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一看文学 > 走进不科学 > 第六百一十六章 从今天起,再也不要有牺牲(下)

第六百一十六章 从今天起,再也不要有牺牲(下)

第六百一十六章 从今天起,再也不要有牺牲(下) (第2/2页)

夏敏的丈夫王立明当初出事,就是因为工厂给出的参数有误,稀释硝化液的升温阶段没有把副产物完全氧化,最终在硝解反应时发生的意外。
  
  除非高元明敢拍着胸脯说自己的肉眼观测能比元件精准,否则他肯定没法接下徐云的话。
  
  他敢胸部一挺把自己的命豁出去,但奉献别人的生命就属于另一种概念了,至少高元明没这脸干这种事儿。
  
  眼见高元明一副卡壳的模样,徐云便又将打蛇棍随了上去:
  
  “另外高工,您也是搞科研的人,体积和价格这种逻辑您又怎么说得出口呢?”
  
  “别的东西都先不提,就说咱们基地库房里那些气体扩散膜,那一片可比这元件要贵的多了。”
  
  “限制一个零部件价格的不是体积,而是工艺和研发水平,您信不信再过个几十年,有些生产成本不过几毛钱的东西能给你卖个上百美刀?”
  
  高元明再次一滞。
  
  徐云所说的气体扩散膜就是504厂当初因为毛熊动了手脚而失败的产品,主要用途是离心机中浓缩铀的分离。
  
  一片气体扩散膜大概就巴掌大小,和Hochtief公司的线性震荡元件差不多,但厚度却只有毫米级别,一片的成本高达接近20块华夏币。
  
  按照现在这个时期的汇率,它的成本还真要比五美刀来得高。
  
  接着徐云叹了口气,给高元明扎了最后一刀:
  
  “还有,高工,您说的五美刀是这种元件的零售价,咱们买它可用不着这么多钱。”
  
  “我之前和畜牧队的贡布同志计算过,大概三百头驴没日没夜干上一个礼拜出的顶浆分泌液,就够制备一吨重的驴浆薄膜了。”
  
  “等咱们黑水虻养殖中心彻底建成,整个过程的成本就只剩下了电费以及其他一些化学材料的支出,大概一吨薄膜也就十来块钱吧。”
  
  “而咱们一吨驴浆薄膜能换来的元件足足有一百枚,也就是一枚线性震荡元件大概就一毛钱的样子。”
  
  “另外这项交易还是咱们的重点工程,也就是德国人的供货序列还要排在毛熊前边,即便德国人啥时候终止交易,到时候咱们到手的线性震荡元件也都够接下来使用的了。”
  
  听到徐云这番话,一旁的老郭下意识点了点头。
  
  不同于和毛熊的可乐合作。
  
  可乐这玩意儿的交易时常再怎样都能持续个七年八年,运气好和原本历史中那样维持二十年都有可能,属于一个相对稳健的长期贸易。
  
  但Hochtief公司的线性震荡元件却不一样。
  
  这种零部件兔子们短期内很难具备工艺,而兔子们和德国人的关系又不太稳定。
  
  不出意外的话。
  
  兔子们和德国、高卢以及英国的三方交易,顶多保密个一年两年的样子——兔子们只要保证串列式加速器到国内之前消息不传出去就行。
  
  因此兔子们便将与Hochtief的元件交易排到了一个很靠前的位置,计划在两个月内能交易到一万枚以上。
  
  三次最大量级的冷爆实验大概会损耗20枚线性震荡元件元件,一万枚线性震荡元件足够支撑一千五百多次冷爆实验了。
  
  兔子们原本历史中的冷爆实验也不过四百多次,其中主要还是小规模冷爆,全当量冷爆的次数连二十次都没有。
  
  哪怕是算上氢弹和中子弹,这些线性震荡元件也足够用了。
  
  当然。
  
  这个只是理想化的状态,毕竟能不能凑到这么多的本土驴顶浆分泌液还不好说.
  
