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一看文学 > 贞观富贵闲农 > 第四十九章 刘刺史豁出去了

第四十九章 刘刺史豁出去了

第四十九章 刘刺史豁出去了 (第2/2页)

“阳乐那娃娃给为父送来一封信,按照日期来看,很早他便预见了水患,还在信中谏言解决之法,只是为父不敢相信,你与他相处多时,且说说你对这娃娃有何看法?”
  
  “阳乐娃娃?父亲大人可是说的敖姓四郎?”刘玄意也奇怪,以前怎么没听敖浩说起过他还会卜算。
  
  “正是此子。”刘刺史肯定道。
  
  “回禀父亲大人,孩儿与他虽相处多日,但至今无法看透,很有些高深莫测,自称不通医术却能与孙神医侃侃而谈医理,且见多识广,每有惊人奇闻,言称得授于其师尊,可却又无从考证,便算其师尊确有其人,想他区区七岁稚龄,能习得文武双全如此,天资之聪慧,无人出其右。”刘玄意不敢隐瞒,把自己对敖浩的印象一五一十的说出来。
  
  “既然他能早早的预见水患,想来解决的方法也必不会错,父亲大人,如今我们亦无他法,不如死马当作活马医,便信他所言,未尝不是转机。”刘玄意明白了父亲的疑虑,劝导道。
  
  “死马当作活马医,说得是不错,本州水患如不做点什么,定会获罪,索性豁出去将粮仓打开,救济百姓。”儿子大了,对事情也有了自己的见解,这让刘政会很是欣慰,自己又何尝不是也有打算死马当作活马医,
  
  “只是这孩子的办法,唉,玄意你也看看。”刘政会叹了口气,把手里的信件甩给了儿子。
  
  “嗯,种粮新法?以工代赈?”刘玄意匆匆浏览了一遍,惊讶道:“父亲大人,这种粮的法子孩儿却有所闻,据邓同所言,秧苗确实长在无水的田垄上,可惜当时没有仔细去留意,至于抛秧如何却不得而知。”
  
  说到这里刘玄意顿了一顿,似乎在仔细回忆:“上次孩儿送二弟过去,也未多加留意,只依稀记得曾看见有几亩地的稻苗与众不同,似乎栽植得很杂乱,长势却好过其他田地,现在想来怕就是这抛秧了。”
  
  刘政会眼前一亮,农为国之本,一种新的种植方法没有实际的实验过,就进行大面积的普及,便他是一洲刺史也心下忐忑,毫无信心。现在有了儿子的证明,总算是有点眉目,当下便道:“快,把邓先锋叫来,为父要当面问个清楚。”
  
  这种事情哪里需要刘玄意亲自去叫,唤过一个小斯去传话,邓同很快便过来了:“卑职参见刘刺史、刘将军。”
  
  “你且起来说话,先前命你前去阳乐,现在再把你在锦溪村的所见详细的一一道来”刘政会郑重的命令道。
  
  果然邓同将当时的所见所闻讲述出来,不仅看见过敖浩育的秧苗,他还曾听到敖浩与老族长的对话,知道了打赌的事情,按照敖浩所言这种方法不仅成秧时间短,而且省去了插秧的辛苦,产量还高。
  
  待到邓同下去,父子二人又是一番琢磨,基本上可以肯定抛秧是当下及时补种的良法,至于以工代赈,虽然新颖,但一看就能明白,这是用利益来驱动百姓做事,别看简单以前却无人做过。
  
  敖浩这几条方法信中写得很清楚,初受灾,百姓必然人心惶惶,刺史及时颁布种粮新法,能够很快的稳定民心,接着开仓放粮,只是这领粮却是要做工的,百姓只要有点希望哪里还会不愿意,到时候也就能将水利工程修好,以保来年。
  
  这开仓放粮乃是大事,哪里是轻易能决定的,为今之计也只能一边往圣上那上奏折,一边先将补种做好,以解燃眉之急。
  
  “父亲大人,四郎这人少年老成,断不会无的放矢,孩儿以为可信。”刘玄意琢磨过后,开口赞同道。
  
  “既然我儿也赞同四郎的法子,为父就豁出去信上一回,此法要是能成,也为我朝赈灾提供新的思路,是天大的善政,有必要一试。”刘政会一拍桌案,果断道。
  
  刘刺史派人去请了各部参军前来商议,说是商议,其实不过就是刘政会宣布一些举措,开仓放粮,普及旱地育秧,抛秧,至于敖浩提出的以工代赈疏通河道等事情,却要等段时间了。
  
  抛秧之法虽然闻所未闻,好在他刘政会不仅是大都督,刺史,更还是渝国公,所说的话份量上便有不同,哪个敢在这个节骨眼上找不自在,再说这些事情也是正当公务,就算出了问题,与他们这些参军虽有关系,却也有刘刺史顶着,自然是各条命令都得到了很好的实行,上传下达很快就将旱地育秧,抛秧补种的事情传到各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