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一看文学 > 走进不科学 > 第三百九十章 华夏传统艺能

第三百九十章 华夏传统艺能

第三百九十章 华夏传统艺能 (第2/2页)

“毕竟不是签订了合作协议的专供,替代商家不可能给出协议价。”
  
  田良伟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在线下产品的生产过程中,综合成本一直都是个比较复杂的领域。
  
  它不但要考虑到物品批发价,还要考虑到物流、时间成本等等。
  
  一些商家可能报出的批发价很低,但却距离庐州较远,时间和物流成本较高。
  
  还有一些则是距离较近,但批发价较高等等
  
  所以想要选出合适的合作伙伴,需要考虑的环节确实也不少。
  
  华盾生科选中的这几家供应商,便是综合成本最合适的几家企业。
  
  因此如果选择与他们解约,产品的成本方面恐怕多多少少都要增加一些。
  
  想到这里。
  
  徐云与顾群青对视一眼,问道:
  
  “郑理事长,如果咱们重新选定供应商的话,前后时间大概要多久?”
  
  “另外.要亏损多少钱?”
  
  郑祖显然已经做过了相关准备,闻言扶了扶眼镜框:
  
  “徐博士,签订协议的流程很复杂,最快也要一个月左右,在此之前只能先通过正常批发渠道应急。”
  
  “另外还需要考虑的一点是,即便咱们选定了新的合作厂商,对方也可能会比原先有所溢价。”
  
  “毕竟从商业行为上来说.咱们这属于送上门的猎物,肯定是要被宰一刀的。”
  
  “根据我们的简单估算,如果更换供应商,并且按照合同两年一签来计算,两年内我们大概要额外支出八十万的生产成本。”
  
  正如郑祖所说。
  
  虽然华盾生科是甲方,但考虑到庐州的位置因素,实际上符合条件的企业其实是比较有限的。
  
  加之大家都知道华盾生科急着想要签订长期供货合同,甲方的优势就未必体现的出来了。
  
  郑祖字里行间的意思很明显,就是倾向于继续与那几家供应商合作。
  
  毕竟商场中没有绝对的敌人,却有永恒的利益嘛。
  
  在郑祖的商人思维看来。
  
  眼下最好的方法就是大家都假装之前的事情没发生过,然后重新签署供货协议。
  
  从利益角度出发,这确实是个最合适的选择。
  
  只是
  
  对于徐云而言,这种做法就没那么爽了。
  
  憋屈倒不至于,毕竟这事儿还没严肃到涉及尊严的地步。
  
  但膈应多多少少肯定是有一些的。
  
  蓦然。
  
  徐云忽然想到什么,眼前一亮,抬头对郑祖问道:
  
  “那么郑理事长,我有一个想法啊”
  
  “如果咱们自己建厂,把原材料这块抓到手里呢?这个方案你觉得怎么样?”
  
  郑祖原本还想着怎么说服徐云以利益为重,闻言顿时一愣:
  
  “蛤?”
  
  眼见郑祖有些懵逼,徐云便掰持着手指道:
  
  “郑理事长,你刚才不是说,如果咱们签署两年合同的话,材料的额外溢价要八十万左右吗?”
  
  “除此以外,咱们之前和那几家供应商签署的合同虽然价格较低,但同样也存在一部分利益空间——否则供应商就成白打工的了。”
  
  “既然如此.为了防止以后再发生这种事情,咱为什么不干脆自己建个厂,把上上下下的流程全包了呢?”
  
  徐云的这个想法虽然算是临时起意,但他却越说越感觉可行。
  
  毕竟目前庐州的高新区刚刚开始招标,有科大这层关系在这儿,地皮的价格注定不会很贵。
  
  毕竟那些原材料和吡虫啉的生产要求是两回事,完全不用考虑吡虫啉厂房的ccie小于4%,HVAC垂直层流、灭菌SIP的响应时间等一系列复杂的精密条件。
  
  这些材料的要求相当的低,也就比面粉难度高点儿。
  
  说难听点。
  
  对乙烯基苯硼酸、4-羟甲基苯硼酸这些玩意儿,村镇级的工厂都能生产。
  
  想到这里。
  
  郑祖不由看向了另外一人,也就是位置坐在中间的工厂厂长钱广林:
  
  “钱厂长,伱怎么看?”
  
