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一看文学 > 走进不科学 > 第六百一十七章 都让开,我又要搞事啦!

第六百一十七章 都让开,我又要搞事啦!

第六百一十七章 都让开,我又要搞事啦! (第2/2页)

5号工位上万平米的面积说大挺大,但说小也挺小,加之高元明他们事先就在试验场里放了很多测量物,出现如此狼藉的景象倒也实属正常。
  
  不过试验场中虽然粉尘弥漫,但高元明等人却丝毫没有等这些扬尘飘落到地面后再行动的想法。
  
  只见高元明几人变戏法似的从身上掏出了几双棉麻制的劳保手套往手上一戴,接着便捂住口鼻,快步朝场地内冲了进去。
  
  高元明边跑的时候还没忘了布置任务,没一会儿他就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了:
  
  “小许,你去1号元件的位置看看!”
  
  “老马,你负责4号元件!”
  
  “小王,你去找五号元件的木桩.......”
  
  与此同时,被高元明点到名字的六分厂员工也相继做出了回复:
  
  “收到!”
  
  “是!”
  
  “明白!”
  
  老郭见状不由与徐云对视一眼,轻轻摇了摇头:
  
  “这个老高啊......得,小韩,咱们到边上等着吧。”
  
  徐云在这种事上拿高元明也没啥办法,便也只好跟着老郭乖乖到另一间观察室等待了起来。
  
  这间观察室和地面上那间没什么区别,就是墙体要更厚一些——这间屋子原先的规划就是用于留人观测,以此保证在第一时间能够拿到各种实验参数。
  
  十多分钟后。
  
  高元明等人抬着几个箱子哼哧哼哧的从外头走了进来。
  
  这几个箱子就是传感器的接收设备,实验中被高元明他们安置在了一个非常安全的角落,外部还用铁皮给围成了一个保护壳。
  
  在高元明将箱子摆好的同时,王原则从观察室的一处角落里取出了一台打点计时器。
  
  “老高,电源在哪儿?”
  
  “左边柜子那儿有个插座,你插进去就行了。”
  
  “好嘞!”
  
  鼓捣了一会儿后,王原等人很快开始读起了接收机内的数据。
  
  这台接收机算是一个比较原始的存储设备,据说内部有水银延迟结构和齿轮存储模块,同时还自带读卡条的记录功能。
  
  一台这种设备最多可以记录六片线性震荡元件收集到的参数,整个试验场24个元件安置点正好需要四台。
  
  通上电后。
  
  接收机很快开始输出了记录信息。
  
  咔哒咔哒——
  
  高元明则站在打点计时器边上,开始认真的读起了纸条。
  
  “B1是1848586873456....解译出来就是爆速7164.56米.....”
  
  “8938438485....修正量为+120......”
  
  “13号元件的爆压是3.23e9pa......”
  
  “17号元件的密度是......”
  
  随着一张张卡纸的打出,一组组参数相继出现在了众人面前。
  
  早先提及过。
  
  每组元件的位置甚至朝向都事先经过严密的计算,因此各组的参数汇总之后进行推导,就能很准确的还原出炸药的初速、在空间内的扩散趋势之类的数据。
  
  半个小时后。
  
  高元明将一份计算好的数据递交到了王原手里:
  
  “老王,你看看吧。”
  
  王原接过报告飞快的扫了几眼,眉头很快拧成了一团:
  
  “爆速7434米....还是太慢了,另外冲击波峰值超压也不行....看来还是得再调配一次比例。”
  
  众所周知。
  
  Henrych曾经根据范围较广的TNT装药爆炸的实验研究工作,导出过两个公式:
  
  ToW√3=10??3??0.05≤Z≤3
  
  To=B×10??3×W????√6R√
  
  这两个公式的含义是冲击波的时间参数,也是这个时代大多数炸药数据研究的核心数学依据。
  
  但这种公式毕竟是全数学经验,无法一一对应每个实验环境。
  
  比如说西海省这边海拔高气压低,水的沸点都和正常的区别极大,这个模型在西海自然也是失效的。
  
  正因如此,王原等人只能靠纯人力对炸药优化,也就是从爆炸的数据上来判断自己的方向是对还是不对。
  
  很明显,这一次他们又失败了。
  
  见此情形,一旁的老郭也忍不住拍了两下王原的肩膀,安慰道:
  
