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一看文学 > 我的一九八五 > 第一三一一章 超级计算机

第一三一一章 超级计算机

第一三一一章 超级计算机 (第2/2页)

1978年3月,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领导人一句“中国要搞四个现代化,不能没有超级计算机”,开启了自研超级计算机的历史进程。
  
  1983年12月,中国第一台每秒钟运算达1亿次以上的超级计算机“银河-I”在国防科大研制成功,其设计主持人为慈运桂院士。
  
  慈运桂院士也被称为中国超级计算机之父。
  
  “银河-I”的诞生打破了西方大国在超级计算机上的技术封锁,让中国成为继美国和日本后,世界上第3个可以自主研制超级计算机的国家,这台超级计算机也因此得一别名:“争气机”。
  
  1987年,“银河-I”超级计算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同时获奖的还有氢弹小型化工程。
  
  1992年11月19日,由国防科大研制的“银河-2“10亿次超级计算机在潭州通过国家鉴定,实现了从向量巨型机到处理并行巨型机的跨越,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第三个实现10亿次超级计算机的国家。
  
  1994年,“银河-2“超级计算机在国家气象局投入正式运行,用于天气中期预报。
  
  1997年6月19日,由国防科大研制的“银河-3“并行超级计算机在京通过国家鉴定,该机采用分布式共享存储结构,面向大型科学与工程计算和大规模数据处理,基本字长64位,峰值性能为130亿次,综合技术达到当前国际先进水平。
  
  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发达国家掌握了高性能超级计算机的研制技术。“银河-III“超计算机的研制成功,使中国在这个领域跨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多谢孙总,我愿意!”
  
  倪光兰没有想到孙健见这么重大的任务交给他,心里感动,一路上也在思索,孙健会给他安排什么岗位?最有可能出任京城鲲鹏软件研究所顾问,不管主要事情的闲职。
  
  倪光兰这几年在家也没有闲着,对国内个人计算机和超级计算机的发展了如指掌。
  
  1993年10月,由中K院计算计算研究所智能中心研制的“曙光一号”超级计算机诞生,峰值运算速度达每秒6.4亿次,在多个技术上都取得了突破,比如采用全对称共享存储多处理结构、操作系统核心实现并行化。
  
  1995年,智能中心又推出了“曙光1000”,实现了多个第一:第一台自研的大规模并行处理机结构的计算机,第一台实际运算速度突破每秒10亿次大关的超级计算机,第一次独立进入市场售卖。
  
  过去几十年间,中国超级计算机的研制生产都是为了满足特殊部门的需要,以行政手段确定用户推广使用。
  
  在经过产品化后,曙光天潮系列逐渐走上商品化销售的道路。
  
  1997年,曙光1000A落户辽河油田,这是中国超级计算机第一次独立进入市场,实现了国产超级计算机商品化零的突破,打破了进口产品对中国超级计算机市场的垄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