  钱广林此时的表情依旧有些拘束,毕竟和现场的决策层相比,他更偏向于一位实干家。
  
  只见他思索片刻,缓缓道:
  
  “.郑理事长,目前对乙烯基苯硼酸的工业制备方式主要是通过4-乙烯基苯基氯化镁溶液与硼酸三甲酯溶液制取,倾析两次就能产出成品。”
  
  “需要的设备明面报价也就两万多一套,如果走批发的话,大概一万五左右就能拿下。”
  
  “而对乙烯基苯硼酸,基本上就是整个过程中设备成本最高的一种材料了”
  
  钱广林没有表态是否支持徐云的这个想法,但他说的内容却明显的站好了队。
  
  目前华盾生科的产品成本大概是每支6.5,加班情况下日产能能达到四万支。
  
  其中不算环化、包装这些环节,单支的纯材料成本大概接近两块钱。
  
  那些供应商的利润率按照20%来计算,一支就有四毛钱左右,四万支就是一万六——而实际上供应商的利润率还要更高一些。
  
  比如苦味剂,利润一般都在60%以上。
  
  协议价的供应合同一般是两年一签,这里就是大好几百万的支出。
  
  而如果自己建厂的话.
  
  至少从投入来看,显然是要低于供应商的利润数额的。
  
  只是一般情况下,很少会有厂商把这上游供应链给包圆了就是了——这部分一般是采购部门的自留地,经常会发生各种猫腻行为。
  
  但不久前的这波经历让徐云莫名有些后怕,令他下意识的便产生了一股忧虑:
  
  换供应商容易,这部分利润给人家吃其实也没啥,毕竟现在讲究一个上下游互相带动的一体化模式。
  
  但问题是如果今后再发生这种事呢?
  
  谁能保证新的供应商不会复刻这次断供?
  
  既然存在风险,那么就自然要把风险给消弭掉嘛。
  
  这也是兔子的老传统艺能了。
  
  有尾巴落在别人的手里,总是有些不舒服的。
  
  见此情形。
  
  徐云转头和田良伟还有顾群青低语了几句,对众人说道:
  
  “既然如此,大家不如来投票决定吧,毕竟是牵扯到今后战略的问题。”
  
  虽然按照当初的AB股约定,徐云目前在董事会内有着当之无愧的决定权。
  
  但俗话说兼听则明,在不是生死攸关的情景下,他自然愿意参考一下集体的意见。
  
  决定权就像核武器一样,有和用是两码事。
  
  徐云自认为不是雄才大略的商业家,老是搞一言堂对企业没啥好处。
  
  在徐云开口后。
  
  一旁的田良伟很快举起了手:
  
  “我同意。”
  
  顾群青也没怎么犹豫:
  
  “我也同意。”
  
  很快。
  
  会议室内的众人纷纷表起了态。
  
  “我没意见。”
  
  “弃权。”
  
  “我赞成。”
  
  到了最后。
  
  郑祖思索片刻,也举起了手:
  
  “我同意。”
  
  见此情形。
  
  徐云满意的点了点头,转身对钱广林说道:
  
  “既然如此,钱厂长,这事情就麻烦你亲自负责吧,设备的话还是和汉华重工那边去联系。”
  
  钱广林点点头:
  
  “明白。”
  
  林振华的汉华重工目前是华盾生科唯一的战略合作伙伴,也是徐云最不担心出问题的环节。
  
  设备从林振华他们那边购买,基本上可以拿到最低价。
  
  搞定了这个步骤,徐云便忍不住轻呼出了一口气。
  
  总算是有自产自销的能力了
  
  随后他又看向了顾群青,朝他投去了一道眼神。
  
  顾群青当即意会,开口说道:
  
  “OK,有关供应商的事情咱们先告一段落,接下来咱们要讨论的问题是.”
  
  “产品后续的销售计划。”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