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一看文学 >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 第七百二十七章 悲催的72骑兵团

第七百二十七章 悲催的72骑兵团

第七百二十七章 悲催的72骑兵团 (第2/2页)

而且大楚帝国海军受限于船肋木料的供应困难,以至于主力战舰的数量其实一直都上不来。
  
  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大楚帝国海军都存在一种很尴尬的情况,那就是有钱也造不出来大量的战舰。
  
  这也是大楚帝国海军早就提出了一百艘三等战列舰计划,但是一直都没能实现的缘故。
  
  它就没那么多的合格船肋材料可用!
  
  同时这也是大楚帝国海军在很早的时候,就搞大吨位船只的缘故……船肋材料有限,可建造大吨位战舰有限的情况下,就尽可能的提升单舰性能。
  
  所以这才搞出来了一票两千多吨的一等战列舰。
  
  等到大楚帝国海军的战舰,在质量上以及数量上彻底和欧洲国家拉开差距,那是铁肋木壳船只出现以后。
  
  钢铁取代了木材后,让大楚帝国在造船的时候,可以彻底的不用顾忌木料的使用,尤其是特殊的船肋木料。
  
  同时钢铁材料更好的性能,也能够让大楚帝国海军的船只建造的更为庞大。
  
  这个时候开始,大楚帝国还是建造了一票三千吨左右的一等战列舰,一大票一千七八百吨左右的三等战列舰。
  
  最终让战列舰的数量超过了百艘!
  
  而现在,就更不用说了,四千多吨的苏州号都搞出来了,而且大规模应用蒸汽机。
  
  在机动性上,大楚帝国海军的战舰已经和欧洲国家的战舰有了代差。
  
  此外火力上,尽管舰炮还是滑膛炮,但是更庞大的吨位导致单舰动不动就大几十门甚至上百门的统一大口径舰炮,也能够极大的碾压欧洲国家的同级别战舰。
  
  这个时候,大楚帝国海军才敢说,面对欧洲国家的海军,具备了碾压式的优势。
  
  这也是早几年大楚帝国海军发起香料战争的重要底气!
  
  更是现在发动印度战略的重要支撑。
  
  没有优势海军,那还打个毛线的印度战争,想着把欧洲人彻底的赶出印度半岛啊。
  
  郑森准将等人在司令部里瞭望了片刻后,很快就随着城市里的其他军政要员们开始前往码头,准备迎接印度第三特遣舰队以及舰队里陆军将领们的到来。
  
  同时也需要安排码头泊位,进行停泊,并装卸人员物资。
  
  这一次过来的第三特遣舰队以及它所护送的大量运输船只,加起来可是足足两百多艘,除了本土出发的外,中途在马六甲也有数十艘运输舰加入其中。
  
  这么庞大的一支舰队抵达,所需要的工作是众多的。
  
  毕竟戈河城的港口码头规模有限,根本无法容纳这支庞大的舰队。
  
  更别说戈河港之前就已经迎接了印度第一特遣舰队的到来,至于印度第二特遣舰队倒是不在这里,而是在北边的吉大港。
  
  在战略部署上,第二特遣舰队负责孟加拉湾北部海域,主要负责保护孟加拉湾海域的海上运输安全,拦截其他国家的船只。
  
  而第一特遣舰队负责印度东海岸中南部海域的海上运输线保护工作,并一定程度上支援第三特遣舰队的作战。
  
  至于第三特遣舰队,那才是印度战略里的核心主力舰队,这支舰队将会是作战主力,只会出现在战场上,准备随时和敌人舰队进行决战。
  
  而不是负责日常防备巡逻,保护海上运输线。
  
  做出这样的安排,那是因为第一特遣舰队和第二特遣舰队,他们所装备的战舰都是清一色的纯风帆战舰,不少还是老船,战斗力相对来说弱一些,属于二线舰队,第三特遣舰队才是大楚帝国海军的主力一线舰队。
  
  庞大的第三特遣舰队以及运输舰队光是协调陆续靠近,并安排部分船只靠岸就花费了好半天。
  
  而且因为戈河港里并没有什么大马力的蒸汽拖船,大吨位的船只进出港口只能依靠自身的动力,这对于那些有蒸汽机辅助的新式战舰或改装战舰而言没什么,但是对于那些搭载了大量物资以及陆军士兵的运输舰而言,就比较麻烦了。
  
  需要小心翼翼的进出港口,然后部分船只在泊位上卸载,而运兵船干脆是停泊在港口外,直接由小船进行接驳转运。
  
  至于一大堆战舰……不好意思,港口容量有限,根本没有剩余的泊位给它们使用,因此只能是在港湾里直接下锚,并轮流安排海军水手上岸休息放松。
  
  至于你说作战……
  
  这初来乍到的哪有这么快发动战争啊,海军自己没啥事,但是陆军以及近卫军那些人经过了漫长的海上跋涉后,十分战斗力已经去了七八分,不在陆地上休养个十天半个月的都缓不过来。
  
  而且陆军以及近卫军还遇上了一大问题,那就是他们所携带的大量战马、役用马在海运的过程里,遭到了大规模的减员。
  
  第七十二师下属的第七十二骑兵团的苗胜荣陆军上校,从上岸开始就是苦巴着脸!
  