  “没事儿,王工程师,结果不理想就不理想吧,至少这些参数逆推回去,可以证明德国佬给我们的元件还是相当精准的。”
  
  “有了这些元件在手,符合条件的炸药总是能慢慢调配出来的。”
  
  孰料王原却摇了摇头,并没有接受老郭的安慰:
  
  “郭主任,你此言差矣。”
  
  “我们的高爆炸药可不仅仅是改变TNT和黑索金的比例就够了的,更关键的是要让二者能够融合。”
  
  “不瞒几位,今天我们实验的这批炸药已经是目前最优的一批成品了,想要再提高爆速和超压,必须要搞出能够进一步融合二者的米哈伊洛夫锅才行。”
  
  “可问题是这项技术毛熊方面连张图纸都没交给咱们,除非咱们撞大运,否则不可能搞出这种工具。”
  
  “没有米哈伊洛夫锅,所谓的调配又从何谈起呢?”
  
  “......”
  
  看着一个劲儿摇头的王原,老郭不由微微一怔。
  
  米哈伊洛夫锅?
  
  这个工具他倒是有所耳闻——当年他在反应堆实习时的老师曾经和他提过这玩意儿。
  
  同时作为基地的副厂长,他也很快想到了一件事:
  
  当初在毛熊支援技术的名单中,也确实没有这项技术的相关信息。
  
  没错。
  
  不是毛熊后来烧毁了相关图纸,而是根本没有把米哈伊洛夫锅作为援助的技术。
  
  虽然他对炸药研发不太了解,但这种缺乏工具无法继续研究的情况,在流体力学中也相当常见,因此他也确实能理解王原的苦衷。
  
  想到这里,老郭不由也跟着皱起了眉头。
  
  过了几秒钟。
  
  他下意识转过头,对徐云问道:
  
  “小韩,你对这个米哈伊洛夫锅有了解吗?”
  
  老郭的这个问题算是一个本能反应,毕竟徐云没少给过他各种大大小小的惊喜。
  
  但令老郭有些遗憾的是,徐云这一次并没有给出肯定的答复:
  
  “米哈伊洛夫锅啊....郭工,这玩意儿我听倒是听过,但具体的原理确实不太懂,只知道它是个烧炸药的工具罢了.....”
  
  老郭闻言愣了两秒钟,旋即便是怅然一叹。
  
  也是。
  
  这个韩立又不是几十年后的未来人,他怎么可能什么事儿都懂呢?
  
  这种事儿还是只能冒风险堆人力了.....
  
  而就在老郭准备开口对王原说话之际,徐云的声音却先一步悠悠响了起来:
  
  “不过.....”
  
  老郭顿时一怔,下意识问道:
  
  “不过什么?”
  
  徐云看了他一眼,嘴角再次扬起了一丝弧度:
  
  “不过我虽然不知道怎么搞出来米哈伊洛夫锅,但曾经听一个叫做阿泰尔·伊本的人说过一句话,内容是......”
  
  “把目击者杀光了,就是完美的暗杀。”
  
  “?”
  
  老郭的脸上顿时浮现出了一个问号:
  
  “小韩,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徐云见说指了指不远处残余的炸药粉末,解释道:
  
  “郭工,咱们搞米哈伊洛夫锅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老郭有些古怪的看了他一眼,不过还是老老实实的回答道:
  
  “当然是为了调配出威力更大的高爆炸药啊。”
  
  啪!
  
  徐云爽快的打了个响指,朝老郭耸了耸肩膀:
  
  “所以嘛,如果咱们要是直接鼓捣出威力更大的炸药,那不就等于是把米哈伊洛夫锅也给搞出来了?”
  
  说罢。
  
  徐云再次看了眼有些发愣的老郭,笑吟吟的说道:
  
  “郭工,您听说过....CL20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