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一看文学 > 五代十国往事 > 第934章 后主李煜(下)

第934章 后主李煜(下)

第934章 后主李煜(下) (第2/2页)

李煜下令,将李平、潘佑抓入大狱,听候发落。听到消息后,潘佑在家中含恨自杀,而李平也在狱中自缢身亡。
  
  杀李平、潘佑在后来成为大宋兴兵的借口之一。李煜在亡国入宋后,也非常后悔杀此二人。
  
  至于张洎等人,后文还会详述。
  
  “井田制”改革的失败,表面上看,是李煜轻信谗言,被政治斗争所耽误,但根本逻辑则是李煜没有足够的胆识和能力,无法撼动既得利益集团,无法冲破权贵阶层的牢笼,故而必然失败。
  
  当资本家控制了金融命脉之后,皇帝、国王、总统、首相……就只是利益集团的代言人。历史上,漂亮国共有5位总统遇刺,只有里根侥幸存活,大多数人只知道林肯和肯尼迪,却不知道还有两位总统——加菲尔德、麦金莱,他们可以告诉你既得利益集团的能量究竟有多大。
  
  回头再看李煜推行的所谓改革,真的是避重就轻,舍本逐末,最终还是无可挽回地走向了增发货币的不归路。
  
  前文讲述南楚马殷的改革时,提到铸造铁钱的马殷就使南楚经济迅猛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功。还是最初那个例子,马殷增发货币为市场注入流动性,是因为南楚处在一个相对稳定和平的发展时期,好比村庄A,经济活动高度发达而导致的货币流通量不足,而南楚经济活动高度发达的原因是马殷采用了大谋士高郁的方法,使南楚成为茶叶贸易集散地、是中原与南方诸藩的商贸枢纽、物流中心,而这些恰恰是如今的南唐最为缺乏的。
  
  南唐画虎不成反类犬。任何时候,改革都要结合本国的基本国情,而不能生搬硬套所谓的“先进经验”。
  
  在李煜振兴国民经济遇阻的时候,大宋及时地釜底抽薪,给引火烧身的南唐募捐了三桶汽油。
  
  962年6月,赵匡胤给李煜下了一道诏书,要他归还横海军、怀顺军等在江南的家属;963年7月,赵匡胤又给李煜下了一道诏书,要他归还从后周柴荣时期到今天以来,所有滞留在南唐的中原将士及家人,以及被南唐官府裹挟南渡的扬州百姓。
  
  人口是重要的战略资源之一,特别是战乱年代,所谓的恢复经济、劝课农桑、鼓励耕织等,有一个先决条件,那就是充足的劳动力。人口资源才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恢复经济、扩军备战,没人都是扯淡。无论是两国交战,还是游牧民族侵扰,除了抢钱抢粮之外,更是要抢夺人口,特别是有文化或有一技之长的能工巧匠。
  
  赵匡胤一纸诏书,就从南唐抽调走了大量的劳动力、丁壮。作为回报,大宋也遣返了一批几乎不具备劳动、作战能力的老弱病残南唐俘虏。
  
  除此之外,大宋还对南唐实行了贸易战——折博务。
  
  折博务与回图务有所不同。回图务又称“博易务”,其核心是“易”,可以简单理解两国之间的国营供销社,负责外贸进出口业务;而折博务的核心是“折”,即商人必须把商品卖给官府,官府再给商人以等价的茶、盐。
  
  折博务等于给外贸上了一道防火墙,商贸活动被官府严格管控,限制了贸易规模和利润。也就是说,大宋通过折博务轻松拿捏南唐的经济命脉。
  
  同时,大宋还严格禁止商人、游客出境到南唐。
  
  看起来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吧,就跟今天的漂亮国对我们进行贸易战、贸易封锁一样,什么反垄断、反倾销……折博务是它们的祖宗。
  
  南唐的经济亟待恢复,既需要出口创汇,又需要进口紧俏的商品以供内需,大宋偏在这个时候实行全方位经济封锁和贸易打压,使得南唐的商品很难有效地出口创汇,急缺的商品又得不到及时供应补充。
  
  经济复苏?你能复苏算我输。——赵匡胤
  
  目前网上不乏所谓的军迷,甚至很多所谓的军事专家,大谈什么全方位立体化战争,说现代战争不再是两军正面厮杀这么简单,而是包含了舆论战、金融战、信息战等……请翻看祖宗留下史书,咱老祖宗早就将这套运用的炉火纯青了,“苍天已死,黄天当立”、“清君侧,诛晁错”难道不是舆论战?榷场、折博务难道不是贸易战的组成部分?
  
  战争,从来就不是群殴械斗。
  
  可悲的是很多公知或是崇洋媚外,或是别有用心,总是刻意贬低中华文化,把一切先进的东西都归结为西方的智慧……国外空气都是香甜的,即便里面含有外国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