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一看文学 > 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 > 第八百二十二章 冲突

第八百二十二章 冲突

第八百二十二章 冲突 (第2/2页)

玄澄整个人倒飞出去,就在要撞上门柱之时,突然感到一股柔和之力托住了他,玄澄虽然憨,但不傻,转念一想,便知道是杨清源在暗中出手。
  
  这下子玄澄更来劲了,虽然少林的长辈不在,但是武当的长辈在啊!!
  
  ……
  
  虽然这话感觉奇奇怪怪的,但是不影响玄澄的底气。
  
  他借力一个转身,九图六坐像身法,如同坐禅,定住身形。
  
  玄澄右脚一蹬,再次冲向慈静,他本身就修有金刚不坏体,抗击打能力当世一流,现在背后还有人撑腰,更莽了。
  
  十八手罗汉神打,玄澄神情庄严,似乎化为了一尊罗汉。
  
  慈静见状也是心中忍不住叹息,不愧是少林百年难遇的奇才,一人身兼十三门绝技,竟然将罗汉拳神髓融入了十八手罗汉神打之中,再配合上九图六坐像身法,威力几乎是成倍增长。
  
  面对如此攻势,慈静也不得不退两步以避玄澄的攻势。
  
  而这一退,一旁的张博云便找到了机会,凌空一个侧翻,左手剑诀不断,跳跃之间,连续变换,高深莫测,而他右手之中的快剑,以凌厉剑气,快速绝伦而劈来!
  
  此招与刚刚的流云剑法迥然不同。
  
  玄阳在天,苍茫于世。
  
  心无所牵,剑出无滞。
  
  这一剑似乎要将慈静身前的空气原本斩开,只有他一人狭剑开天劈地!
  
  连正在干饭的杨清源也为这一剑动容。
  
  “点苍绝技,玄苍天剑诀!”
  
  玄苍天剑诀出手之际,将自己平生所会的剑法精妙与自己全身的内力修为融会于一剑之下!对敌之际,毕其功于一剑,势若雷霆,万夫莫敌。
  
  不愧是传承已久的八大门派之一,压箱底的剑法,确实不凡,自有其玄妙之处。
  
  挂机多时的道瞳在这一刻,再次运转不止,这一剑有点意思。
  
  连一旁的杨清源都感受到这一剑的威力,直面玄苍天剑诀的慈静的压力更是倍增。
  
  慈静真元暴涨,全力一掌击飞了正面的玄澄和尚。
  
  随后反手一掌,攻向了张博云的玄苍天剑诀。
  
  玄苍天剑诀,凌厉刚猛,势若雷霆,与点苍之前的剑法完全不一样,威力甚至是原本的三倍。
  
  然也技止于此了!
  
  洞玄之境,可借天地元气之力强化武学招式的威力,人力岂能匹敌天地。
  
  强大的真元对撞爆发,将张博云直接震飞了出去,手中长剑的剑尖插入地面,剑石相交之处,火星四溅,一直滑行了十余步,才止住了退势。
  
  “看来,二位今日是带不走静修了!”
  
  说着慈静抬眼看向卫子钰,“卫施主身边这位老居士,也是当时难得的高手,是否也要和贫僧一试高下?!”
  
  干瘦的老叟似乎在卫子钰的身边说了什么,卫子钰对于慈静的话,也就没有什么反应。
  
  “阿弥陀佛,既然众位施主都没有了意见,那贫僧就把静修带走了,此后,贫僧定然会好好管教静修,督促他改邪归正,为世人祈福。”
  
  说着,慈静就要转头,带着慈静离去,但他只是刚刚转身,便感觉到有一阵清风吹过。
  
  静修已经消失了原地。
  
  “砰!”一个身躯摔在地面上的声音。
  
  “这货就交给你了!”一个年轻书生拍了拍手,此时的静修已经被他腰间束带绑了起来。
  
  慈静的脸色明面上没有变化,但心中已经翻起来惊涛骇浪。
  
  这是何等的轻功和身法,他只是感受到了一阵清风拂过,静修便被他带到了张博云和玄澄的身前。
  
  “居士好轻功,这等身法,实在是老衲平生仅见。”
  
  这并非虚言,这般速度,慈静连听都没有听说过,宛如道家典籍之中的“缩地成寸”,更遑论见识。
  
  “慈静大师,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在下有一问,请大师解惑。”
  
  “阿弥陀佛,施主请讲,但凡贫僧可解答,必然知无不言。”慈静虽然面上淡然,然心中戒备万分。
  
  眼前之人,显然来者不善,加上这等轻功,慈静觉得自己未必就是此人的对手。
  
  “佛法,可大于王法?!”
  
  简单一个问题,就把慈静给问沉默了。
  
  慈静面对玄澄、张博云,即便是不占理,他也可以凭诡辩之术来驳斥,佛门的舌灿莲花,本就是佛门的大道之一。
  
  因为他的拳头比玄澄、张博云要大,他的道理就是道理,诡辩之术也有道理。
  
  他的道理就是道理。
  
  可面前这个问问题的年轻人不一样,他的拳头比自己更大,慈静没法用刚才这一套。
  
  “阿弥陀佛,施主,静修已经远离尘世,剃度出家,何必再追究前尘往事呢?!”
  
  慈静现在特别想跟杨清源讲道理,当然杨清源也愿意。
  
  “既然是出家,不知这位静修大师可有度牒?!”
  
  剃度只是个仪式,任何人都可以搞这个仪式,但是对于官府来说,是否出家,其实是取决于有没有度牒。
  
  度牒乃是国家对于依法得到公度为僧尼者所发给的证明文件。僧尼出家,由官府发给凭证,称之为“度牒”,绫素锦素钿轴,上面详载僧尼的本籍、俗名、年龄、所属寺院、师名以及官署关系者的联署。
  
  这是杨清源从前唐制度之中改良来的制度。
  
  度牒只能通过两种方式获取。
  
  一、是通过大周佛教职业资格考试,为了控制僧人数量,避免百姓私自出家,效仿科举取士的办法,通过考察僧人对佛教经典的掌握来颁发度牒认定其身份。
  
  僧、尼自今须读经及三百纸,差官考试,所业精熟,方才允许颁给度牒。
  
  二、朝廷恩赐。每逢皇帝登基、诞辰等大庆典礼时,为显皇恩浩荡,皇帝和朝廷也会拿出一些度牒,给一些合法的大型寺庙。但这部分的度牒数量稀少,更加珍贵。
  
  没有度牒而剃度者,都是私自出家。
  
  大周律,第五修正案,第一百十三条,私剃度为僧者,所在官司点检,许人陈告,犯者罚银五两,徭役一年,尼罚银五两,即决还俗。
  
  慈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