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一看文学 > 走进不科学 > 第五百零四章 时隔456年重见天日的旷世著作(下)

第五百零四章 时隔456年重见天日的旷世著作(下)

第五百零四章 时隔456年重见天日的旷世著作(下) (第2/2页)

在他们看来。
  
  所谓考古基本上就是那种拿着铲子挖地,拿着小刷子扫土的情况,顶多拿个遥感测绘一下罢了。
  
  结果没想到。
  
  现如今的考古技术水平居然已经提升到了如此先进的程度?
  
  十五分钟后。
  
  一把被锻造出来的钥匙通过运输台,稳稳传递到了翁同身边。
  
  钥匙的长度大概有十五厘米,宽三厘米左右,末端比较粗,中间
  
  狭长,前段
  
  略微有点宽。
  
  握在手里发硬的同时,还有些许因刚锻造出来而具备的温热感。
  
  接着在童怀军的协助下。
  
  翁同将这把钥匙***了锁孔,左右扭了几圈。
  
  过了片刻。
  
  只听咔哒一响。
  
  锁头应声弹开。
  
  见此情形。
  
  所有人的呼吸不由再次凝重了一分。
  
  以徐云等人所在的落地窗为正面,铜锁所在的那一面恰好正对着玻璃窗外。透过落地窗可以看到。
  
  铜锁封闭的门户呈左右开合式,有些类似现实里的衣柜或者双开门冰箱。随后翁同取下铜锁,与众人合力将铜殿朝两侧进行了开启。
  
  过了几秒钟。
  
  待看清铜殿每层的情景后。
  
  各大平台的直播间里,瞬间再次刷过了一排问号:
  
  【?????】
  
  因为此时展现在他们面前的并不是那些金属箱子,而是另一个封闭的木质内
  
  层。接着不等这一波问号刷完。
  
  室内的翁同便摸了摸木质内层的纹理,带着惊疑不定的语气说道:
  
  「天啊这这个木质内层是.金丝楠木?」
  
  一旁的童怀军同样上前认真观察了一会儿,点头说道:
  
  「没错,而且是龙鳞纹的金丝楠木。」
  
  「不是吧,居然是龙鳞纹金丝楠木?」
  
  看着这两个仿佛头一次见到金丝楠木的考古专家,徐云不由抽动了几下嘴
  
  角。装,继续装。
  
  这演技不去演戏真是可惜了。
  
  为了掩盖重力梯度仪的踪迹,这次上头也算是煞费苦心了。
  
  包括翁同他们在内,所有人都得装作直到此时才发现内部存在金丝楠木的样
  
  子
  
  当然了。
  
  比起之前铜殿铜锁的开启,金丝楠木内层就要简单很多了:
  
  7x7x3规格的金丝楠木不可能通过将原生金丝楠木掏空制成,毕竟世界上最粗的金丝楠木也就3.6米,树龄足足长达4300年。
  
  7X7的底部规格,注定了它只能通过切割组合制作而成。
  
  之前委员会否定钻孔方案的主要原因是担心有空气会顺着钻孔进入铜殿内部,导致其余的楠木隔层出现氧化的意外。
  
  随后在工作人员的协作下。
  
  翁同等人很快发现了侧面金丝楠木层的粘合接口。
  
  随后他们通过精密激光切割设备在不破坏整体构造的情况下,将金丝楠木的衔接口给切割开了四条小缝。
  
  接着将吸附提拉器定位在四个角上,启动电源轻轻一拉。
  
  整片金丝楠木隔层便被轻松卸了下来。
  
  卸下后的金丝楠木迅速被放置到了一个底部装有减震装置、比金丝木木面积
  
  大点的扁平封闭箱体内。
  
  与此同时。
  
  无论直播间内外。
  
  所有人的目光,都锁定了随着金丝楠木隔层被卸下而展露出来的
  
  铁铸箱子上。
  
  这些箱子的数量大概有二十多个,尺寸与之前重力梯度仪测量出来的完全一
  
  致。也就是1.5x2x1的规格。
  
  在见到箱子的瞬间。
  
  徐云清晰的听到了身边姜成谷传来的抽气声——很明显,这位未来的大佬也
  
  不淡定了。
  
  此时此刻。
  
  他们距离谜底答案的揭晓,仅仅只剩下了……
  
  一箱之隔。
  
  过了一会儿。
  
  靳向前最先回过了神,只见他深吸一口气,对翁同说道:
  
  「老翁,老翁,听得到我说话吗?现在还是按我的指示行动。」
  
  「首先让小林、小王他们随便选一个箱子搬运到空地上,你和老翁准备上无
  
  水液相脱酸!」
  
  「另外我们现在会对室内进行降温,降温后的室温大概只有10度左右,你们
  
  忍耐一下。」
  
  「同时光线强度、照射角度也会进行调整,准备好了吗?」
  
  翁同在通讯器那头沉默了一会儿,方才缓慢而又坚定的给出了回复:
  
  「准备好了。」
  
  靳向前等的就是他这句话,闻言立刻大手一挥,下令道:
  