  总而言之。
  
  随着徐云这三番话的怼脸,高元明哪怕内心再有想法,也不知道该如何反驳了。
  
  只见他沉默了足足有好一会儿,彼此间对视一眼,最终幽幽的叹了口气:
  
  “行,韩立同志,我说不过你,就按原本的方案来做吧!”
  
  看得出来,高元明其实还没完全认同徐云的想法。
  
  不过没关系,徐云也不指望自己一番话就让高元明彻底改变观念,他只要保证高元明在行动上不会与原本的安排相悖就行了。
  
  至于观念嘛.
  
  随着时间的推移,徐云相信要不了多久,高元明就会改变自己的想法的。
  
  他现在要做的就是
  
  从今天开始,避免一切无意义的牺牲,至于对方是自愿还是被强迫的徐云就管不着了。
  
  说不定有些人到了耄耋之年还会和孙子念叨,当年那个韩某人就是爱多管闲事,让我怎么怎么样就能搞定的事儿非要搞得多正式多严谨
  
  但对于徐云来说。
  
  能让这些原本时间线牺牲的烈士看到他们亲手建设的祖国强大,看到自己膝下儿孙满堂,这就足够了。
  
  在搞定了高元明后。
  
  老郭和徐云等人便开始在现场协助高元明和刘全安装起了Hochtief的线性震荡元件。
  
  后世徐云曾经在科大实验室见到过一次Hochtief生产的元件,不过那时候这种元件已经不是线性震荡的检测方式了,而是多触点的函数测量矩阵式元件。
  
  眼下这种相对原始的线性震荡元件,说实话徐云还是头一次见。
  
  这玩意儿大概就普通光盘大小,圆形,厚度一厘米出头,每隔90度的盘面上有一个裸露在外、指甲大小的正方形金属片,这就是用于测量冲击波的传感器。
  
  与这些元件配套的还有一个类似后世鱼跃8F-5W吸氧机模样的黑色小箱子——这可真不是在打广告,二者的外观几乎是一模一样.
  
  这个小箱子便是传感器的接受设备,只要在使用时通线连接就能无限复用,当然了,数据是要导出才能解析的。
  
  至于导出数据的设备则有很多可选项,比如说Hochtief自己用的就是设计出来的计算机算法,可以直接导入到计算机显示。
  
  不过这种算法属于Hochtief的绝对核心数据,当时德意志代表的意思是谈可以谈,但是要加钱。
  
  于是兔子们本着省钱的想法拒绝了这个交易意向,所以基地方面采用的是比较原始的打点计时器报数。
  
  按照徐云了解到的信息。
  
  这套设备可以记录的参数率大概在80%左右,精度则无限接近百分百,毕竟冷爆不需要汇总辐射数据嘛。
  
  “按照设计图纸,2号工位要安置的线性震荡元件一共是24枚。”
  
  在放弃了原先的想法后,高元明整个人也很快投入到了工作状态,只见他手上拿着一张工程图纸,指着面前的试验场道:
  
  “第一个安置点在D区,高度1.14米,左侧起始长度5.14米,直接嵌在墙上就行”
  
  “第二个安置点在离中心点30米的一个假人上,安置在腰部就可以了”
  
  “第三个在.”
  
  线性震荡元件的安置地点事先都经过了详细的计算和设定,为此基地方面还曾经试过一次小规模冷爆,以实际效果来辅证了计算结果。
  
  2号工位需要的线性震荡元件一共是24枚,其中有些还在两三米高的墙上,好在现场六分厂内也有不少工程师,因此在一通忙活之后,这些线性震荡元件总算是都被安置完毕了。
  
  不过徐云和老郭并没有急着赶往下一处工位,而是留在现场进行起了
  
  爆炸观测。
  
  毕竟基地进口线性震荡元件的目的就是为了检测冷爆的实际参数,因此元件的精度性能肯定都是得调试一番的。
  
  恰好按照基地日程。
  
  今天六分厂便有一组炸药需要进行冷爆实验,当量是.
  
  130公斤TNT。
  
  注:
  
  月票差100票就可以加更5000字番外,这不冲一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