可能让你去送审——除非你导师不怎么负责任,或者这门学科的专业建设存在问题,你们的学科带头人有意如此安排,又或是你的表现极其离谱,否则不会出现答辩现场否决的情况。
  
  所以徐云对于自己硕士答辩还是挺有信心的,闻言只是习惯性的问了一句:
  
  “老师,评审委员会都有哪些人?”
  
  在徐云想来,潘院士接下来应该会报出几个徐云有所耳闻但又不那么熟悉的名字,这些人要么来自科大校内的其他专业,要么就是其他一些大学的正副教授。
  
  在经过诸多....好吧其实没那么多但质量极高的副本之后,徐云在能力这块其实已经超过很多正高级别的教授或者研究员了。
  
  所以说不定参与评定学位的那些教授里头,有很多人甚至还比不上徐云呢.....
  
  结果没想到的是。
  
  在听到徐云的问话之后,潘院士脸上的表情瞬间变得有些微妙了起来:
  
  “小徐,你要有个心理准备。”
  
  徐云原本随意的表情顿时一愣:
  
  “嘎?”
  
  这啥意思?
  
  啥叫有个心理准备?
  
  随后潘院士想了想,从随身的公文包里取出了一张名单:
  
  “小徐,这是你答辩委员会的评审名单,你自己看看吧。”
  
  徐云眨了眨眼,接过名单看了起来。
  
  就在看清名单的一瞬间,徐云的左手顿时一抖,整个人好险没有从椅子上滑下来。
  
  只见这张名单之上,赫然写着几段话:
  
  【根据《华夏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第八条第三款规定,硕士学士论文答辩委员会由3至5人组成,一般应当由外单位的专家论文答辩委员会主席,由副教授,教授和相当职称的专家担任】
  
  【现经华夏科学技术大学位评定委员会第十届第二十—次会议审议,对徐云(学号)硕士学位答辩做出如下评审安排】
  
  【答辩委员会人数:5人】
  
  【答辩地点:燕京石景山区玉泉路19号乙院】
  
  【答辩委员会主席:杨振宁】
  
  【委员会委员:王希季、周光召、周绍平、薛其坤】
  
  徐云:
  
  “ovo?”
  
  我踏马看到了些啥?
  
  过了足足有好一会儿,徐云才从懵逼中回过了神,整个人猛然看向了潘院士:
  
  “老师,这啥情况?这么多大佬给我个硕士做评审是什么鬼?”
  
  潘院士很淡定的朝徐云耸了耸肩,他才不会告诉徐云自己在看到名单的时候也愣神了好一会儿呢:
  
  “这有什么好奇怪的,《学位条例》只规定了答辩委员的下限是副教授,并没有规定院士不能充当评审。”
  
  “事实上院士充当评审在博士答辩里也不是没有先例,没啥好大惊小怪的。”
  
  徐云依旧直愣愣的盯着他:
  
  “......”
  
  或许是被徐云看的有些尴尬加上心底确实有点发虚,过了一会儿,潘院士也忍不住干笑了起来:
  
  “其实这事儿最早可以追溯到暗物质发布会那会儿,那时候几位大佬们在后台聊到了你,侯院长问了一句【小徐是不是快硕士毕业了】。”
  
  “我也随口答了一声【快了,等答辩委员会人员找齐差不多就能进流程】,结果没想到杨老他们居然来了兴趣......”
  
  提到当初这事儿,潘院士整个人也有点心绪微妙。
  
  平心而论。
  
  当时无论是侯院长...也就是中科院院长侯星远还是潘院士本人,他俩的一问一答都属于很平常的闲聊范畴。
  
  就像几个五六十岁的家长聚会,闲聊的时候通常会问到【你家小孩也快工作了吧】这种问题,问答者根本就没有任何目的性。
  
  结果没想到。
  
  杨老和王老、周绍平几人居然来了兴趣,后来杨老又喊上了周光召和薛其坤,愣是硬生生的凑齐了个究极天团....
  
  不夸张的说。
  
  这几位再加上潘院士、陈佳洱、王贻芳和祝世宁四位大佬,基本上就是如今华夏物理学最巅峰的那有数几人了。
  
  而且几人中除了王希季...也就是王老专业略微有些不对口之外,其他几人的方向刚好也和徐云所学的凝聚态有所重合。
  
  虽然重合的程度没有百分百那么高,但评审个小小的硕士还是轻轻松松的。
  
  同时很凑巧的是。
  
  杨老、周绍平和周光召老爷子三人常年都在燕京疗养,王老此前一直待在滇省,但在不久前那次病危之后便也留在了燕京。
  
  五人中只有担任南科大校长的薛其坤院士不在首都,但薛其坤院士只有60出头,坐个飞机或者动车身体几乎不会有什么压力。
  
  换而言之。
  
  整个过程只要徐云能够按时抵达首都,那么无论是专业还是评审行程,压根就不存在任何问题.....
  
  于是乎.....
  
  中科大....不,准确来说应该是全华夏有史以来最强的硕士答辩天团,就这样诞生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