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一看文学 > 走进不科学 > 第一百五十章 再见小赵

第一百五十章 再见小赵

第一百五十章 再见小赵 (第2/2页)

如今小赵唯一能安慰自己的,就是赵佶生性柔(ruan)和(ruo),即位至今倒也没太动过杀伐。
  
  加之他和自己是同父异母的兄弟,赵佶对自己的母亲朱氏也还算不错,时常前去请安。
  
  因此在自己明显退让的前提下,赵佶顶多就是削减一些例钱,传些阴阳怪气的流言,应该不会对自己下狠手......
  
  吧?
  
  想到这儿。
  
  小赵不由微微叹了口气,将这些心思暂且抛后,对徐云问道:
  
  “王公子,不知望远镜的制取进度如何了?”
  
  徐云沉吟片刻,答道:
  
  “回殿下,筒身目前已经制作完成五分之一了,镜面则要慢点,总共大概还要二十多天才能完成。”
  
  此前提及过。
  
  徐云设计的望远镜直径接近一米,长度在十米左右。
  
  说来也巧。
  
  徐云上辈子在写的时候,曾经也写过类似规格的望远镜,当时还有读者提出过“你知不知道这对基座的精度要求啊”云云。
  
  但实际上呢。
  
  天文望远镜对基座的要求,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
  
  哪怕是在后世,普通天望远镜基座的核心也只是道布森底座加中垂而已,主要是用它来跟踪天体发生场旋。
  
  后世很多天文爱好者搞的车载望远镜没条件配道0.5v以上的布森底座,靠垫高底座一侧的办法就能勉强起到这种效果。
  
  又比如在18世纪。
  
  赫谢尔制作的那台绘制了银河系结构图的天文望远镜,压根就是架在一台木车上搞定的,有些类似大型的投石器。
  
  那架望远镜的规格是直径1.22米,长度12.4米,比徐云这架还要大一些呢。
  
  现代的生产力水平高,各方面的要求自然就会追求精细化。
  
  但古代的学科发展水平相对有限,拿现代目光去要求古代是没太过必要的。
  
  就像参加高中800米跑步一样,本身平台水平不高,有必要去穿十五万的运动鞋吗?
  
  以宋代或者说11世纪全球的科学认知水平来说。
  
  太过高深的知识反而会害了他们,这属于时代的局限性问题。
  
  当然了。
  
  比起赫谢尔那个穷逼,徐云他们的望远镜至少不会惨到用木头来做镜筒——徐云用的是铁。
  
  同样,还是回答那位提出基座问题的读者的另一个问题。
  
  直径1米、长度十米、厚度2厘米的空心圆柱体积是0.61544立方米,一立方米铁的重量是7.8吨。
  
  做个基础的乘法,可以得出制作望远镜消耗的铁大概是五吨左右。
  
  宋朝是华夏炒菜正式开始向平民阶层普及的朝代,其核心原因便是因为宋朝的铁产量很高。
  
  举个栗子。
  
  宋熙宁3年...也就是1069年起,朝廷在全国各地设铸钱监26处,岁铸铜钱五百多万贯,铁钱80多万贯。
  
  宋朝所铸铁钱是一贯25.5宋斤,约合15.3公斤的大铁钱,按85万贯计算有1.3万吨。(论文doi:10.13850/.chinum.2005.04.010)
  
  因此五吨多的铁别说小赵了,老苏都能不费多少力气的凑齐。
  
  视线再回归原处。
  
  在从徐云楼下得知了望远镜的进度后,小赵的眼中顿时扬起了一丝喜色与期待。
  
  与刻意装出的浪荡子人设不同。
  
  他对于徐云提出的科学一说,确实是发自内心的喜欢。
  
  比如在徐云没到之前,他便拉着小李体验了一番高精度的显微镜,观测的依旧是驴兄的小蝌蚪。
  
  不过他与老苏有些相似,相较于微生物和细胞,更要对抬头可见的天穹更感兴趣一些。
  
  随后小赵想了想,又对徐云问道:
  
  “王公子,在来院子的路上我遇到了校尉大人,听说这些天......”
  
  “你搞出了一些好酒?”
  
  ........
  
  注:
  
  ......某些读者的脑回路别那么大好不好,输入法的问题有些时候会把‘他’打成‘她’,结果就有人猜测我被女拳威胁然后屈服了?黑人问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