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一看文学 > 走进不科学 > 第一百五十五章 来自天外的神话(6.6K)

第一百五十五章 来自天外的神话(6.6K)

第一百五十五章 来自天外的神话(6.6K) (第2/2页)

徐云闻言沉默片刻,没有直接解释,而是对老苏说道:
  
  “老爷,你可曾见过烟花?”
  
  老苏捋了捋胡须,点头道:
  
  “然也。”
  
  烟花出现于隋唐之际,宋朝开始普及,目前相对还算常见。
  
  比如《水浒传》里的“轰天雷”凌振。
  
  他在朝中除了监制火器外,同样也肩负着制作烟花的职责,节假日汴京也会放些烟火。
  
  徐云顿了顿,又问道:
  
  “敢问老爷,烟花在飞向高空之后,通常情景如何?”
  
  老苏思索片刻,左手五指合拢,做了个炸开的手势:
  
  “先是升至一定高度,骤然炸开,刹那间光芒耀如白昼,而后便化作灰......等等!”
  
  老苏说着说着,忽然意识到了什么。
  
  猛然抬起头,目光死死的盯着徐云:
  
  “小王,你是说.....五十年前老夫...不,整个汴京所见的白光,便是那颗客星爆炸的场景?”
  
  徐云重重点了点头,肯定:
  
  “不错。”
  
  老苏瞳孔顿时一缩。
  
  星辰.......
  
  爆炸了?
  
  如今所能见到的,只是犹未散去的余晖?
  
  老苏的胸口拒接起伏了几下,随后深吸一口气,问道:
  
  “小王,那颗星辰比之地球何如?”
  
  徐云想了想,答道:
  
  “若论质量的话...三百万倍以上吧....至少。”
  
  众所周知。
  
  太阳由于质量不够的原因,是变不成黑洞和中子星的。
  
  它在恒星末期,最终只能成为一个先是变成红巨星,再变成白矮星。
  
  只有太阳质量八倍以上的恒星,才会先膨胀成红超巨星,然后爆发成超新星。
  
  最后变成黑洞或者中子星。
  
  当然了。
  
  也有白矮星最后变成中子星的情况,这种相对比较少见。
  
  考虑到很多人不了解中子星到底有多恐怖,这里顺带补充一个数字,比密度啥的都要更直观:
  
  中子星的直径一般是十来公里,转速却能高达每秒数百转。
  
  没错。
  
  每秒,不是每分钟,就是你眨眼的一瞬间。
  
  目前发现的转速度最快的中子星,名字叫psrj1748-2446ad。
  
  别看它看起来好像跟番号似的,实际上恐怖的要死:
  
  直径20公里,每秒旋转速度高达716周。
  
  具体画面列位可自行脑补,不再赘述。
  
  总而言之。
  
  蟹状星云的原星体能够产生超新星爆发,便说明它的质量最少在太阳的8倍以上。
  
  而太阳的质量又是地球的33万倍,因此保守估计,蟹状星云的原星体质量都在地球的三百万倍以上。
  
  咕噜——
  
  听到这个数字,一旁的王越不由重重的咽了口唾沫。
  
  作为一位长期在西线作战的将领,他对于‘万’这个数字接触的还是比较多的。
  
  比如多少万士兵,多少万斤粮草,以及多少万贯铜钱等等。
  
  而质量是地球三百万倍的星体......
  
  三百万倍啊......
  
  按照徐云的说法。
  
  汴京的面积只占大宋的五百分之一(宋朝版图小),而大宋又只有所在洲陆的二十分之一......
  
  妈耶。
  
  王越忽然发现,自己的脑子好像有点不够用了。
  
  其实不止是王越。
  
  在场所有人在听到这个数字的时候,大脑几乎都齐齐宕机了一会儿。
  
  回过神后。
  
  众人又同时做了个一致的动作:
  
  抬头望向了星河。
  
  一周多前。
  
  徐云通过卡文迪许扭秤实验,在老贾等人的协助下推导出了地球的质量:
  
  大约是6乘十的24次方。
  
  而这个数字的三百万倍......
  
