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一看文学 > 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 > 第六百五十五章 端倪

第六百五十五章 端倪

第六百五十五章 端倪 (第2/2页)

赵敏也没有隐瞒什么,直接将此事说出。
  
  背靠大周,自立为王。
  
  只是赵敏之前为梁王府定下的国策,现在这个国策要无法实施了。
  
  百损道人闻言也是眉头紧锁,大周之强,威压四海。
  
  之前的土木堡之战,四夷诸国还以为大周已经衰弱了,一个后金都能大败大周。
  
  但是现在一个个都噤若寒蝉。
  
  杨清源作为名义主帅,由赵天麟和秦颐岩实际统兵的两路大军已经攻陷了后金的九成土地城池。
  
  现在的后金就剩下,盛京、大源等寥寥数城,后金残余势力龟缩于城池之中,灭国只是时间问题。
  
  大周还是那个大周。
  
  有大周的支持,梁王府不说雄霸草原,自立一国定然是不成问题的。
  
  “若是杨清源能投效郡主就好了,这小子不仅仅武功不赖,更是文武全才。”
  
  百损道人的一句话让赵敏眼睛一亮。
  
  是了,周帝驾崩太子登基对于梁王府固然不是什么好消息,但是对于杨清源来说,这个消息更是糟糕。
  
  太子登基,意味着杨清源在大周的仕途便到此为止了。
  
  新君比如会清算与他为敌的杨清源,即便是张三丰是大周的国师,天下无敌,但在朝政之上又有什么用呢?!
  
  最多也就是保住杨清源的性命,杨清源在政治上也不会有所作为,只能在江湖之上遨游浪荡,这显然不是杨清源想要的。
  
  之前,梁王府招揽不了杨清源,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他们开不出比大周更高的价钱。
  
  太子登基之后,杨清源便一无所有。
  
  若是此时梁王府愿意以宰辅之位相托付,未必没有机会。
  
  杨清源的治政之能暂且不提,那练兵带兵的能力堪称逆天。
  
  以赵敏的出身,自然是熟读兵法,可任由她如何复盘,都难以想象晋阳之战是怎么打的。
  
  有杨清源统领梁王府的精锐骑兵,别说自立为王了,击溃大乾也不是没有可能性。
  
  一语惊醒梦中人啊!
  
  赵敏已经在考虑这个计划的可能性了!
  
  梁王府意在草原和大乾,与大周没有直接的利益冲突,所以对于杨清源心理和道德上的压力应该也没那么大。
  
  若是真的不行,她也可以牺牲一下自己,嫁给杨清源。
  
  双方结为姻亲,彼此更加信赖……第一个孩子可以跟杨清源姓,但是第二个孩子得姓帖木儿,以自己哥哥那个个性也当不了皇帝,自己在他的扶持之下,可以当大乾的第一个女帝,等百年之后,可以让自己和杨清源的孩子继位……这一波,简直赚麻了!
  
  我,赵敏,计划通!
  
  ……
  
  原本还因为周帝更迭导致梁王府政策变动而烦恼的赵敏,突然开心了起来。
  
  --------------------------
  
  神都,宣阳坊。
  
  九公主虽然年纪不大,尚未成亲,但是她深得天子宠爱,在宣阳坊中为她修了一座公主府,封号长康。
  
  别看是公主府,那但是可比十三的王府大了两倍有余。
  
  小十三也封王了,那是先帝尚在之时册封的,封号吴王。
  
  自古王爵,以秦晋齐楚最为尊贵。但是本朝太祖自吴越之地起兵,在称帝之前,就曾自封为吴王。
  
  所以,原本次一等的吴王,在大周的尊贵程度丝毫不下于秦晋齐楚四王,甚至略胜一筹。
  
  虽然十三是庶出,但是这些年在杨清源的教导之下,十三也是成长飞快。
  
  若不是他非嫡非长,先帝甚至考虑将他也列入皇位的候选人。
  
  不过十三终究还是被出身所累,最终先帝没有考虑他,但是为了补偿十三,先帝给了他一个吴王的尊号,并将十三封在了繁华吴越之地。
  
  自从太子登基之后,小九和十三就搬出了皇宫。
  
  杨清源不喜太子,虽然未曾在十三和小九面前明说,以小九和十三的聪慧和政治眼光又怎么会看不出呢?!
  
  新帝也因为杨清源的原因,对小九和十三不喜。
  
  而且小九和十三的生母也前往感业寺为先帝祈福不在宫中,与其在皇宫之中和太子相看两厌,不如搬出皇宫来更加清静自在。
  
  而今日,十三便在小九的府中。
  
  “赵千户,不知你今日乔装改扮,前来拜访本宫,有何贵干?!”
  
  在外人面前,小九便是雍容大气,华贵不凡。
  
  原本这个锦衣卫千户,小九是不想见的,锦衣卫和她素来没有什么交集,她也不想和锦衣卫有什么牵扯。
  
  不过来人却将一封内阁首辅于延益的书信呈上。
  
  于延益给小九和十三上过课,但也没有太多的关系。
  
  然,于延益却和杨清源关系极佳,所以小九最后还是打算见见这个赵千户。
  
  “不是卑职想见长康公主殿下,而是于大学士想请殿下帮一个小忙。”
  
  说着赵正从袖中取出了一柄玉骨扇交给了侍女。
  
  “此物为凭,还请殿下相信卑职。”
  
  小九接过玉骨扇打开,便知道了其来历。
  
  这种玉骨扇虽然名贵,但是很常见,但是上面的字迹却做不得假。
  
  这是杨清源洞玄之后,所提写的扇面,杨清源的瘦金体原本便丰神清俊,难以模彷,这字迹之上的剑意更是宛如透纸而出,这一看就是杨清源的手笔。
  
  而杨清源只替两个人提写过扇面,一个是郢国公府的小公爷冯虔,那时的杨清源还是元化之境,字迹也不似这般锋芒无双。
  
  这是杨清源回京城之时给于延益留下的信物。
  
  凭借此物,于延益可以在危急之时,直接命令大理寺的高手。
  
  此时,这玉骨扇被于延益作为信物交给九公主。
  
  小九将此扇递给了一旁的十三。
  
  十三看后开口道,“皇姐,这确实是师父的字迹无疑。”
  
  在确认身份之后,小九的语气明显就变得和善了起来。
  
  “赵千户,于大学士让你前来,所谓何事!”
  
  “于大学士想请公主联系一个人。”
  
  “何人?!”
  
  “尚宫局尚宫,韩苏觅。”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