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一看文学 > 顽贼 > 第六百一十一章 孝子贤孙

第六百一十一章 孝子贤孙

第六百一十一章 孝子贤孙 (第2/2页)

只是坐骑,不一定是马,也可能是驴和骡子。
  
  整个陕西,朝廷掌控的土地、牧地、马场越来越少,延绥镇成了一个独立的地理单元,现在根本不是供养不起战马的问题。
  
  而是根本找不到马。
  
  步骑脱节,在山区地带就不可能打得过成千上万的农民军。
  
  既然打不过,前线军官就会倾向于不跟农民军作战。
  
  而越是不敢作战,军队的战斗能力就越低,农民军的势头就越大。
  
  这是恶性循环。
  
  俞翀霄对此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几年之间数次大战,并未令延绥镇伤筋动骨。
  
  可是几场爆发在延绥镇以外的战役,却对延绥镇产生了深远影响。
  
  固原易主,陕西西北部的破产流民不再向延绥镇迁徙;漠南成立都督府,蒙古牧民也不再跨过边墙为墩军种地乞活。
  
  延绥的人,真的一年比一年少,大明的陕西,延边卫所的血快要被放干了,不论卫还是营,夷丁的数目都已经占到近三分之一。
  
  实际上他这段时间在榆林拜访了许多赋闲在家的老总兵。
  
  那些经验丰富的老总兵,对如今的情况也束手无策,提供的建议,只能是保留一支五千人的精锐部队,以步制骑。
  
  偏偏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墩军又向榆林城报告,边墙以北的鄂尔多斯万户部出现异动。
  
  隶属于萨囊台吉的乌审部,不知从哪儿筹备出牲畜牛羊,且成千上万的蒙古骑兵正在向乌审部汇集。
  
  边墙上的守备分析,萨囊台吉和他的领主额璘臣,似乎在筹备一场入侵明边的战争。
  
  由不得明军将领多想,乌审部与边墙仅距百里,用起兵来穿越毛乌素海、跨过无定河,也不过朝发夕至。
  
  一个规模不算太大的部落,突然涌入数千战兵,无疑能给驻军仅有四万五千人的延绥镇,带来巨大压力。
  
  因为延绥驻军虽多,防线也长,不到五万军队,散布在东起黄甫川堡、西至花马池的一千五百里防线之上,东西能调动的机动兵力不过一万出头。
  
  就这点兵,还要分出总副参游的正奇援游四支军队。
  
  长城也不值得信任,毛乌素海的沙子把长城全埋在地下了,墩堡就跟建在沙地里的平房似的,墩军弄不好一觉睡醒就被埋在沙子里了。
  
  延绥镇的军费,除了军队军饷在内的维持费用,第二大开支就是每年雇佣民夫挖沙。
  
  但最近两年这情况……一来是招不到人挖沙,而来是招到人也给不够钱,让军兵自己挖,也确实挖不过来。
  
  事情很难办。
  
  短短数日之间,俞翀霄的心态发生了变化。
  
  面临这三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升任总兵官的喜悦早就消磨殆尽,焦头烂额的他只想一脑袋撞死在城墙上。
  
  毕竟南边延安府的蜂尾针张振不好杀,横山山区里的惠登相和周清也不好杀,长城北边的萨囊台吉看起来也不好杀……俞翀霄环顾一圈儿,发现这里面只有自己最好杀。
  
  这环绕在延绥镇周围的三方势力,在俞翀霄眼里威胁最大的,就是口外的鄂尔多斯部。
  
  萨囊的乌审部,早在切尽黄台吉做领主的时代,就与大明关系密切,不光是北元执政,还是大明的龙虎将军。
  
  所以榆林一带,有维持军事存在的需求,但实际上的边防战役,机会并不多。
  
  历来向北作战,都是外来的别部人马。
  
  也正因如此,此次萨囊在自己部落聚集兵马,更让俞翀霄紧张。
  
  只不过他万万没想到,漠南的萨囊台吉根本没打算纠集人马进攻榆林镇,实际上那边的情况比他面临的危机更加复杂。
  
  倒是南边的蜂尾针张振,是榆林镇真正的威胁。
  
  张振确实走得慢,因为他进了延安府才发现,刘承宗交给他的使命,比他想象中要难的多。
  
  刘承宗的命令分为两步,保底要驻扎延安府诸县,进取则要打穿延绥镇。
  
  可他手上只有甘州营和丁国栋所率肃州营,俩小营加一块兵力不过四千。
  
  甚至进延安府的兵粮,都是从驻军耀州熏马肉的米剌印那弄来的。
  
  当然,兵粮全靠米剌印也不可能,主要来自他们自己的伤马伤骡。
  
  延安府的地形本来就复杂,能容大队人马通过的官道就那么几条,还都埋满了陈年地雷,初来乍到的张振和丁国栋一时失察,被炸伤、炸死不少战马。
  
  不疏通本地关系,就他们这俩小营,恐怕还没走到米脂就得全被炸上天。
  
  这个路况除非会飞,否则就算曾经两昼夜奔袭四百里的杀马将军李卑来了也跑不快。
  
  有心想借着延安老乡的身份跟本地村子搭上关系,劝说乡党把地雷拆了,保证大帅的军队过来,将来再也不叫大明的军队打进延安府。
  
  却不料本地乡党对这事儿也束手无策,老乡说:“张将军不知道地雷埋在撒地方,额也不知道。”
  
  现在的延安府,根本没人知道官道上究竟有多少钢轮地雷。
  
  无奈的张振也没敢难为乡党,领着两营军队离开官道,散成大队,钻山沟子走小路去了。
  
  倒不是他脾气有多好,实在是惹不起,人家七八个村子就能召集出三四千军队,打肯定是打不过他,可一旦打起来他就啥事儿都别想干了。
  
  就因为延安府的复杂情况,张振忙得都快顾不上俞翀霄了。
  
  经过丁国栋的评估,他们的力量暂时还拿不下延绥镇,最好的选择是暂驻延安府城旁边的延安卫围城里,找些大帅的旧部乡党,替他们联系各地豪强和长城以北的杨麒。
  
  张振同意了这个建议,他不光要联系杨麒,还派人前往延安府西北部的保安县老家,寻找满天星周清、混天星惠登相,邀他俩共谋大事。
  
  不过在此之前,张振还有点儿属于自己的私事儿要办。
  
  延安府城的父老乡亲得见,在这个地界上,走三步就能碰上大元帅府将军们的亲戚,袍泽兄弟们让他代送的口信得送。
  
  最重要的是来都来了。
  
  黑龙王庙山上的祖坟,咱张振作为刘大帅不记名的孝子贤孙,也得好好修一修!(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