  「那就开始吧!各部门行动!」
  
  唰
  
  靳向前话音刚落。
  
  早就等候在操作室的操作员们立刻行动了起来。
  
  翁同和童怀军也迅速开始准备起了无水液相脱酸环节。
  
  这一步可是文物保护的重中之重。
  
  众所周知。
  
  华夏拥有悠久的历史文明,其中一个重要的例证就是大量的古籍、档案等文
  
  献。这些文献记录了先民在长期实践中积累的智慧结晶和世事变迁,是社会和科
  
  技发展的见证。
  
  然而作为这些珍贵文献的主要材质,纸张的寿命终究是有限的。
  
  在经历了数不清的岁月的冲刷、自然或人为的损坏之后,难免要面临着大限
  
  的到来。
  
  而在影响纸张寿命的因素中。
  
  影响纸张耐久性、促使纸张老化加剧的最主要原因便是
  
  酸化。
  
  上过高等化学的同学应该知道。
  
  纸张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是由大量葡萄糖基元通过β-苷键连接形成的链状
  
  高分子。
  
  天然状态下纤维素的聚合度可以达到10^4数量级,制成纸浆后下降到10^3
  
  数量级。
  
  当聚合度下降到700左右时,纸张的机械性能就会出现明显下降。
  
  当降至200以下时纸张即会脆化、破裂。
  
  一般条件下纤维素比较稳定,不易发生反应。
  
  但是在酸性条件下,β-苷键很容易断裂,发生纤维素水解。
  
  在水解反应过程中酸并未消耗反而越聚越多,危害也越来越大。
  
  并且往往伴随发生氧化反应,进一步加剧了纸张的老化。
  
  从考古学出现到现在,古今中外不知道有多少纸质文献因为酸化而被动损
  
  毁。而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类脱酸技术也终于应运而生。
  
  现有的脱酸工艺主要有两种:
  
  液相脱酸和气相脱酸。
  
  它们的原理都很简单,说白了就是用碱性脱酸剂将纸张中的酸中和而达到脱
  
  酸目的。
  
  其中气相脱酸法主要分为二乙基锌法和吗啉脱酸法,但由于它们工艺要求很
  
  高,所以近些年国内几乎没有使用这类方法的案例。
  
  液相脱酸则分为水溶液脱酸法,以及有机溶液脱酸法。
  
  其中前者多见于霓虹、德意志和意呆利三个国家,因此别名也叫轴心国脱酸
  
  法。国内目前使用的基本上都是有机溶液脱酸法,在这方面的经验很足。
  
  所以这一次,翁同等人同样使用了有机溶液脱酸法——即便箱子里装的不是
  
  《永乐大典》,这个步
  
  骤同样不可缺少。
  
  至于靳向前所提到的降温和光线问题,也都是文物保护中比较重要的环节。比如以纺织品为例。
  
  纺织品上的有机染料,钛白、锌白等物质能充当光敏剂,吸收光的能量,并把能量传递给纺织品本身,会把有机材料降解的波长范围扩展到可见光区域。而能量呢,则会促使有机物分子和氧气迅速发生化学反应。
  
  从而导致基团脱离或聚合度降低,分子量下降,最终纤维素结构遭到破坏。书籍的纤维素也是同理。
  
  所以按照正常情况来说。
  
  眼下的开箱环节应该在避光条件下进行。
  
  奈何由于直播.或者说避免霓虹人和棒子浑水摸鱼,所以才被迫改成了见光
  
  状态。
  
  因此具体光线怎么打入、光强多少,这些问题就需要做好规划了。
  
  好在姜成谷他们之前有三周的时间可以用于准备,因此眼下这个环节进行的
  
  倒不是很仓促。
  
  「报告!紫外波频已筛除成功!」
  
  「报告!红外波频已屏蔽!」
  
  「照度已调准至76lux.」
  
  「光照设备编号A1、A4、T5、C7..,入射角分别为14.36°、44.67°、
  
  34.58....」
  
  十五分钟后。
  
  一切准备就绪。
  
  翁同手上拿着通过赋频光谱建模仪再次制成的钥匙,轻轻捅入了铁铸箱子的
  
  锁孔。
  
  咔哒—
  
  比铜殿铜锁娇嫩许多的锁孔发出了一声清脆的声响,吧嗒一声便摊开了。翁同深吸一口气,将锁头拿下。
  
  接着他与童怀军对视一眼。
  
  这两个相识三十多年的搭档不需要交流,便很有默契的一人站到了箱子一
  
  角,合力将箱子掀起开来。
  
  虽然箱子从盖合到掀开,整个过程只用了两秒不到。
  
  但这两秒的时间在翁同的感官里,似乎过去了两年那么长。
  
  不过很快。
  
  翁同复杂的内心戏便被童怀军的惊呼声给打乱了:
  
  「老翁,你快看!!!」
  
  「.…第一千三百二十卷…第一千二百六十七卷第一千三百零六卷
  
  「箱子里装的全是——」
  
  「《永乐大典》啊!!!!」
  
  注:
  
  明天开副本,今晚通宵码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