  看着浩瀚的寰宇,老苏的心中忽然冒出了一股从未有过的惊惧感:
  
  在这片星河之下,人类真的是太过渺小了......
  
  就在此时。
  
  始终没有开口的张叔夜也忍不住了,只见他对徐云拱了拱手:
  
  “王公子,若是按你所说的这般,地...地球所处的无尽星空之中,可否还有其他星球存在着生命?”
  
  徐云沉默片刻,迷茫的摇了摇头:
  
  “抱歉,此事草民不知。”
  
  与先前的那些装傻不同,徐云这次说的是实话。
  
  地外生命。
  
  这是在后世的21世纪,都相当具备争议性的话题。
  
  其中有哲学的,也有科学的。
  
  就像老苏难以真正理解三百三十万倍地球质量的概念一样。
  
  后世的人类,又何尝不是另一个阶段的老苏呢?
  
  不过徐云个人对于地外生命的是持乐观态度的——哪怕抛开重生和神秘光环也是如此,只是人类暂且还不一定接触到罢了。
  
  毕竟宇宙实在是太浩瀚了。
  
  已知宇宙大约观测到了几千亿个星系,银河系只是极为普通的星系。
  
  而在银河系中,恒星数量也多达千亿,太阳只是一颗极为普通的恒星。
  
  在整个宇宙中足足有3000万亿亿个恒星,谁能保证地球之外就没有其他生命甚至文明呢?(/10.1038%2fnature0957,《nature》的数据)
  
  今日的这番观测,给在场众人带来的心理与观念冲击,实在是太大太大了.....
  
  而就在气氛逐渐有些沉闷之际。
  
  一旁的小李忽然轻咦一声,指着北斗方向,讶异的道:
  
  “快看那儿,有星孛!”
  
  听到小李的这番话。
  
  在场众人顿时转头,齐齐朝北方看去。
  
  果然。
  
  只见在天际一角处,正有一道长尾徐徐向南飞去。
  
  没错。
  
  星孛,指的便是彗星。
  
  这是华夏古代对彗星的常用称呼,此外还有蓬星、长星等。
  
  首次出自《春秋》中鲁文公十四年的记录:
  
  “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
  
  不过在华夏古代,彗星的寓意并不太美好,民间大多称之为扫把星和灾星,认为它会带来灾祸。
  
  哪怕是老苏这种相对理智的人,见到彗星时也不由皱起了眉头。
  
  不过他没注意到的是。
  
  在一堆皱着眉头、面色凝重甚至隐约有些惶恐的人群之中。
  
  徐云面对彗星,却微微松了口气。
  
  好家伙。
  
  终于等到你了。
  
  没错。
  
  这颗彗星,便是徐云此番的核心目标之一!
  
  它编号叫做109p/swift-tuttle,平均130年回归一次,不算特别有名的彗星。
  
  徐云之所以记得它不是通过推导日期,而是靠着记忆:
  
  他是闽省人胡清人,老家有个名人叫做蔡伯俙,也是老家少有的历史人物之一。
  
  徐云小时候没少去蔡伯俙的石碑前玩闹,因此他记得很清楚,蔡伯俙的去世时间是在公元1100年的八月四号。
  
  并且根据墓志记载,蔡伯俙去世前一晚有彗星划过,后被与蔡伯俙的死因结合在了一起。
  
  等徐云上了科大后,曾经专程查过这颗彗星的信息,确定了它的来历。
  
  两重印象相加固,想忘都忘不掉。
  
  109p/swift-tuttle作为一颗不是特别有名的彗星,很难通过望远镜观测到彗核与彗发结构,加之其速度较快,因此徐云也便放弃了观测它的想法。
  
  他就随众人站在山腰高台,远远的看着彗星远去。
  
  随后徐云转过身,看着灯火通明的汴京城内。
  
  嘴角微微扬起了一个弧度:
  
  今夜小赵等人出京观星,想必某个艺术家也在关注着这里吧。
  
  也就是说。
  
  他应该会亲眼看到那颗划过天空的彗星......
  
  “接下来就看你的了,可别让我失望啊.....”
  
  “黑麦二锅头。”
  
  ..........
  
  注:
  
  看在通宵码字的份上,给点月票吧,呜呜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