  他的骑兵团在出发前,就已经考虑到了长途海运可能出现的战马减员,为此还特地多带了五分之一的战马,同时安排这些战马乘坐的还都是吨位最大的那些运输舰,也安排了大量人手进行精心照顾。
  
  但是让他无法接受的是,即便如此,他手底下的战马也是遭到了大量的减员……在路上的时候不知道为何,竟然爆发了马瘟,结果一大堆战马病倒了。
  
  】
  
  等抵达戈河港的时候,完好的战马已经只剩下四百多匹了。
  
  要知道,他可是带了足足两千多匹战马啊!
  
  如今剩下的四百多匹战马,还不够他手底下的骑兵人手一匹的,
  
  第七十二骑兵团,乃是标志的常备乙等师轻骑兵团,临战前又按照甲等战备师的标准进行了加强补充。
  
  整个骑兵团下设四个骑兵哨,每个骑兵哨两百多名骑兵,骑兵总额刚好千人规模。
  
  按照单骑双马配置,一共配属了两千匹战马,有一千多匹的河西马,还有一千匹主力战马乃是辽西马,这玩意其实是西班牙马公马和辽西马母马杂交培育后的产物,是一种很不错的战马。
  
  平均肩高能够达到一米五,体型优美,爆发力强,耐力适中,饲养适中。
  
  相对来说,比大楚帝国里的另外一种主力战马河西马,更加高大,爆发力更强,但是耐力要差一些,养起来也比较麻烦。
  
  尽管养起来比较麻烦,耐力也不算出色,但是这种战马的高大以及爆发力优势,依旧让它成为了大楚帝国陆军里的重要战马,早些年只配发给重骑兵使用,目前也配发给少量甲等战备部队里的轻骑兵部队使用。
  
  就算是整个帝国里,这种战马的服役数量也不多,全部算上也就一万多匹而已,并且有一部分还是作为将官用马以及传令兵用马。
  
  顺带一提,大楚帝国的传令兵用马,一直以来使用的都是最顶级的战马……并且优先供应,什么重骑兵,将领坐骑都得往后排。
  
  甚至有一段时间里,近卫军还使用过少量精贵的金陵马作为传令兵的用马……不过这玩意实在太贵,而且很不好养,最终不得不取消了金陵马的使用。
  
  这也是让金陵马彻底消失在军事领域里,成为了皇室以及权贵们的玩物,目前存栏很少,只有一千多匹而已。
  
  罗志学的御用马车,使用的就是肩高一米六多的金陵马。
  
  辽西马作为一种专门为了骑兵而培养出来的战马,虽然养起来也算精贵,但是对气候的适应性还是不错的,只要伙食能保障基本都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
  
  本以为能够带到印度半岛上作战用的,没想到在路上的时候因为疾病而导致大量减员。
  
  这下好了,他手底下的骑兵连战马都没有……这还玩个屁的骑兵作战!
  
  因此上岸后,他就找到了当地友军,让他们帮忙一起想办法搞战马……
  
  然而马匹好找,但是经过专门培育训练的战马可不容易找啊,尤其是大楚帝国的战马,对比普通军队的战马而言,还有着更高的训练需求。
  
  毕竟楚军是大规模采用枪炮为武器的,因此对骡马等牲口也需要进行枪炮适应性训练,避免作战的时候骡马因为枪炮声而乱走。
  
  而这种适应性,是需要通过长时间的训练来获得的。
  
  匆忙之间,在印度半岛这边可找不到太多这种战马。
  
  别说这种能够经受得住枪炮声的战马了,就算是普通战马也不好搞啊,唯一的渠道只能是找当地的土着采购了。
  
  当地的土着他们自己也有军队,自然也有战马的,花钱找他们采购一批也是可以的。
  
  经过一番搜寻后,印度巡抚衙门那边从附近的土着官方势力那边,花费了高价,紧急采购到了一千多匹的印度当地的战马,也就是马尔瓦尔马。
  
  这马还是当地土着国家自己家的战马呢……都是直接从他们军营里拉出来的。
  
  第七十二骑兵团获得这批战马后,就开始了紧急的适应性训练……好歹得让这些战马适应枪炮声才行。
  
  要不然上了战场,一听到楚军作战所特有的密集隆隆枪炮声,鬼知道会跑到哪里去!
  
  而当楚军在戈河港休整备战的时候,印度半岛上的其他几个欧洲国家势力,也是感受到了风雨欲来的气息!
  
  那些楚国人在戈河港屯兵好几万,各种船只几百艘,傻子都知道他们是来打仗的……
  
  只是他们还不知道楚国人要打谁!
  
  这些欧洲殖民者自然不知道,大楚帝国要打的他们所有人……
  
  甭管有没有威胁,现在直接一次性收拾掉,省的以后碍事碍眼!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